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8)
- 2023(4376)
- 2022(3610)
- 2021(3355)
- 2020(3032)
- 2019(6574)
- 2018(6459)
- 2017(12714)
- 2016(6960)
- 2015(7978)
- 2014(7991)
- 2013(7862)
- 2012(7483)
- 2011(6544)
- 2010(6598)
- 2009(6373)
- 2008(6682)
- 2007(6182)
- 2006(5357)
- 2005(4860)
- 学科
- 济(27536)
- 经济(27474)
- 业(23592)
- 管理(20013)
- 企(16309)
- 企业(16309)
- 方法(14865)
- 数学(13262)
- 财(13228)
- 数学方法(13075)
- 险(11117)
- 保险(11026)
- 中国(10273)
- 农(8383)
- 收入(8358)
- 银(7617)
- 银行(7609)
- 制(7595)
- 行(7158)
- 融(6426)
- 金融(6426)
- 务(6338)
- 财务(6326)
- 财务管理(6302)
- 企业财务(6000)
- 农业(5781)
- 学(5363)
- 业经(5008)
- 国民(4808)
- 各种(4747)
- 机构
- 大学(103463)
- 学院(100859)
- 济(43544)
- 经济(42680)
- 管理(38580)
- 理学(32580)
- 研究(32410)
- 理学院(32249)
- 管理学(31627)
- 管理学院(31442)
- 中国(29499)
- 财(24702)
- 京(21531)
- 财经(19165)
- 科学(18560)
- 经(17567)
- 农(16145)
- 所(16079)
- 中心(15912)
- 江(15312)
- 经济学(14921)
- 财经大学(14532)
- 研究所(14319)
- 北京(13808)
- 经济学院(13563)
- 业大(13532)
- 农业(12717)
- 范(11880)
- 州(11828)
- 师范(11736)
- 基金
- 项目(64008)
- 科学(50722)
- 基金(49136)
- 研究(45204)
- 家(42626)
- 国家(42228)
- 科学基金(36681)
- 社会(31062)
- 社会科(29309)
- 社会科学(29300)
- 基金项目(24969)
- 自然(23527)
- 自然科(23073)
- 自然科学(23068)
- 自然科学基金(22672)
- 省(22648)
- 资助(21943)
- 教育(20702)
- 划(19484)
- 编号(17071)
- 部(15078)
- 成果(14606)
- 重点(13990)
- 国家社会(13674)
- 教育部(13436)
- 科研(12672)
- 人文(12614)
- 大学(12576)
- 性(12334)
- 创(12304)
共检索到15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磊 毛畅果
选取工资和养老保险作为衡量指标,以芬兰为例,比较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工在两次分配中的性别间收入差距。研究发现:收入上的性别差异不仅体现在初次分配的工资上,还体现在再分配的养老保险中;养老保险的部门差异和性别差异源自整个劳动时期的工资和工作年限的差别。因此,协调部门间和性别间收入差距应同时考虑工资和养老保险。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性别差异 工资 养老保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可昊
多数国家 ,包括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考虑性别差异 ,使得妇女的养老保障很不充分。本文通过分析强调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考虑性别差异的重要性 ,并对养老保险制度考虑性别差异的原则及主要内容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震
女性在劳务市场中的不利地位以及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造成女性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受益水平都低于男性,从而导致老年女性的贫困发生率高于男性。针对这种情况,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女性的养老保险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四类:基于引致性权利的女性养老保险政策;养老保险的家庭照料补贴;针对非正规就业女性的养老保险政策;社会"安全网"政策。本文对此进行扼要的评述。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养老金 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菲
从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诞生、发展到近年来的种种改革走势,政府干预始终如影随形。在理论上对政府提供公共养老保险的动机进行了解析,阐释了政府责任的构成及实现,论述了政府干预养老保险的局限性。最后,从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组合调整和重构的角度,讨论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维度及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
关键词:
政府责任 公共养老保险 政府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文军 邓猛
孤独症作为一种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男童发病比例高于女童已成为共识,但对其原因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孤独症儿童在发病率和临床表现上的性别差异,并介绍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解释模型。本文认为,孤独症性别差异的解释模型符合人类对残疾本质理解的发展过程,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研究是今后孤独症儿童病理研究的方向,在尚未明晰孤独症病理前,教育和康复对孤独症儿童的积极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孤独症 性别差异 解释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翔 宋寒冰 吴博文
本文在考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寿命存在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考察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再分配效应。根据省级宏观截面数据估计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退休时的平均余命,并据此分别计算和比较不同参保群体的内部收益率。研究发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呈现微弱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虽然低缴费基数参保者内部收益率略高于中、高缴费基数参保职工,但其内部收益率因相对较短的寿命而大大降低。这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制定延迟退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参保职工内部不同群体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差别,对低收入参保者予以特别关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沈有禄
通过对全国15044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及城乡间的中小学女性教师在职称及工资收入上均明显低于男性教师,女教师不仅获得初级及以下职称、较低收入的占比均要明显高于男教师,且获得中高级职称、中高收入的占比要明显低于男教师。女性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上难度更大,还有较大比例的教师职称未定级。东部地区女教师、农村及乡镇女教师的职称晋升相对较难,较难晋升到中高级职称;而县城及农村女教师、小学女教师和中部地区女教师则深陷中低收入陷阱,较难进入到较高及高收入段,她们在职称晋升及工资收入上与男性教师差距明显。因此,应对真正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给予更多补助,要关注并提高县城及中部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职称晋升与评审中应增设一些体现性别平等结果的指标要求,以阻止性别差距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称 工资收入 性别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玉梅 黄博函 陈功
缩小性别收入差距对促进男女平等,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东部沿海地区X市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险福利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受教育水平对农民工工资和社会保险福利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教育水平与农民工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险福利获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男性教育水平福利待遇回报率与女性养老保险获得水平受单位性质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并增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继续推进相对公平的就业与薪酬制度,从而进一步消除因性别歧视所导致的工资与社会保险福利不均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立航 陈霞
本文利用年金、贴现现值及其相关模型,以广东省的GZ市和SG市为例,定量分析改革前后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得出新计发办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人们增加缴费金额、延长缴费时间,但同时也削弱了制度对代内再分配的互助共济功能的结论,提出在执行新计发办法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制度对初次分配中马太效应的修正功能,防止出现代际再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梅 姚露
基于制度和个人两个维度,选择终身净转移额、内部收益率、养老金替代率差距三大指标,运用精算方法,定量分析了"并轨"改革后中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职工养老保险新制度可以发挥正向的代内再分配效应,也可能会引起代际不公平;收入再分配效应受到工资增长率、利率和缴费年限的综合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雷针 高传胜
收入差距近年来呈现扩大化的趋势。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导建立的风险分散与共担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其运行结果客观上会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功用。本文从筹资环节、给付环节、体系结构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实现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并剖析了当前养老保险存在的制度碎片化、设计不科学、统筹层次低以及出现"逆调节"现象等问题。为此,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即从整合制度、扩大覆盖面、限制个人账户继承比例、建立筹资"累进"与待遇给付"累退"机制等方面着手,改革优化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全国统筹;多渠道筹资,并加强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移额来度量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程度,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测算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培 刘苓玲
文章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构建"统账结合"制基本养老保险的异质性跨期交叠一般均衡动态模型,引入国发〔2005〕38号文的主要内容,利用政策仿真、参数估值和敏感性检验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扩展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效应,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证测算。结果发现:(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具有明显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效应,且再分配效应是累进的,发生了从城镇企业职工为代表的高收入者向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代表的低收入者的收入转移;(2)个人账户发挥了平滑作用,有利于改善不同类型劳动者终生的收入分配,但不利于收入再分配的改善;(3)社会统筹账户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有利于改善不同类型劳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德浩
文章借助于"黄金律"的概念,将养老保险计划再分配效应的效率量化,从而建立一个可操作的效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对如何实现"黄金率"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搭配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上的探讨。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再分配效应 效率 黄金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