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6)
2023(15669)
2022(13633)
2021(12461)
2020(10541)
2019(24163)
2018(23815)
2017(46778)
2016(24676)
2015(27715)
2014(27745)
2013(27306)
2012(24826)
2011(22186)
2010(21992)
2009(20151)
2008(18859)
2007(16192)
2006(14079)
2005(12059)
作者
(69005)
(57573)
(57243)
(54620)
(36646)
(27507)
(26114)
(22804)
(21923)
(20190)
(19554)
(19405)
(18167)
(17929)
(17813)
(17472)
(17232)
(16813)
(16436)
(16357)
(14095)
(14026)
(13779)
(13231)
(13040)
(12795)
(12532)
(12383)
(11592)
(11136)
学科
(117665)
经济(117551)
管理(71828)
(67100)
(54551)
企业(54551)
方法(50944)
数学(45039)
数学方法(44491)
(27710)
(27341)
中国(26065)
地方(24686)
业经(23324)
(22562)
农业(19394)
(17405)
贸易(17397)
(16785)
(16666)
理论(16501)
环境(16349)
(16210)
(15584)
财务(15512)
财务管理(15479)
地方经济(14967)
技术(14864)
企业财务(14608)
(13900)
机构
大学(350787)
学院(350411)
(151086)
经济(148191)
管理(142445)
理学(124666)
理学院(123389)
管理学(121250)
管理学院(120625)
研究(114601)
中国(83520)
(72392)
科学(68824)
(65794)
(55430)
财经(53826)
中心(51727)
(50991)
研究所(50686)
业大(50374)
(49034)
(48248)
经济学(46652)
北京(45113)
(44839)
师范(44456)
经济学院(41823)
(41799)
财经大学(40163)
农业(39622)
基金
项目(244772)
科学(193836)
基金(179577)
研究(179437)
(155241)
国家(153971)
科学基金(134021)
社会(115680)
社会科(109712)
社会科学(109684)
基金项目(95273)
(94498)
自然(86524)
自然科(84545)
自然科学(84527)
自然科学基金(82986)
教育(82237)
(78861)
资助(74083)
编号(72687)
成果(57144)
(54382)
重点(53959)
(52011)
(50580)
课题(48753)
国家社会(48009)
教育部(47436)
创新(47219)
科研(46805)
期刊
(163893)
经济(163893)
研究(103673)
中国(57727)
管理(52075)
学报(51319)
(49494)
科学(48362)
(45321)
大学(39932)
学学(37902)
教育(33218)
技术(31804)
农业(31529)
经济研究(28081)
财经(26285)
(26077)
金融(26077)
业经(25846)
(22544)
问题(20589)
技术经济(18581)
统计(16717)
理论(16673)
商业(16621)
图书(16160)
科技(15696)
现代(15379)
(15234)
实践(14932)
共检索到497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碧松  张少杰  
收入分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何种影响,一直是经济学中相当重要的问题。通过对收入分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这一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表明收入分配将会通过消费需求这一渠道影响经济增长。采用1990~2007年中国经济的相关数据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收入分配调整将会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产生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收入分配政策的分类和选择范围,并对部分收入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了模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煌  李峰峰  
将收入分配视为包含城乡收入分配、地区收入分配、所有制收入分配、行业收入分配的系统,基于系统论和耦合理论测算了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耦合度即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总耦合度较高,这种较高的匹配程度使我国收入分配至少在中短期内推动了消费需求结构的有效升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相对缩小时,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总耦合度相对较高;相对突出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城乡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度总体上要低于其它各类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度。因此,为了增强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进一步降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应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过快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霖  莫晓芳  
本文运用1978-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子联  
在投资和外贸出口都面临发展约束的情况下,提升消费、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升作用成为新形势和新格局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前提则在于理清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关系。本文尝试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即基于需求的研究框架,综合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思想综合为:收入分配在给社会总需求带来"激励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抑制效应",其经济影响取决于两者的净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松林  
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协整框架下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分别代表我国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情况的基尼系数、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了我国1991~2010年间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关系,并对协调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惠康  
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投资、教育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有效需求交互影响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但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旺,其根本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因此,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最终消费率,提高居民收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发展、完善消费信贷。而要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除了通过前述途径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功夫外,还要在经济增长本身相关的方面下功夫。具体讲,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消费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峰  陈宝林  章永辉  季雷  
本文运用197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消费、投资、净出口以及总需求的长期效应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马克思-凯恩斯-卡莱茨基"(MKK)理论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我国的国内需求体制为工资拉动型,但是包括净出口在内的总需求体制为利润拉动型。(2)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对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净出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其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和国企主导的"逆周期"投资和非利润导向型投资。(3)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民间投资占比提升,我国的国内需求体制有向利润拉动型转型的趋势。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需求体制更偏向于利润拉动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文举  范允奇  
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分别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结合对应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后者能够明显的揭示出我国碳税政策效应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除大西北地区外,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效应由西至东逐渐增强;碳税在各区域都导致资本要素在总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劳动要素的分配份额降低,但该效应在大西北地区较弱。因此,制定我国碳税政策除了借鉴以碳税效应产业差异为导向的"欧洲经验"以外,还应该注意区域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相对倾斜的区域差异性碳税政策可以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文  张金良  谭忠富  王东海  
本文利用1995—2005年我国GDP、能源消费和资源税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我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同时对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但扩大了大部分地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我国应该分地区、分税率进行碳税征收,以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保持经济增长和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常建  袁易明  
初始的要素收入分配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会影响社会的总体消费,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增长。利用199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对消费有显著影响,消费函数符合C-D函数形式;劳动收入份额与GDP的增长率、人均GDP的增长率呈现"U"形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GDP的增长率、人均GDP的增长率呈现倒"U"形关系;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的增长率有负面影响,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劳动收入份额与消费率的交叉项对经济的增长率也有负面影响,说明由于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动收入,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造成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引起消费水平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从区域发展来看,劳动收入份额、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趋势与全国一致,只有东北地区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显著,其他区域影响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实现经济向消费型拉动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注重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报酬占比的提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卫星  房林  
高增长、低消费和高投资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显著特征。笔者基于财富效用的视角,研究财政收支结构和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等的影响。建模分析发现,税率、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总额、政府消费、资本在效用中权重、政府投资外部性、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都影响着经济增长率和消费资本比。计量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在长期可由基尼系数、投资、政府消费、税收、转移支付、政府投资来解释,其短期波动则可由基尼系数、投资和政府投资来解释。所建模型可以解释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帮喜  夏锦清  曾嘉庆  
本文通过建立存在两类生产者的新卡莱茨基模型,探讨技术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对均衡利润份额以及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本文发现技术结构的变动使得利润份额与经济增长呈现反向关系;生产者储蓄与投资对经济变化的敏感程度高(低)时,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者占比扩大会产生刺激(抑制)的效应。技术进步会实现利润份额的增长能够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当前要坚持供给侧改革,利用国有企业来支持偏向劳动者的分配安排,以完成保持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双重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欢  徐康宁  
本文选取1985~2014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收入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这三个指标的动态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探究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因素和程度强弱。实证结果得出:收入差距会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速提高,但长期不利于经济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是经济滞涨和潜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而消费需求旺盛能持续稳定地带来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其水平主要由经济发达程度和基尼系数大小共同决定。我国自中等收入阶段以来的发展情况符合国际上成功跨越"陷阱"国家的基本趋势,即消费率在中下等收入和中上等收入阶段之间呈现出U型消费拐点。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即政策应侧重于调结构和以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内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本文首先合成中国各省普惠金融指数,随后在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双重视角下,通过系统GMM方法逐步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也会通过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两个渠道对城乡收入差距带来间接的减小效应。为此,政府不仅要关注金融发展的深度,更要注重金融发展的广度,进一步打造更具普惠性与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全社会共享经济金融发展的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