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61)
2023(20455)
2022(17241)
2021(15925)
2020(13592)
2019(31265)
2018(30767)
2017(58392)
2016(31819)
2015(36164)
2014(35951)
2013(35542)
2012(32720)
2011(29598)
2010(29834)
2009(27929)
2008(27517)
2007(24244)
2006(21294)
2005(19125)
作者
(94064)
(78848)
(78740)
(74511)
(50007)
(37962)
(35555)
(30767)
(29764)
(27944)
(26915)
(26253)
(25202)
(25010)
(24699)
(24444)
(23401)
(23262)
(22800)
(22616)
(19599)
(19517)
(19255)
(17882)
(17861)
(17658)
(17498)
(17167)
(16053)
(15423)
学科
(144201)
经济(144024)
管理(94559)
(89046)
(73144)
企业(73144)
方法(63398)
数学(56428)
数学方法(55673)
(38396)
中国(36553)
(35543)
业经(29181)
(28354)
(28232)
地方(27082)
(26262)
贸易(26247)
(25522)
农业(23810)
(22778)
财务(22702)
财务管理(22649)
(21581)
银行(21518)
企业财务(21484)
(21283)
金融(21278)
(20472)
环境(20424)
机构
大学(464248)
学院(462979)
(199747)
经济(195944)
管理(176629)
研究(159502)
理学(152834)
理学院(151152)
管理学(148337)
管理学院(147500)
中国(121455)
(97116)
科学(96849)
(92211)
(81396)
(80868)
研究所(73890)
财经(73353)
中心(72578)
业大(70229)
(68365)
(66691)
农业(63759)
经济学(62603)
北京(61051)
(57000)
(56885)
经济学院(56312)
师范(56170)
财经大学(54466)
基金
项目(310207)
科学(244420)
基金(228300)
研究(219298)
(201483)
国家(199882)
科学基金(170972)
社会(141855)
社会科(134643)
社会科学(134607)
(119775)
基金项目(119634)
自然(112221)
自然科(109719)
自然科学(109684)
自然科学基金(107781)
(101641)
教育(101565)
资助(94925)
编号(85743)
重点(70534)
成果(69508)
(69186)
(65935)
(64518)
创新(60522)
科研(60207)
国家社会(59960)
课题(59857)
教育部(59368)
期刊
(216935)
经济(216935)
研究(134724)
中国(89177)
学报(76679)
(73181)
(72796)
科学(69389)
管理(66004)
大学(57874)
学学(55155)
农业(48908)
(42606)
金融(42606)
教育(42199)
技术(40472)
财经(37221)
经济研究(36663)
业经(32475)
(32002)
问题(28169)
(27043)
统计(25098)
(24510)
技术经济(23835)
(22663)
(22615)
世界(21870)
国际(21153)
科技(20403)
共检索到685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永栋  
基于中国经验,本文从消费需求、财政政策选择、信用约束、二元结构、资源有效集中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利用1978—2008年数据进行了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验证,得到符合传导机制分析的计量检验结论:除反映消费需求方面传导机制的经济变量基尼系数的拉大,在短期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在长期里却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外,反映其它四个方面机制的经济变量在长期里均促进了经济增长。最后,论文对上述结论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解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浩瀚  
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探究贸易利益的产生及其分配,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联系。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均表明,一国外贸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对外贸易的变动往往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增长趋势的关键因素。文章从理论和经验模型上对我国近10多年来外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给出了相关的实证检验,旨在探讨并揭示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秀峰  周文博  
基于VAR和VEC模型,利用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首次把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考虑它们的动态关系。通过协整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增长(FWY)与经济发展(GDP)、居民生活水平(RJSR)提高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FWY、GDP和RJSR的VEC模型表明长期均衡关系显著,短期偏离不大;GDP是FWY、RJSR的Granger原因,FWY也是GDP、RJSR的Granger原因,其他因果关系不成立;脉冲响应曲线表明FWY、GDP对FWY、GDP、RJSR冲击长期都有正效应,且方差分解表明FWY长期对FWY...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爱文  李东  
利用1953—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中国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芬  冯凤玲  
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思想,结合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基于VAR和VEC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的分析方法,据此对河北省1990—2009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引致需求作用不如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规模、合理布局、运输能力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冲击后会在中期对交通运输业具有正的影响,短期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慧  
"克强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指标,由工业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组成。本文基于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V A 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 E C)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克强指数"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湖北省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通过分析湖北省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文章构建了一个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内生变量的VEC模型,并分析了三个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文章的研究认为,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离最优收入份额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与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系统偏离长期均衡值时,系统存在着自我调整机制,但调整力度较弱;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也存在着冲击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少群  许志涛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0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将社会保障水平纳入库兹涅茨计量模型,通过VAR系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VECM、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具有时滞性;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有利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但社会保障没能有效发挥经济"助推器"作用,且当前社会保障在收入分配领域起到的调节作用也很小,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调节效应,即"损不足补有余";目前我国已进入"倒U"曲线的拐点阶段,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黄金时期。最后,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凡惠  
采用中国2002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对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三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中,高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当出现高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内生性增长转变,但仍面临过剩压力、成本上升、内需增长不足等问题。内生增长理论文献表明,产品创新是驱动经济内生增长的根本力量,尤其是在市场需求饱和的情况下。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亦表明,中国的产品创新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互动作用。当前应确立以支持企业产品创新和相关技术进步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政策,通过产品创新来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消化过剩、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向内生型良性增长的顺利过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祖荫  武娜  
教育的落后是导致贫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降低贫困率的主要原因来自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两种资本的积累又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这最终归因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考察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宏观和微观机制,并对低、中、高收入国家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来说,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是降低贫困的重要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树民  卢艺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土地财政是否有益于经济增长以及土地财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是近年来常常被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将经济体划分为马尔萨斯部门和索洛部门,并在模型中考虑土地财政的因素,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数理推导,得出土地财政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根据数理模型的推导结果,土地财政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促使劳动力从马尔萨斯部门转移至索洛部门实现。针对上述推论,本文通过对30个省份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土地财政的确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发现地方政府征用农用地转作商用的做法会反向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土地出让金的做法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秀川  温涛  
利用收入分配模型导出的计量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3年)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及其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使用谱分析方法,估计并比较农民收入增长与GDP及各产业增长的波动周期。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贡献,但第三产业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与GDP及非农产业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一致,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的副周期则与农业产业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一致。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稳定农民收入,一方面需稳定农民的农业收入,另一方面应提高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进入第三产业就业以获得增收的来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德莉  
本文基于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研究了1978年到2013年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都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负向影响,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仅未能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反而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当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出现短期波动时,通过(-0.04945)的调整力度向长期均衡状态靠拢。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却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饶晓辉  廖进球  
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本文在计算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间转换动态特征。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高区制状态时,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为负;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区制状态时,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为正。同时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所估计的非线性模型具有良好的动态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