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8)
2023(4766)
2022(3583)
2021(3173)
2020(2642)
2019(6096)
2018(5762)
2017(12126)
2016(6385)
2015(6967)
2014(6806)
2013(7097)
2012(6669)
2011(5864)
2010(5707)
2009(5261)
2008(5162)
2007(4662)
2006(4060)
2005(3704)
作者
(17857)
(14863)
(14826)
(14289)
(9318)
(6989)
(6761)
(5779)
(5499)
(5224)
(5190)
(4977)
(4902)
(4791)
(4649)
(4640)
(4597)
(4223)
(4155)
(4129)
(3809)
(3697)
(3552)
(3425)
(3418)
(3403)
(3258)
(3050)
(3001)
(2914)
学科
(35292)
经济(35276)
(21725)
管理(18978)
(17035)
企业(17035)
方法(13508)
数学(11821)
数学方法(11759)
(11333)
(9889)
产业(9741)
业经(9512)
中国(8526)
收入(8287)
地方(8180)
农业(7313)
结构(6841)
(6653)
技术(5642)
(5266)
地方经济(5171)
(5051)
(4836)
财务(4834)
(4829)
金融(4829)
财务管理(4828)
国民(4818)
(4708)
机构
学院(94406)
大学(92979)
(47794)
经济(47185)
管理(38441)
理学(33531)
理学院(33214)
管理学(32852)
管理学院(32676)
研究(32035)
中国(23795)
(20527)
(19066)
科学(17871)
财经(16305)
经济学(16216)
(15394)
(14785)
经济学院(14735)
研究所(14032)
中心(13786)
(13634)
(13495)
业大(12407)
财经大学(12163)
北京(11843)
(11645)
(11087)
师范(10976)
经济管理(10961)
基金
项目(64649)
科学(52824)
基金(48902)
研究(47432)
(42152)
国家(41866)
科学基金(36850)
社会(33705)
社会科(32239)
社会科学(32233)
基金项目(25998)
(25252)
自然(22157)
自然科(21640)
自然科学(21636)
自然科学基金(21322)
(20666)
教育(20466)
资助(19646)
编号(17259)
(15686)
国家社会(14802)
重点(14738)
(14552)
(14256)
成果(13315)
创新(13314)
发展(13132)
(12969)
人文(12901)
期刊
(51770)
经济(51770)
研究(28350)
中国(16466)
(15437)
管理(15079)
科学(13141)
学报(12326)
(12169)
大学(9927)
学学(9641)
经济研究(9274)
财经(8917)
业经(8832)
(8486)
金融(8486)
农业(8180)
(7936)
技术(7552)
问题(7147)
技术经济(5758)
商业(5456)
统计(4973)
现代(4853)
教育(4811)
经济问题(4797)
(4757)
科技(4465)
(4410)
经济管理(4391)
共检索到135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凯明   杭静   牛梦琦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中国实现效率和公平双重目标平衡,须准确把握收入差距演化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互动关系。库兹涅茨曲线和库兹涅茨事实对此总结了国际共性特征事实,但深入研究二者互动关系特别是收入不平等如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方面的文献还较少。本文首先使用跨国数据展示收入不平等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之后在一个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人力资本异质性和几乎理想需求系统,在理论上提出了收入不平等在短期、中期和长期通过消费结构渠道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机制,发现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取决于不同产业的产品需求弹性和人力资本的代际转移程度。本文使用中国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估计了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并基于估计结果通过数值模拟量化了收入分配演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本文政策含义是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改善收入分配和促进共同富裕为重点,加快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积累和消费结构升级,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政策着力点,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邱伟华  景瑞琴  
本文建立了一个同时含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及收入分布演化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布演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更高的初始收入差异将通过直接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与间接提高下一期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这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降低收入差异能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率,这将使得低收入国家有可能追赶上高收入国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重行  窦尔翔  张宇  
家庭是人类最小的生产单位,研究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比研究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更有实际意义。人类发展史上,其收入形态不断演化,目前已经进入资产运营时代,家庭收入甚至个人收入归跟结底呈现为现金资产、实体资产、证券资产和信贷资产等资产之间的转换,以寻求总价值的最大化。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型人力资本积累不管是作为家庭代际的收入改善结构性因子,还是作为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对于改善其一生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核心因子,重要性不言而喻。显而易见,主观上重视教育型人力资本积累,客观上提供教育金融制度供给,是对于优化收入分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征驰   陈文武   李慧子  
利用数字技术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厘清数字资本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机制与历史经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数字资本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数字资本积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产业结构的理论机制。基于此,本文进一步量化分析了数字资本积累对中国1981—2020年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资本积累使得农业和工业产出比重分别降低了8.27和1.49个百分点,使得服务业产出比重提高了9.7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数字资本积累是农业产出比重降低和服务业产出比重提高的主要驱动力,工业数字资本积累是工业产出比重降低的主要驱动力。此外,在数字资本积累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中,先是收入效应起主导作用,后是价格效应起主导作用。本文从数字资本积累的视角发展了产业结构转型领域的理论与定量研究,对中国利用数字技术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文正  
随着经济增长的逐步深入,人力资本积累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将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升级联系起来,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各国应密切关注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只有人力资本积累不断提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进入更高级的产业,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现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是传统以物为本发展方式的典型代表,大规模畸形的土地收益分配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主要有五大利益主体,导致财产性收入大大挤占了劳动收入和人力资本收入,引发我国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创业创新导向的新经济模式。土地收益分配要从物本方式向人本方式转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大丰  
人力资本与外资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本的水平对于外资的吸引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但是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则为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实,外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显著的。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作用不容忽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冷萱  李涵  
户籍制度使得劳动力在空间上难以完全自由的流动。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开展,劳动力在空间上流动变得容易,但其子女难以跟随父母流动并享受流入地城市的教育公共服务。因此,出生时户籍所在城市将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个体出生时户籍所在地的城市规模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个体出生户籍所在地城市规模每扩大1%,其收入水平将提升0.149%。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是重要的影响渠道,具体而言,出生时户籍所在的城市规模会显著增加个体受教育年限,改善个体健康状况,进而影响收入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出生城市对于农村个体、低收入个体影响更大;同时,个体流动可以显著削弱个体出生城市规模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这一研究有利于推动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名望  盖庆恩  Jin Yanhong  史清华  
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回报率和贡献率双重视角,本文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健康、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和工作经验所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增长有显著作用,总贡献率为38.57%。其中,健康和基础教育是影响农户收入的核心人力资本变量;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劳动性收入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对以外出务工收入为核心的工资性收入的回报率和贡献率最为显著;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推进,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回报率和贡献率却均呈现弱化趋势。坚持提升农户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战略,完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与财富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祥宇  林向军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成为理论界和实践中都普遍关心的问题。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人力资本迅速积累在产业集聚区域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对产业集聚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产业转移、人力资本和中部经济增长的假定假设,利用安徽省1990-2006年的时序数据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多元协整方法,对每个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本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取决与人力资本的积累;但是与理论分析不同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高中和大学程度人力资本的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嘉明  刘渝琳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人力资本的运作和投资 ,由于我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发育尚不成熟 ,有市无价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本文在借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并分析了在此定价下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及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小君  魏晓峰  
本文利用大连市834名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数据,采用定序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对进城务工人员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初期,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收入上升效应随着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培训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加强对农民的正规教育投资是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回报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引  尹志超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对营养摄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为了克服营养摄入内生性带来的偏误,本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热量摄入与农民收入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且热量摄入对男性收入的影响大于对女性收入的影响。本文还发现,蛋白质摄入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对农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营养结构的改善能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以营养为基础的效率工资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表明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才国伟  刘剑雄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与此不相匹配的是,政府对公共教育的投资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不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人力资本的提升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目的。本文通过构建教育投资的世代交叠模型,说明存在收入风险和融资约束时,居民选择的教育水平将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政府的公共教育投资具有融资效应和保险效应。基于OECD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政府公共教育投资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在收入风险较大、融资约束较强的国家效果会更为突出。结合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人力资本与劳动报酬匹配程度有待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