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0)
- 2023(16558)
- 2022(13944)
- 2021(12667)
- 2020(11057)
- 2019(25223)
- 2018(24471)
- 2017(47138)
- 2016(25182)
- 2015(27994)
- 2014(27858)
- 2013(27482)
- 2012(25176)
- 2011(22594)
- 2010(22570)
- 2009(20885)
- 2008(20179)
- 2007(17758)
- 2006(15434)
- 2005(13605)
- 学科
- 济(119964)
- 经济(119848)
- 管理(72083)
- 业(68113)
- 企(55437)
- 企业(55437)
- 方法(51125)
- 数学(45364)
- 数学方法(44814)
- 财(29726)
- 农(28163)
- 中国(27234)
- 地方(24410)
- 学(23994)
- 业经(23171)
- 贸(20118)
- 贸易(20109)
- 易(19485)
- 农业(19295)
- 制(18764)
- 务(17203)
- 财务(17150)
- 财务管理(17111)
- 企业财务(16190)
- 环境(16064)
- 和(15749)
- 理论(15435)
- 银(15208)
- 融(15197)
- 金融(15194)
- 机构
- 大学(361653)
- 学院(360445)
- 济(157053)
- 经济(154164)
- 管理(139195)
- 研究(123336)
- 理学(120866)
- 理学院(119553)
- 管理学(117366)
- 管理学院(116713)
- 中国(91589)
- 科学(76118)
- 京(74548)
- 财(69633)
- 农(65153)
- 所(62594)
- 研究所(57080)
- 中心(56956)
- 业大(56748)
- 财经(55966)
- 江(53295)
- 农业(51484)
- 经(50873)
- 经济学(49264)
- 北京(46057)
- 范(44817)
- 经济学院(44286)
- 师范(44222)
- 院(44035)
- 财经大学(41545)
- 基金
- 项目(246735)
- 科学(194262)
- 基金(181700)
- 研究(172581)
- 家(160990)
- 国家(159713)
- 科学基金(136652)
- 社会(112541)
- 社会科(106826)
- 社会科学(106796)
- 省(96190)
- 基金项目(96112)
- 自然(90255)
- 自然科(88257)
- 自然科学(88226)
- 自然科学基金(86672)
- 划(81298)
- 教育(79301)
- 资助(73984)
- 编号(67104)
- 重点(56172)
- 部(54432)
- 成果(53193)
- 发(53165)
- 创(51453)
- 科研(48458)
- 创新(48181)
- 国家社会(47615)
- 教育部(46611)
- 计划(46540)
- 期刊
- 济(169017)
- 经济(169017)
- 研究(102174)
- 中国(65660)
- 学报(61701)
- 农(57496)
- 财(55517)
- 科学(54622)
- 管理(51077)
- 大学(46047)
- 学学(43926)
- 农业(38297)
- 技术(31375)
- 教育(29878)
- 融(29825)
- 金融(29825)
- 经济研究(28978)
- 财经(28132)
- 业经(25815)
- 经(24274)
- 问题(22087)
- 业(21057)
- 统计(19366)
- 技术经济(19227)
- 贸(18139)
- 版(17886)
- 策(17624)
- 商业(16714)
- 科技(16203)
- 理论(15835)
共检索到526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子联
在投资和外贸出口都面临发展约束的情况下,提升消费、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升作用成为新形势和新格局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前提则在于理清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关系。本文尝试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即基于需求的研究框架,综合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思想综合为:收入分配在给社会总需求带来"激励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抑制效应",其经济影响取决于两者的净效应。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需求视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浩
对于地区间长期经济增长绩效的差异,传统经济理论主要从要素、技术和制度等层次去解释,本文则尝试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中寻找国富国穷和地区兴衰的根源。文化并非生产中的直接投入要素,它通过影响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等因素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绩效。引入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条件趋同模型,可以初步构建在理论上连接文化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19世纪和20世纪末儒家文化地区与新教文化地区的经济绩效比较,为文化及其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洪名勇 龚慕霞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 ,构建了一个制度经济的分析框架 ,对经济增长 ,道德内生的经济模型、经济增长中的道德均衡、道德生命周期和道德滞后进行了探讨 ,从而揭示出依德治国不仅仅只是一种政治口号 ,更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辉
健康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两大构成要素,但长期以来健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重视。基于改进的Barro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引入健康、教育、个人物质资本投入和政府公共支出等多个要素,在更为宽泛的人力资本视阈下考察健康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健康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提升家庭户物质产品的生产效率,通过提高教育人力资本的累积效率、降低教育人力资本折旧率和健康人力资本折旧率,对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能够产生促进作用。健康水平提高对物质产品生产效率的正向效应不会直接影响稳态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但能通过改变稳态条件下物质资本、教育资本以及健康资本的比例,推动人力资本密集型经济的发展。因而将健康摆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促进公平的经济增长,是我国未来健康投资和经济发展战略应坚持的价值理念。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辉
健康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两大构成要素,但长期以来健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重视。基于改进的Barro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引入健康、教育、个人物质资本投入和政府公共支出等多个要素,在更为宽泛的人力资本视阈下考察健康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健康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提升家庭户物质产品的生产效率,通过提高教育人力资本的累积效率、降低教育人力资本折旧率和健康人力资本折旧率,对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能够产生促进作用。健康水平提高对物质产品生产效率的正向效应不会直接影响稳态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但能通过改变稳态条件下物质资本、教育资本以及健康资本的比例,推动人力资本密集型经济的发展。因而将健康摆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促进公平的经济增长,是我国未来健康投资和经济发展战略应坚持的价值理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姜琪
本文从"投资-消费-出口"的细分视角,分别探究行政垄断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内在作用机理,并利用2000-2012年中国28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行政垄断对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检验了行政垄断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行政垄断并非总是阻碍经济增长,其效果取决于对投资、消费和出口影响的净效应,行政垄断促进经济增长是具有约束条件的:一是行政垄断程度,二是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行政垄断程度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行政垄断程度的提高或者维持不变就会持续阻碍经济发展;在长期中,行政垄断程度每降低...
关键词:
行政垄断 经济增长 动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培源
在Dixit和Norman、Grossman和Helpman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内生技术变迁的国际贸易模型来考察南北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和以前的文献不同,假定不存在技术的外部性,只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人力资本积累既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又是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动态机制的决定力量。初始人力资本禀赋决定着贸易分工,人力资本相对积累率决定着分工模式的演变和创新能力的消长,从而决定着长期增长率。因而,对于南方国家而言,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率是其改变分工地位、提高创新能力、缩小经济差距甚至在长期内实现经济赶超的根本选择。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南北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丹
将区域社会资本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然后分别分析这三个层次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作用体制,建构一个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地方政府运用社会资本解决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培育微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企业绩效的提高;培育中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宏观区域社会资本优化区域环境建设。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区域社会资本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惠康
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投资、教育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有效需求交互影响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不平等 有效需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煜
"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观点将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内涵和目的,是"人的发展"思想下的一种系统理论。按照自由发展观,收入分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自由的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的影响上。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出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失衡的严重问题对于"人的发展"的实现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主要包括引发低收入群体自由的损害,劳动者可行能力降低,自由行使成本上升,发展方向偏离,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受到制约等。因此,必须通过"人的自由发展的收入分配观"的树立和收入分配政策创新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关键词:
人的发展 可行能力 收入分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山 汪前元
厂商间的联系效应是FDI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联系效应就越明显,经济增长就越快。通过经验检验,本文没有发现中国金融发展与FDI的结合显著地促进了联系效应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中国金融发展的低水平。因此,推进中国金融制度变迁,实现金融市场化与自由化,提升金融发展水平,是强化联系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
FDI 联系效应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竹 金涛
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尝试解释中国经济的近中期增长模式。在考虑“土地财政”作用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两期世代交叠(OLG)模型说明基本原理,随后将两期模型扩展到多期OLG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模型求解。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将通过“土地财政”机制获得的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企业部门资本重新配置、均衡条件重构,推动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对占比的稳定均衡。在这一机制下,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上升但增速逐渐下降;资本的总体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速度出现下降,民营企业占比先增后稳。多期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1998—2017年期间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储蓄率、投资率、对外投资与外汇储备等宏观指标。随着“土地财政”作用的进一步弱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深化国企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等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土地财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其春
本文把隐藏行为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产业部门间信用分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模型证明了对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度高的产业部门,其经理的低努力水平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而其对整个经济的正外部效应,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综合起来,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部门间信用分配为一个倒U型函数。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回归表明,产业部门间信用分配显著影响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章曦 叶阿忠
本文在考虑经济均衡和政策均衡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世代交替模型的两阶段模型,研究了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之间以及它们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短期:(1)随着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增长率的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提高。(2)当再分配系数增加的时候,国民收入增长率下降,即再分配程度和经济增长率负相关。(3)收入差距越小,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利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SVAR模型,分析长、短期经济变量间相互影响,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得到了证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