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7)
2023(3026)
2022(2376)
2021(2118)
2020(1793)
2019(4030)
2018(3813)
2017(7313)
2016(3787)
2015(4122)
2014(4146)
2013(4199)
2012(3699)
2011(3350)
2010(3212)
2009(3034)
2008(3381)
2007(2944)
2006(2413)
2005(2139)
作者
(10301)
(8555)
(8312)
(8276)
(5378)
(4057)
(4011)
(3301)
(3274)
(3148)
(2968)
(2804)
(2737)
(2698)
(2660)
(2635)
(2543)
(2524)
(2464)
(2329)
(2130)
(2054)
(2004)
(1952)
(1951)
(1939)
(1884)
(1870)
(1750)
(1648)
学科
(14557)
经济(14534)
(13327)
管理(12812)
(9821)
企业(9821)
(9508)
收入(8482)
方法(6725)
数学(5669)
数学方法(5587)
(5521)
农业(4655)
国民(4552)
国民收入(4408)
(4212)
财富(4212)
中国(4035)
业经(4026)
(3889)
财务(3880)
财务管理(3870)
企业财务(3636)
分配(3448)
(3208)
(2973)
理论(2861)
(2858)
(2789)
贸易(2789)
机构
大学(55585)
学院(55008)
(24022)
经济(23586)
管理(21367)
理学(18568)
理学院(18392)
管理学(18157)
管理学院(18048)
研究(17371)
中国(13152)
(12894)
(11408)
财经(9932)
科学(9198)
(9055)
(8139)
(8120)
经济学(8115)
中心(7850)
(7526)
师范(7495)
财经大学(7433)
经济学院(7367)
北京(7299)
研究所(7164)
(6705)
业大(6606)
(6428)
师范大学(6149)
基金
项目(36562)
科学(29350)
研究(28306)
基金(27534)
(23822)
国家(23608)
科学基金(20374)
社会(19200)
社会科(18181)
社会科学(18177)
基金项目(13747)
教育(13192)
(12988)
自然(12015)
自然科(11714)
自然科学(11712)
编号(11545)
自然科学基金(11533)
(11371)
资助(11005)
成果(9911)
国家社会(8642)
(8558)
重点(8251)
(7740)
课题(7729)
教育部(7690)
项目编号(7567)
(7549)
(7530)
期刊
(24605)
经济(24605)
研究(17076)
(11546)
中国(10432)
管理(7864)
学报(7420)
教育(7197)
科学(6710)
大学(6029)
(5726)
学学(5604)
财经(5364)
技术(4664)
(4600)
经济研究(4482)
(4044)
金融(4044)
业经(3835)
农业(3758)
会计(3568)
问题(3358)
财会(3332)
(3134)
(2770)
统计(2668)
(2633)
技术经济(2595)
图书(2549)
理论(2531)
共检索到81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磊  单丽莎  
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向个人倾斜以及如何认识这种“倾斜”,是目前我国理论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倾斜”的内涵和“倾斜”的价值判断标准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倾斜”仅仅是一种状态描述,而不是也不应当是对状态的评价。作者考察了“倾斜”的五种价值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理论界的有关论点提出了不同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磊  单丽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尽管理论界对这种变化已经做了许多探讨,但其结论仁智互见。比如,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向个人倾斜?“倾斜”的内涵是什么?“倾斜”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什么?等等,人们的看法仍有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共  范一飞  
一、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是客观事实所谓收入分配向某一主体倾斜,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中,该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收入增量及全部所得份额增长相对较快,超过其他主体。根据我们测算,1978—1990年间,国民收入中个人最终所得平均每年增长16.2%,高出同期国民收入递增速度2.2个百分点,而同期国家所得年均增长7.5%。在1990年比1978年增加的11419亿元国民收入中,国家所得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近几年来,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特别是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问题日益引起关注。迄今就此所做的研究,大都环绕着个人、企业和政府三大主体各自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变化而展开,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但是笔者以为,对于这个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因而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现象,我们似应进行多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跃进  
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如何看待这种变化,不仅关系到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且会直接影响未来增长模式的选择和速度的高低. 一、走势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分析表一是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表,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子荣  
当前,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引起了全社会极大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势态的发展不仅是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连仲  
国民收入分配并没有向个人过度倾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1996年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6.6%,居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16.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振华  
自改革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向个人倾斜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对我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成为经济形势分析和判断中不容忽视的立论依据。目前国内理论界大多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问题持全面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甚至把其视为导致宏观失控和调控力度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已经向个人倾斜?或者说已经过份倾斜?其倾斜的合理性如何?对此,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怎样看待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问题,直接涉及到收入政策的制订,工资制度的改革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改革,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下面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左春文  
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问题已经10余年了。问题一出现,政府就采取措施试图扭转,但事与愿违。据统计资料,“七五”时期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6.2%、22.7%和61.1%,与“六五”时期相比,国家下降4.7个百分点,集体和个人分别上升2.1和2.6个百分点。面对这难以阻挡的倾斜之势,我们的宏观调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学力  
近年来,在如何看待改革十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有些人认为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了。其依据主要是:一是认为个人收入增长太快,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二是认为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急剧下降,从1978年的近37.2%,降到1989年的22.2%,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一观点已被决策者认同,它正在影响着当前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将决定着未来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生产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过去十年国民收入总量增长和分配情况作出再分析与再判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平  罗涛  
国内学者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对居民收入分配进行规范研究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旨在将价值判断引入收入分配领域,并设计出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合理程度的规范指数。文章先对中、美两国居民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状况作了比较,然后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简要分析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并指出了现阶段调节国内居民收入差距的努力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汉良  张淼  
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中的价值判断──公平分配的标准与测度刘汉良,张淼一、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的实质社会发展水平或社会进步状况的评价,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无论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们怎样寻求客观与公平,在方法上刻意创新,其评价指标的设置和结论总要受到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洁  
价值判断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价值哲学的核心问题,决定着人们的价值选择,也影响着公共价值的创造与社会的良序发展。通过考察可以确定,价值判断是存在于公共生活中的一种关系性判断、正当性判断以及情理共融的关切性判断。基于此,价值教育的任务乃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公共事务,思考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进行正当的、保全人尊严的价值判断,并在提升学生理性能力的同时创设情感体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和志蓉  
本文在指出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低收入群体已经形成的基础上,认真探究了低收入群体形成的原因及目前的发展状况;深刻地阐述和剖析了当前扶持低收入群体、救助贫困人口的重大现实意义;并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的已有缺陷,提出了收入分配政策必须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一系列政策主张,以期通过扶持和救助,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缓解各种利益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