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1)
- 2023(18025)
- 2022(15310)
- 2021(14458)
- 2020(12201)
- 2019(28325)
- 2018(27519)
- 2017(53186)
- 2016(28450)
- 2015(32054)
- 2014(31562)
- 2013(31433)
- 2012(28883)
- 2011(25951)
- 2010(25634)
- 2009(23841)
- 2008(22354)
- 2007(19178)
- 2006(16681)
- 2005(14883)
- 学科
- 济(114477)
- 经济(114346)
- 管理(78165)
- 业(76678)
- 企(62994)
- 企业(62994)
- 方法(53711)
- 数学(47415)
- 数学方法(46810)
- 中国(36178)
- 财(32394)
- 农(30527)
- 融(29050)
- 金融(29048)
- 银(27285)
- 银行(27223)
- 行(26205)
- 业经(24937)
- 学(24855)
- 制(23830)
- 地方(22790)
- 贸(22583)
- 贸易(22566)
- 易(21961)
- 农业(20792)
- 务(19544)
- 财务(19471)
- 财务管理(19429)
- 企业财务(18509)
- 理论(18277)
- 机构
- 大学(401879)
- 学院(396805)
- 济(166440)
- 经济(163200)
- 管理(154922)
- 研究(139444)
- 理学(134803)
- 理学院(133344)
- 管理学(130892)
- 管理学院(130210)
- 中国(108810)
- 京(85777)
- 科学(85099)
- 财(74745)
- 所(69945)
- 农(66560)
- 研究所(64239)
- 中心(63663)
- 财经(60615)
- 业大(60007)
- 经(55460)
- 江(55140)
- 北京(54497)
- 农业(52461)
- 经济学(52081)
- 院(50958)
- 范(50856)
- 师范(50243)
- 经济学院(46992)
- 财经大学(45565)
- 基金
- 项目(276763)
- 科学(217543)
- 基金(203208)
- 研究(199217)
- 家(178795)
- 国家(177393)
- 科学基金(151535)
- 社会(126687)
- 社会科(120196)
- 社会科学(120160)
- 基金项目(106760)
- 省(105141)
- 自然(99175)
- 自然科(96934)
- 自然科学(96905)
- 自然科学基金(95170)
- 教育(91029)
- 划(89806)
- 资助(85215)
- 编号(78833)
- 成果(63582)
- 重点(62528)
- 部(61902)
- 发(59016)
- 创(57387)
- 课题(54444)
- 创新(53746)
- 科研(53735)
- 国家社会(53178)
- 教育部(53067)
- 期刊
- 济(173154)
- 经济(173154)
- 研究(118357)
- 中国(73505)
- 学报(65804)
- 科学(60199)
- 农(59505)
- 管理(56265)
- 财(55739)
- 大学(50155)
- 学学(47341)
- 融(44373)
- 金融(44373)
- 农业(41141)
- 教育(39973)
- 技术(33072)
- 财经(29595)
- 经济研究(29308)
- 业经(26077)
- 经(25414)
- 问题(22397)
- 业(22001)
- 贸(18934)
- 理论(18762)
- 图书(18724)
- 技术经济(18545)
- 世界(18454)
- 版(18279)
- 科技(18231)
- 现代(17648)
共检索到581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江春 蹇娜 颜冬
文章基于"收入分配是否会影响到金融发展"的研究视角,根据国际通用的金融发展指标,并运用国民收入账户及资金流量表,选取中国1992年以后及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及转型时期(20世纪70至80年代)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由于日本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改善了日本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结果极大地刺激了日本金融的市场化及金融业的发展。(2)中日两国居民收入结构的不同导致两国金融发展状况的不同。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政策建议:改善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将是完善中国金融结构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金融结构 资金流量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国安 黄浩 胡晶晶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格局合理与否决定着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协调共进。中国与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日本相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中国住户部门的所得份额明显偏低,而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所得份额明显偏高,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倾向。这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应该采取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增加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出、放松对企业向职工提供补助和福利的管制等措施,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丸川知雄
本文分析了日本跨国企业在向国外市场转移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尽管持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是日本的手机制造商在中国市场表现仍旧欠佳。原因是中日两国对手机的运作方式不同:在日本,手机和电话服务捆绑销售;而在中国,手机是作为独立的商品出售。日本的跨国企业有能力按照服务运营商的要求开发先进的手机,但这种能力在中国没有用武之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莉花 苗耀华 余小娟
中德两国职业分类体系、分类标准及职业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之间的关联各有特色。德国职业体系体现了分类体系的科学性与全面性,职业分类的横向对接与纵向继承,职业描述内容的系统性与指导性,职业体系与教育培训体系的对接等特点。德国职业体系的发展及其与教育体系的对接,对我国进一步建设职业体系、进行职业发展与研究以及加强职业体系与教育体系之间的关联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职业研究 职业体系 教育体系 德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志群 白滨
职业教育是针对"以职业形式存在的工作活动"的教育,"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开展"职业研究"对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特别是专业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由于各国对职业理解不同,职业教育体系差别巨大,因此国际间的职业比较研究非常困难。本文从职业的概念、职业分类和职业发展三方面对中关的职业进行比较分析,提示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方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士贵 刘杨
本文主要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很显著的因果关系,但中国的金融相关率明显低于美国;中国的货币扩张系数明显地高于美国;中国的银行深度高于美国,而非货币金融资产发行系数、证券化率和债券发行度则低于美国。因而,中国应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不动摇,同时稳健地发展金融资产总量、优化金融资产结构、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体系整体水平的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令世人瞩日,但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景气波动却非常激烈,经济的过热期和调整期交互式地反复出现,为了避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我国近年来加强了对景气循环的研究分析与预测工作。因此,利用增长循环的观点来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肖争艳 程冬 戴轶群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中美两国通胀冲击的财产再分配效应。本文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胀冲击将侵蚀中国家庭部门的财产,并进一步恶化家庭间的财产分布;而美国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从通胀再分配效应的视角出发,本文建议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当更加重视民生目标,逐步建立起多种形式的通胀补贴制度,以增强社会底层的通胀承受能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敏
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梳理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背景、危机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应对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内生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制度,这些政策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市场并带动了经济迅速反弹,但由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两国救市政策的边际作用有限,且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效果。总结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建议中国政府应处理好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以解决四万亿投资政策的遗留问题,提前布局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理想的宏观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花 聂思玥
笔者从金融创新不同发展阶段的视角,采用面板VAR模型实证比较分析了我国和美国的银行脆弱性水平、金融创新、资产规模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及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和美国金融创新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均显著,但在我国是正向关系,而在美国为负向关系,表明我国2005年以来的金融创新有助于改善银行体系脆弱性水平,但美国过度的金融创新推高了银行的脆弱性水平,因此,金融创新与银行脆弱性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二元论断,而是动态变化的。方差分解表明,金融创新和资产规模的冲击对银行脆弱性水平的贡献度,我国要高于美国市场;因果关系检验表明,银行脆弱性水平与金融创新均互为因果关系,资产规模也是影响银行脆弱性水平的重要原因,但反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小北 武火峰 沈莹
本文主要以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即"钻石模型")来比较中印两国竞争力,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及印两国今后的经贸合作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中印 竞争力比较 钻石模型 经贸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涛 韩思达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决定了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基于预期理论与流动性升水理论,分析了国债市场在利率传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基准利率对不同期限国债利率的影响程度、时滞和持续性为衡量标准,运用我国2006—2019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美国1982—2008年的联邦基金利率(FFR),实证分析了中美两国国债传导的有效性。研究发现,SHIBOR和FFR均对不同期限的国债利率有显著影响,但SHIBOR的影响明显小于FFR。同时,我国国债利率对基准利率的脉冲响应水平和持续性低于美国。此外,对长期国债利率预期因素的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基准利率对短期国债利率预期的影响弱于美国。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国债市场在利率传导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弱于美国。适度增加国债市场体量、提高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和频率、改变当前国债市场的分割状态、改善投资者结构和做市商制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向俊 任保平
本文建立了一个将个人工作期分为两期的增长模型,该模型表明,消费信贷市场完美程度将对经济增长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利用中美两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结构影响显著,消费信贷比率提高将使消费占GDP比率上升;收入差距并不是导致中国消费占GDP比率下降的原因。为提高消费占GDP比率,我们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信用贷款的交易成本,放宽金融业的准入限制,促进竞争,增加消费信贷供给,放松居民预算约束;同时增加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为居民消费提供稳定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扩大内需。
关键词:
信贷偏好 低消费 高投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才奉 李红艳 储雪林
本文通过中韩两国科技政策的对比 ,分析了两国的技术发展战略 ,意在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技政策 技术创新 发展中国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
首先利用TC和RCA指数对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虽然在服务贸易总量上超过印度,但其整体竞争力相对于印度有显著劣势,并且这种劣势有扩大趋势;同时通过比较发现,相对于印度,中国仅在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上有稳定和明显的优势。然后,据此提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服务贸易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