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2)
2023(3957)
2022(3318)
2021(2905)
2020(2566)
2019(6046)
2018(5619)
2017(11423)
2016(6006)
2015(6368)
2014(6037)
2013(6360)
2012(5877)
2011(5291)
2010(5180)
2009(4989)
2008(5014)
2007(4525)
2006(4201)
2005(3965)
作者
(16187)
(13413)
(13394)
(13105)
(8622)
(6521)
(6063)
(5160)
(5100)
(5043)
(5004)
(4641)
(4501)
(4421)
(4397)
(4214)
(4025)
(3930)
(3799)
(3727)
(3501)
(3417)
(3245)
(3154)
(3085)
(3084)
(2997)
(2929)
(2910)
(2749)
学科
(22416)
经济(22383)
(21636)
税收(20204)
(20031)
管理(16676)
(16541)
(14354)
收入(10561)
(10364)
企业(10364)
财政(8184)
方法(7928)
(7396)
(7090)
数学(6921)
数学方法(6818)
(6504)
中国(6453)
国家(5873)
农业(5566)
国民(5222)
(5182)
(4885)
国民收入(4671)
(4449)
财富(4449)
(4306)
地方(4252)
(4246)
机构
大学(80326)
学院(78573)
(34706)
经济(34140)
研究(29602)
管理(27341)
(25958)
理学(23320)
理学院(23084)
管理学(22699)
管理学院(22534)
中国(22014)
财经(17937)
科学(17168)
(17001)
(16309)
(15668)
研究所(13582)
财经大学(13204)
(13035)
(12934)
经济学(12120)
中心(11925)
(11882)
(11257)
北京(11228)
经济学院(11018)
(10832)
业大(10409)
(9978)
基金
项目(49811)
科学(38336)
基金(37051)
研究(36096)
(33181)
国家(32951)
科学基金(27137)
社会(24240)
社会科(23087)
社会科学(23079)
基金项目(18370)
(17351)
自然(15958)
资助(15859)
自然科(15633)
自然科学(15627)
自然科学基金(15343)
(15162)
教育(15090)
编号(13727)
成果(13054)
国家社会(11281)
(11154)
重点(11036)
(10999)
(10230)
(10155)
(9885)
科研(9670)
教育部(9620)
期刊
(38843)
经济(38843)
研究(32818)
(20999)
中国(15922)
(15240)
(15186)
学报(14935)
税务(13512)
(11754)
科学(11443)
大学(11196)
学学(10546)
管理(10146)
财经(8573)
经济研究(7814)
农业(7525)
(7310)
教育(6084)
(5602)
金融(5602)
技术(5071)
(4967)
财政(4967)
问题(4954)
(4848)
国际(4759)
会计(4524)
业经(4260)
(4239)
共检索到132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王爱民  李笑  
国富的程度,也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税收的份额,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居民收入的分配方式所决定的。其支撑在于:首先,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累进制下不同税级之间税率的比值以及纳税档次门槛的设定是决定政府税收规模的重要因素;其次,累进税制的实施和利益共享式的再分配,使得国民收入中政府税收占比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改善的情形下均能得到有效提升,"国富"形成的本质原因即在于此;最后,收入分配影响政府税收的效应具有空间差异,中部省份政府税收占比的上升与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关,而东部和西部省份的税收增加则来自于收入分配的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王爱民  李笑  
"国富"的程度,也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税收的份额,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居民收入的分配方式所决定的。其支撑在于:首先,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累进制下不同税级之间税率的比值以及纳税档次门槛的设定是决定政府税收规模的重要因素;其次,累进税制的实施和利益共享式的再分配,使得国民收入中政府税收占比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改善的情形下均能得到有效提升,"国富"形成的本质原因即在于此;最后,收入分配影响政府税收的效应具有空间差异,中部省份政府税收占比的上升与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关,而东部和西部省份的税收增加则来自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要提高高档次税级税率和纳税门槛,又要继续实施利益共享式的再分配,以使税收在实现持续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欧阳明  
从经济理论、统计制度、税收制度方面对投资和消费的税收贡献进行比较,发现投资的税收贡献高于消费(不考虑进出口因素),但是,近年来消费超过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税收增长速度由长期超GDP增长转为慢于GDP增长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碧波  郭金兴  
本文着重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均衡的角度,分析了长期经济增长中,功能性收入分配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对有效需求结构的影响,从而试图构建一种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黎安  吴敏  
本文对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分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我们首先整理和描述了分税制改革以来各主要税种在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分成比例及其演变,然后考察了省本级政府、市本级政府税收分成比例的决定因素。估计结果表明,无论是省本级政府还是市本级政府,对企业的控制程度越高,其各项税收的分成比例越高。下辖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等程度越高,省本级政府分成的税收比例越多。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趋向于提高辖区本级政府的增值税分成比例,降低营业税分成比例。我们认为,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分成比例提供了一个衡量政府间财政分权的替代性指标,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证的角度看都要优于现有文献所流行的衡量指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峰  林斌  
本文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变迁中会计师事务所脱离原来所挂靠的各行政单位、走向独立化发展的现象进行描述与解释。在简要回顾了会计师事务所脱钩的过程后 ,作者提出 :如果存在大量、有效的市场需求 ,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会自动选择独立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目前的会计服务市场主要是因为政府干预所形成的 ,会计师事务所挂靠政府部门 ,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注册会计师不会自动走向独立化的发展道路。因此 ,脱钩只能由政府部门强制执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郎友兴  薛晓婧  
在中国,长期以来公共医疗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加上配置不合理,这种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医疗资源"上大下小"与医疗需求"上小下大"之间的供需矛盾,因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为此,自2012年底以来,浙江省推进实施了"双下沉、两提升"工程。送医下基层是政府对社会的回应,所以,有必要从政府回应性的视角来讨论。基于经验研究,本文指出"送医"不能真正解决公共医疗资源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送医的过程中政府回应本身有局限性,即没有区分需求和需要,使医疗资源错配给了不需要的人。其结果一是资源浪费,二是塑造出不满足的群众,将问题的解决无限延后。事实上,对政府回应而言,其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在回应中须区分需要和需求,以满足需要为前提,抑制需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子英  张军  
自分税制以来中央对地方进行了巨额的财政转移支付,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地区性发展战略,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给予内陆地区。我们发现这种转移支付会产生非常强的粘纸效应(Flypaper Effect),即转移支付相对于本地的财政收入而言,会使得地方政府规模出现更严重的膨胀。本文的结论表明,每一个单位的转移支付会使得政府支出水平上升0.6—1.3个单位,而相同的GDP或者居民收入增长的效应仅为0.1—0.2;同样,人均财政转移支付每增加1万元,会使得每万人的机关人数增加62人,而本地财政收入相同增幅所带来的效应仅为0.037人。因而本文认为,要缓解政府支出规模增长过快,特别是防止内陆地区未来出现更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公齐  
政府行为企业化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同时,企业创新能力变弱和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等外部性也表现出来。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行为企业化要向企业性政府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詹连富  
当代世界最大的理论课题,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公有制中的联合劳动,以及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中国人民创建社会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陈鸿叶  王得力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所有权性质的局限性,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有动机进行寻租,以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以2008—2018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民营企业减少合理避税对其未来获得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地方经济表现下滑以及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会将减少合理避税作为一种寻租手段,以便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且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抑制上述现象。本文揭示了在面临市场准入限制等困境下,民营企业仍选择减少合理避税背后的逻辑,有助于人们认识民营企业的纳税动机及经济后果,并为推动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兴方  
政府对农民补偿性的"增收"或"减负"解决不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实证的结果显示:固有的产业结构和资产只能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本文从城乡人均消费和储蓄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差距做出新的估计,表明我国目前缩小城乡差距政策的弱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珺  
以增长为取向的适应性调整是20多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行为演变的基本轨迹。其中,业绩评价与激励的制度设计确立了增长取向的主线。不确定的体制转轨环境导致了地方政府在实现增长取向上的持续性调整,经营企业、经营城市与经营园区就是这种适应性调整的阶段性特征。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地方政府行为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变化,适应性调整作为一种策略可能不会改变,但增长取向将会发生以协调发展为取向的调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祝青  
本文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着手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影响资本深化和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并解释中国改革以来资本深化的原因及其过程中的投资效率变化,通过一个包含地方政府行为,资本深化和金融发展的动态框架分析了这种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地方政府通过进入管制和信贷干预影响了资本深化路径,进而影响了投资储蓄转化机制,最终影响了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宏观调控和财政改革的影响亦能在本文框架内得到较好的解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付广军  
税收分配是分税制的主要内容,税收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比重高低,直接影响税收分配效率高低。根据分析,我国区域(省级)政府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较低,财政转移支付所占比重较高,过分依赖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要改变这种状况,发挥税收分配在区域政府收入中应有作用是首选之路。本文认为,应从巩固和发展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明确中央、地方各自主要收入来源形式,规范两者之间分配关系这一重大原则出发,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在区域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建立以税收分配为主、转移支付为辅的新型区域政府财政收入筹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