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2)
2023(8512)
2022(6651)
2021(5723)
2020(4752)
2019(10654)
2018(10668)
2017(21455)
2016(11705)
2015(13224)
2014(13435)
2013(13071)
2012(11768)
2011(10318)
2010(10317)
2009(9911)
2008(9842)
2007(9007)
2006(8195)
2005(7852)
作者
(32159)
(27122)
(27060)
(25962)
(17199)
(12816)
(12250)
(10333)
(10318)
(9705)
(9508)
(8958)
(8848)
(8791)
(8764)
(8478)
(8046)
(7939)
(7774)
(7605)
(6999)
(6583)
(6574)
(6193)
(6163)
(6161)
(6096)
(6064)
(5479)
(5277)
学科
(52084)
经济(52004)
管理(38194)
(35757)
(27891)
企业(27891)
方法(19295)
(19107)
数学(17009)
数学方法(16890)
中国(15909)
(15865)
(14833)
业经(12845)
农业(10933)
(10913)
地方(10662)
收入(9660)
(9289)
银行(9275)
体制(8945)
(8931)
财务(8902)
(8897)
金融(8895)
财务管理(8879)
(8816)
(8793)
税收(8410)
企业财务(8378)
机构
大学(168292)
学院(167718)
(77945)
经济(76535)
管理(62233)
研究(58040)
理学(52899)
理学院(52408)
管理学(51660)
管理学院(51361)
中国(44554)
(39678)
(34976)
科学(31441)
财经(30308)
(28471)
(27478)
(26443)
经济学(26130)
中心(25717)
研究所(25186)
(24718)
经济学院(23589)
财经大学(22361)
北京(21816)
业大(21669)
(20981)
(20367)
师范(20188)
(20068)
基金
项目(108111)
科学(86810)
研究(81634)
基金(80673)
(69246)
国家(68718)
科学基金(59577)
社会(56154)
社会科(53341)
社会科学(53333)
基金项目(41658)
(41090)
教育(37241)
自然(35099)
自然科(34299)
自然科学(34293)
(34038)
自然科学基金(33706)
资助(32233)
编号(31933)
成果(27122)
(26793)
(24949)
国家社会(24730)
重点(24682)
(23741)
课题(22679)
(22303)
教育部(22128)
(21748)
期刊
(89890)
经济(89890)
研究(55579)
中国(35946)
(32857)
管理(25722)
(24335)
学报(23106)
科学(22347)
大学(18821)
学学(17799)
(17613)
金融(17613)
教育(16330)
财经(16201)
农业(15759)
经济研究(15080)
技术(14389)
(14013)
业经(13634)
问题(12408)
(8996)
技术经济(8519)
世界(8249)
现代(8069)
(7806)
国际(7729)
经济问题(7633)
(7573)
财会(7492)
共检索到262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华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近年来甚至呈现出失衡的局面,进而对我国的消费和生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利用回溯法可推导出"低价工业化"增长机制是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得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我国增长机制的转变;收入分配失衡的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华  
近年来我国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加速扩大,收入分配呈现失衡的局面,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消费和生产。本文首先对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进行文献综述,继而从我国初次分配失衡和最终的分配格局失衡的特征表现两个方面来研究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利用回溯法推导出"低价工业化"增长机制是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我国增长机制的转变,需从"低价工业化"增长机制转变为"共享式"增长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暴力  傅辉煌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经济现象,其主要因素是劳动收入偏低,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一个痼疾——总消费需求不足。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和总消费需求不足是一对孪生子,其产生的核心机制是古典产权制度下的工资市场定价。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一系列"面对市场"的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钦朋  
当代中国区域制度安排呈现出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体现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变迁方面的差异。区域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可以从中央非均衡发展战略、制度变迁成本、制度实施环境、城乡二元体制等方面寻找原因。区域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绩效和区域发展差距带来深刻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辩证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葛继红  
利用江苏364份农民文化消费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民收入对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消费类文化活动和免费文化活动并举,共同构成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家庭人均收入和农民对家庭收入自我评价对农民文化消费有显著正影响,农业收入比重对农民文化消费有显著负影响;收入变量对高收入组农民文化消费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中收入组,对低收入组农民文化消费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农民文化消费具有一定的收入门槛。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文著  
"以工补农"不能单纯地从同情"三农"态度出发研究"单向的以工补农",而应从深入剖析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和农业互动关系出发,积极探索"双向的以工补农"机制。从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互动机制中寻找到一个"以工补农"机制的新视角,通过构建基于工业化的"农业剩余转化"模型,重点分析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转化和农业深化发展动态关系的"以工补农"机制。在工业化过程中,要根据工农关系不同阶段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农互动关系调节方法,即不同的"以工补农"策略,促进工业和农业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蒙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使用Mincer方程进行分析,发现企业职工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差异所引致的,而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行政垄断是主要诱因。进一步基于2005—2014年省级区域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研究行业行政垄断的生成机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参与程度以及地方的财政支出压力是影响行业行政垄断的重要变量;在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蒙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使用Mincer方程进行分析,发现企业职工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差异所引致的,而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行政垄断是主要诱因。进一步基于2005—2014年省级区域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研究行业行政垄断的生成机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参与程度以及地方的财政支出压力是影响行业行政垄断的重要变量;在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庭东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与其所掌握的高级人力资本、先进技术等要素的数量密切相关。在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财政分权与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剧了区域竞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政策变异阻碍了对要素的培育。通过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建立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技术创新的政绩指标,消除对外开放中的过度政策优惠有助于要素的培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魏枫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经历了由模仿向独立自主创新转变的内在逻辑和过程。政府干预下企业低成本竞争对于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低价工业化发展是后进国家由模仿通向创新的必由之路。向下扭曲要素价格,高估企业价值的低价工业化是增长路径向最优增长路径回归的内在要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开国  刘锬  王丽淑  
在湖南省工业用地现状与增长趋势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湖南省工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提出应建立城镇低效工业用地使用权流转置换制度,向土地经济效益较低的丘陵岗地争取工业用地发展空间,引导工业用地向丘陵岗地拓展,促使工业用地不断提高其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和效益,是有效缓解湖南省工业用地增长压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庆泉  
在新古典理论的鞍点路径上,本文构建了包括清洁品、污染品及能源生产三个部门的理论模型,加入政府治污投入外部效应的污染治理机制,采用shooting方法计算鞍点路径上的均衡解,设计动态环保税及政府补偿率的优化政策组合,研究环境规制政策所导致生态保护者与环境受益者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主要结论为:渐进递增的环保税及政府补偿率的环境政策组合,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环境质量提升和收入分配格局改善的三重红利。相比而言,过度的政府补偿政策,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延缓收入分配格局改善进度;而不足的政府补偿政策,会导致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扩大的产出规模也不会带来社会福利增进。绿色经济增长路径上环保税与政府补偿机制之间的动态优化组合,对于发挥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永新  
构建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农民务农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二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农民务工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体制保障机制;四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构建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政策保障机制;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恒洋  刘苏社  张俊峰  邱国军  蔡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剑  李志伟  李志红  陈敬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放缓对我国实现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和倍增计划形成了一定压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难度:新旧动能转换,必然会触及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影响甚至制约居民收入的合理增长。对此,应不断健全居民收入的市场化形成与分配机制、构建居民收入合理增长的动力机制以及完善共享式社会保障机制,以推动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的良性互动和相互协调,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