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8)
- 2023(5780)
- 2022(5252)
- 2021(4896)
- 2020(4213)
- 2019(10078)
- 2018(9940)
- 2017(19702)
- 2016(10953)
- 2015(12746)
- 2014(12995)
- 2013(13132)
- 2012(12508)
- 2011(11268)
- 2010(11357)
- 2009(10740)
- 2008(10879)
- 2007(9994)
- 2006(8511)
- 2005(7595)
- 学科
- 济(49105)
- 经济(49058)
- 业(29826)
- 管理(28653)
- 方法(25596)
- 数学(23176)
- 数学方法(22973)
- 企(22175)
- 企业(22175)
- 财(15867)
- 农(15081)
- 中国(12066)
- 学(10502)
- 农业(10229)
- 收入(9596)
- 地方(9485)
- 贸(9304)
- 贸易(9300)
- 制(9041)
- 易(9023)
- 业经(8717)
- 务(7574)
- 财务(7558)
- 财务管理(7535)
- 银(7280)
- 银行(7260)
- 和(7148)
- 企业财务(7090)
- 行(6837)
- 融(6711)
- 机构
- 大学(166120)
- 学院(163939)
- 济(70368)
- 经济(68903)
- 管理(61770)
- 研究(56416)
- 理学(53393)
- 理学院(52738)
- 管理学(51796)
- 管理学院(51484)
- 中国(42482)
- 科学(35197)
- 京(34916)
- 财(32038)
- 农(31142)
- 所(29688)
- 研究所(27087)
- 中心(26525)
- 业大(26016)
- 财经(25496)
- 江(25083)
- 农业(24686)
- 经(23072)
- 经济学(22574)
- 北京(21960)
- 范(21753)
- 师范(21543)
- 经济学院(20605)
- 院(19581)
- 州(19320)
- 基金
- 项目(107296)
- 科学(83554)
- 基金(78019)
- 研究(76803)
- 家(68315)
- 国家(67757)
- 科学基金(56843)
- 社会(48514)
- 社会科(45899)
- 社会科学(45876)
- 基金项目(41439)
- 省(41410)
- 自然(36751)
- 自然科(35870)
- 自然科学(35857)
- 教育(35683)
- 划(35379)
- 自然科学基金(35220)
- 资助(32280)
- 编号(31438)
- 成果(25991)
- 部(24550)
- 重点(24509)
- 发(23086)
- 创(21579)
- 课题(21403)
- 科研(21081)
- 教育部(20856)
- 创新(20283)
- 大学(20206)
共检索到237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宋树仁
2010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文选择了20个社会群体,测度出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对比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从阶层视角,剖析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两次变迁过程中,阶层的分化、重组与变动,并估测出现阶段和未来中国下产阶层、中产阶层和上产阶层构成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格局变迁 阶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树仁
通过分析16个社会群体的收入水平与人口比重对应关系,研究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演变趋势与规律。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的两次重大变迁过程中,第一次使得农民阶级分化出农民工、私营企业员工、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工人阶级分化为白领工人、个体劳动者、国有企业职工、其他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民营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和企业经营者等主要阶层;知识分子则发展为企业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和部分白领工人。第二次变革使得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先后进入中产阶层范畴,公务员则进入上产阶层。现阶段,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四个阶层属于中产阶层;上产阶层...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格局演变 阶层 人口比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清华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金流量表数据为基础,对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在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的收入比例变动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在初次分配环节: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留存占GDP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劳动报酬占比下降6.66个百分点。而企业部门的经营性留存占比有显著上升,政府部门的收入增加主要体现在生产税净额和社会保险收入方面。在再分配过程中,由于缴纳收入税,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政府部门的收入比重则继续上升。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与初次分配相比有所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提高的幅度趋小,也就是说,再分配环节对于改善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格局中相对地位的作用越来越弱。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经营性留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时学成 张彤玉
美国收入分配自1980年代出现了加剧不平等的趋势,塞斯等人利用税收资料建立一个长期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份额时间序列,利用其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考察收入变动与股市指数的关系,发现股市是造成收入份额增长的一个因素,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对不同收入组别与股指的相关系数的比较,发现收入阶层越高,其受股市影响程度越大,这也验证了收入越高其在股市中的投资比重越大,其收入增长来源越多地依赖于股市。通过时变参数模型度量了股指对收入份额的弹性系数的动态过程,发现自1981年开始弹性系数略有上升,其原因可能与税率下降及投资热情有关。
关键词:
高收入阶层 收入份额 股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季
国民收入分配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美国、日本等OECD国家长周期和近15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分配格局 国际比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向书坚
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向书坚ABSTRACTThefunctionincomedistributionmeansthattheproductiveachievementsaredistributedaccordingtotheroleorcontr...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旭初
社会收入分配问题是国民经济重大问题之一,它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又从另一个侧面制约着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本文将研究改革以来,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政府、企业、个人的收入分配比例,分析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经济因素和机理,为强化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市场体系发育,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和政策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存 马敬芝
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两个指标,分别从各收入等级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与相应城镇居民总体均值的比例,以及城镇各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占总体的份额两个角度,分析了1985~2011年城镇各收入等级在总体收入分配格局中地位的相对以及绝对变化情况。分析表明:一是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中,高收入等级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而低收入等级所占份额越来越小,中间收入等级所占份额稳中有降;二是城镇居民各收入等级在总体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关键词:
收入分配格局 城镇居民 阶段性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关键词:
土地资本化 社会阶层 阶层固化 脱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关键词:
土地资本化 社会阶层 阶层固化 脱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林辉 袁礼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现有文献多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变化视角考察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然而,若将其用于解释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趋稳环境中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问题,解释力和普适性则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从技术进步方向入手,构建两部门模型演绎有偏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双重效应:一是产业内技术进步偏向性会非对称地影响要素边际产出,改变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二是产业间技术进步方向变化,会诱致要素跨部门流动和重新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变迁,进而形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再结合供给面标准化系统法和我国三次产业数据,测算有偏型技术进步及其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分解的产业效应和结构效应中,有偏型技术进步均发挥重要作用,多数时期约1/3—1/2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可以归结于有偏型技术进步作用的结果;并且,有偏型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1996—2002年期间,有偏型技术进步通过结构效应改变劳动收入份额,而其他时期则主要通过产业效应发挥作用。
关键词:
有偏型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浩志
基于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对影响我国城镇各阶层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从城镇低收入阶层的角度分析,还是从城镇高收入阶层的角度分析,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因素是一样的,即主要有经济增长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教育支出水平、政策性补贴水平等8种因素;而不利于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13种因素。其中,金融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对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最为显著,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最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树仁 钟茂初 孔元
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变化。针对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的现实,中产阶层的概念在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被广泛地使用。本文在明确界定上产、中产、下产三个阶层概念的前提下,通过对统计年鉴基础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测度出中国发展水平在人均GDP介于1000~10000美元各发展阶段的上、中、下三个阶层和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三个阶层的格局结构。进而采用典型样本,刻画出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动态格局,总结得出其演化路径和变动规律。最后通过计量方法讨论了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中产阶层人口比重的影响关系,并提出以加速城镇化作为扩大中产阶层人口比重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
分配格局 中产阶层 演进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