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0)
- 2023(13519)
- 2022(11557)
- 2021(10691)
- 2020(9259)
- 2019(20765)
- 2018(20680)
- 2017(40451)
- 2016(21946)
- 2015(24165)
- 2014(23515)
- 2013(23102)
- 2012(21082)
- 2011(18692)
- 2010(19156)
- 2009(18069)
- 2008(17615)
- 2007(15424)
- 2006(13530)
- 2005(12086)
- 学科
- 济(89384)
- 经济(89294)
- 管理(62412)
- 业(61460)
- 企(49332)
- 企业(49332)
- 方法(43283)
- 数学(39350)
- 数学方法(38721)
- 财(27297)
- 中国(25527)
- 农(24777)
- 制(18576)
- 业经(18445)
- 贸(17900)
- 贸易(17889)
- 易(17456)
- 学(16601)
- 农业(16440)
- 务(15762)
- 财务(15721)
- 财务管理(15691)
- 地方(15264)
- 银(15176)
- 银行(15128)
- 企业财务(14919)
- 行(14474)
- 融(14283)
- 金融(14282)
- 理论(13208)
- 机构
- 学院(310130)
- 大学(308751)
- 济(129701)
- 经济(127264)
- 管理(118896)
- 理学(103598)
- 理学院(102510)
- 研究(101328)
- 管理学(100335)
- 管理学院(99799)
- 中国(77189)
- 京(63891)
- 科学(62325)
- 财(61683)
- 农(53321)
- 所(51472)
- 财经(48976)
- 业大(47606)
- 研究所(46820)
- 中心(45266)
- 经(44501)
- 江(44466)
- 农业(42371)
- 经济学(40636)
- 北京(40074)
- 范(37652)
- 师范(37137)
- 经济学院(36924)
- 院(36498)
- 财经大学(36490)
- 基金
- 项目(207643)
- 科学(163208)
- 基金(151952)
- 研究(146356)
- 家(134316)
- 国家(133255)
- 科学基金(113780)
- 社会(94299)
- 社会科(89568)
- 社会科学(89544)
- 省(80998)
- 基金项目(79699)
- 自然(75052)
- 自然科(73418)
- 自然科学(73397)
- 自然科学基金(72114)
- 划(68791)
- 教育(68703)
- 资助(63679)
- 编号(58296)
- 重点(47168)
- 成果(46029)
- 部(45724)
- 发(44011)
- 创(43613)
- 创新(40750)
- 科研(40475)
- 课题(40376)
- 教育部(39289)
- 国家社会(39264)
共检索到448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同三 蔡跃洲
本文以我国二元结构为背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建立了资本积累、投资结构决定的数理模型,并以此分析资本积累、投资结构的影响因素。模型参数分析的主要结论是:①任何导致总消费需求上升的变化都会通过提高轻工业的供给能力而提高其资本存量的相对比重,以及资本积累的相对比重(即抑制投资重化);②任何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的技术进步通常都将降低稳定状态下轻工业资本存量,以及资本积累的相对比重(即促进投资重化)。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资本积累 投资结构 二元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辰亮 丁剑平
本文在一个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不同的三部门模型中,讨论了部门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不同商品间的替代弹性比较小时,就业人口流向服务业部门的充分条件是,本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快于制造业,且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快于服务业,而国外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快于制造业。通过对模型校准,本文较成功的模拟出美国的产业结构转型。美国的历史经验说明,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关键在于提高制造业和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三部门模型 结构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将政府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支付引入家庭部门,将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引入生产部门,并利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分析政府消费性支出、转移支付、投资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消费率的影响与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在长期内不仅挤出居民消费,而且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2)增加政府转移支付能够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并且在长期内促进居民消费率提高。(3)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在长期内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在一段时期内会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4)增加政府服务性支出能有效挤入居民消费,并在长期内促进居民消费率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伟
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份额持续下降,Pasinetti分配模型能为该命题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思路。通过扩展和构建包含政府部门的三部门Pasinetti分配模型,可以数理分析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份额"U"型演变的条件,并逻辑分析出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居民部门的挤占导致了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下降。因此,改善我国居民收入份额应从减少政府收入和降低政府储蓄入手解决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奉先
从个体消费者、商业银行和货币当局三部门均衡出发,构建了基于防范国际资本"突然停止"冲击的最优外汇储备分析框架,并对金砖五国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分别占GDP的24.15%、14.25%、12.63%、12.21%、16.01%;降低公私部门短期外债规模、降低危机时居民资产置换率、提高银行部门存款准备金率对最优外汇储备管理意义明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奉先
从个体消费者、商业银行和货币当局三部门均衡出发,构建了基于防范国际资本"突然停止"冲击的最优外汇储备分析框架,并对金砖五国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分别占GDP的24.15%、14.25%、12.63%、12.21%、16.01%;降低公私部门短期外债规模、降低危机时居民资产置换率、提高银行部门存款准备金率对最优外汇储备管理意义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玉国华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区域、两要素和三部门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探析了空间均衡下高铁开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基于此,将高铁开通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模型检验高铁开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理论上,高铁开通能降低区域间创新要素流动成本,促进创新资源由技术中心区向外围区扩散,使技术创新在区域间实现稳定的“对称均衡”空间结构,进而推动各地区经济实现平衡增长。(2)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高铁建设越完善则越有利于促进“技术溢出”,从而提高区域整体技术创新水平。(3)高铁开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而技术创新是高铁开通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高铁开通能够通过调节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总体上,高铁开通有利于发挥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能够塑造更加均匀的经济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晁江锋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DSGE),从罕见灾难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投资结构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产生的潜在风险。研究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过度无论在单一财政支出形式还是复合型财政支出形式下对灾难经济体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加剧了我国经济的风险,而服务性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形式在灾难经济体中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通过区分TFP灾难、资本灾难和双重灾难三种情形,分别探讨不同灾难类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灾难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冲击远大于TFP灾难和资本灾难对经济的影响;TFP灾难与资本灾难各有侧重,TFP灾难对企业产出、居民消费及私人投资的冲击最小,资本灾难对就业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陶建平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湖北省居民部门收入、企业部门收入和政府部门收入(简称三部门收入)对湖北省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部门收入几乎不直接产生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1990-2007年,最终消费(或居民消费)对居民部门收入的弹性都大于其对政府部门收入的弹性。1994年以前,二者的差距较小,但是从1994年开始,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前者几乎是直线上升,而后者几乎是直线下降。因此,增加湖北省的居民部门收入占比,虽然会相应的减少企业部门收入和政府部门收入占比,但能够达到刺激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的效果。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很可能是湖北省最终消费(或居民消费)对居民部门收入弹性和政府...
关键词:
部门收入 最终消费 居民消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祖玄
中国具有二元结构特征的菲利浦斯曲线,使人民币汇率政策具有改变供给水平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宏观经济均衡曲线具有中国特征。这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随着中国的二元结构特征的逐渐消除,应更为谨慎地执行低估汇率的政策,否则将导致经济增长向外延型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均衡汇率 汇率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宏伟 何建佳 徐福缘
在最近20年里,"第三部门"的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囿于"第三部门"的特殊性,学术界对"第三部门"理论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对其运营状况的评价更是具有较大难度。目前,已有研究文献存在着"社会经济"和"非营利组织"两种不同的概念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鉴于我国"第三部门"的运营现状及特点,在对"第三部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其运营的评价指标,并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第三部门"运营评价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显示该方法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较好地反映出组织运行的现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云 张四灿
宏观经济由不同产业构成,其整体波动是不同产业波动的综合效果,蕴含了不同产业自身的波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文章在考虑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三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熨平经济波动的四种具体机制:粘性价格机制、部门需求转化机制、厂商价格策略互补机制和产业相对规模变动机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考虑产业结构的三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明显优于单部门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中国产业波动性大于总产出波动性的特征事实,文章模拟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降低宏观经济波动20%左右。文章的研究结论意味着,政府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应注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贾甫
资本积累及其效率提升是造成初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产权结构的长期非均衡发展及其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收益率差异扩大了资本积累的收入不均等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资本流动模型进一步证明,在资本再配置及其资本积累引起的收入增长中,资本所得与劳动报酬增长呈现出非对称关系,由此造成劳资收入差距扩大。据此提出实现收入均等化的四条建议:建立与企业发展挂钩的工资增长机制、健全资本所得管理机制、构建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体系以及鼓励先富带后富,携手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凯明 杭静 牛梦琦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中国实现效率和公平双重目标平衡,须准确把握收入差距演化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互动关系。库兹涅茨曲线和库兹涅茨事实对此总结了国际共性特征事实,但深入研究二者互动关系特别是收入不平等如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方面的文献还较少。本文首先使用跨国数据展示收入不平等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之后在一个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人力资本异质性和几乎理想需求系统,在理论上提出了收入不平等在短期、中期和长期通过消费结构渠道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机制,发现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取决于不同产业的产品需求弹性和人力资本的代际转移程度。本文使用中国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估计了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并基于估计结果通过数值模拟量化了收入分配演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本文政策含义是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改善收入分配和促进共同富裕为重点,加快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积累和消费结构升级,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政策着力点,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宇振
旅游是为感知差异性的主动的身体运动,从此地到彼地,人工到自然,当下到历史,城市到乡村,此国到彼国,或者返之的运动。它存在着二元关系,即此在与彼在的关系。此在或彼在,分别是一种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生活方式等差异性的交互集合,这种差异性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在相互依托的关系中存在。对他者的经验感知和思考是认知自身的一种重要路径,旅游开启了这样一种可能。当下这种二元关系处在一种更大范围的、支配性二元关系中,即马克思指出的资产者和无产者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