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8)
- 2023(6948)
- 2022(6184)
- 2021(5511)
- 2020(4952)
- 2019(11860)
- 2018(11749)
- 2017(23841)
- 2016(13043)
- 2015(15095)
- 2014(15487)
- 2013(15693)
- 2012(14733)
- 2011(13422)
- 2010(13322)
- 2009(12555)
- 2008(12764)
- 2007(11433)
- 2006(9630)
- 2005(8712)
- 学科
- 济(61623)
- 经济(61571)
- 管理(36606)
- 业(36220)
- 方法(32707)
- 数学(29822)
- 数学方法(29602)
- 企(28492)
- 企业(28492)
- 财(17865)
- 农(15799)
- 中国(13608)
- 贸(12634)
- 贸易(12630)
- 易(12242)
- 地方(11859)
- 学(11506)
- 农业(10616)
- 业经(10602)
- 制(9972)
- 收入(9871)
- 务(9015)
- 财务(8997)
- 财务管理(8970)
- 融(8764)
- 金融(8762)
- 银(8730)
- 银行(8706)
- 企业财务(8469)
- 和(8295)
- 机构
- 大学(196705)
- 学院(194324)
- 济(86021)
- 经济(84321)
- 管理(75733)
- 理学(65648)
- 理学院(64957)
- 研究(64554)
- 管理学(63841)
- 管理学院(63505)
- 中国(50453)
- 京(40364)
- 财(39090)
- 科学(38683)
- 农(33552)
- 所(33528)
- 财经(31540)
- 中心(30317)
- 研究所(30293)
- 业大(29295)
- 经(28641)
- 江(28311)
- 经济学(27719)
- 农业(26660)
- 北京(25407)
- 经济学院(25300)
- 范(24169)
- 师范(23929)
- 财经大学(23531)
- 州(22651)
- 基金
- 项目(127306)
- 科学(100038)
- 基金(93703)
- 研究(91043)
- 家(81323)
- 国家(80702)
- 科学基金(68832)
- 社会(58736)
- 社会科(55775)
- 社会科学(55756)
- 基金项目(49520)
- 省(48952)
- 自然(44522)
- 自然科(43544)
- 自然科学(43531)
- 自然科学基金(42793)
- 教育(42319)
- 划(41724)
- 资助(39904)
- 编号(36418)
- 成果(29768)
- 部(29225)
- 重点(28614)
- 发(27040)
- 创(26064)
- 教育部(25211)
- 科研(24924)
- 课题(24902)
- 创新(24489)
- 人文(24350)
共检索到281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宇伟 范从来
交易性货币需求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鲍莫尔—托宾模型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交易货币需求不仅受到收入水平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还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负向相关。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对交易货币的需求可能存在负向影响,从而使货币扩张对产出和价格的扩张效应受到削弱,这也部分地解释了在不断增加的货币总量下,我国的物价水平却平稳上升的所谓"中国之谜"。我们利用我国1981~2004年的年度数据对此进行了协整检验,实证研究支持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
交易货币需求 收入分配差距 协整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龙 郑长德
本文研究了货币需求与收入分配差距的传导机制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通过三条途径影响货币需求:税收途径、消费途径以及货币流通速度途径。收入分配差距会通过税收途径和消费途径减少货币需求,但通过货币流通速度途径会增加货币需求。实证研究发现,实际货币需求与收入分配差距指标、实际收入以及实际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收入分配差距越大,货币需求越小。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存在短期到长期的动态调整过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收入分配差距对货币需求的冲击波动较大。并进一步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影响货币需求的消费途径以及货币流通速度途径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理论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军 许小君
文章利用1980~2006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寿险密度的年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都对寿险需求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并由此提出了增加保险需求和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寿险需求 协整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志勇 刘艳丽
中国存在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文章利用我国1978年~2010年重工业占比与城乡收入比的统计数据,阐释了工业重型化对城乡收入扩大的影响,分析了我国重工业占比与城乡收入比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研究发现重工业占比与城乡收入比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重工业占比变化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
关键词:
重工业占比 收入差距 自相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李子奈
本文运用协整以及弱外生和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对我国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进行实证 ,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结论为 :我国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 (协整 )依赖于时间趋势 ,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为M1,实际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货币需求和利率是关于协整向量的弱外生变量。基于上述结论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为 :当前的货币政策重点应转向于防范通胀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协整 弱外生 货币政策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卫华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来对 1 994年 1季度 - 2 0 0 1年 1季度期间中国狭义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样本期内影响中国狭义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预期 ,同时利率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协整 误差校正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铁力,王善华
本文针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出现的新变化,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1990~2002年期间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二阶ECM模型分析了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化进程仍在进行,但趋势已经减缓;物价水平同货币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居民部门存在着货币幻觉。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嫘 方天堃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1978—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经济增长都是构成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之一,而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仅表现在短期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钟立新 耿中元
对于我国高M_2/GDP的成因,现有研究主要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变迁导致货币化加深,金融市场缺陷导致居民缺乏有效投资渠道两方面进行解释。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收入分配这一重要宏观因素。文章研究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推动我国M_2/GDP长期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能扭转,我国高M_2/GDP还会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通过金融改革增加居民投资渠道使这个比例暂时下降,但是这些改革带来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发挥完之后,M_2/GDP也会在新的均衡基础上重拾升势。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货币需求 M_2/GDP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宏山 李琪
文章利用1993-2004年的季度数据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采用Pesaran et al.(2001)提出的边限检验方法建立实际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汇率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
关键词:
中国 货币需求函数 边限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光 张晓峒 聂巧平
本文对Johansen协整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需求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真实货币余额、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利率之间存在两个长期均衡关系,即货币需求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中调整系数反映了各变量对非均衡误差的直接动态反应,而产出和通货膨胀率以较快速度向后一均衡关系的调整说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两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两种均衡关系对通货膨胀都有明显的直接抑制效应,且前一均衡关系还会通过抑制货币需求来间接实现价格稳定。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协整 弱外生性 结构VECM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王晓婷 陆迁 吴海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通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积极发展乡村的特色传统产业、鼓励富裕人员和知识分子回乡创业等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城市化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钊 王舒健
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文章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东部经济差距下降不仅有利于本区域经济平衡,而且有利于中部、西部和全国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差距 互动关系 协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亭喜 苏旦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是提高经济落后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同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一项长期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说,我国各省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三个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动趋势,分析了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文 郭苑
基于中国1978~2010年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城乡收入差距演化与就业结构转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反向均衡关系和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战略必须向结构均衡型和就业增长优先型转变;应清除经济体制障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就业导向产业政策,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同时加大社会体制改革力度,建设公共利益导向的服务型政府,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以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双重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