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0)
2023(13289)
2022(11074)
2021(10291)
2020(8699)
2019(19424)
2018(19152)
2017(37031)
2016(19751)
2015(21918)
2014(21540)
2013(20611)
2012(18676)
2011(16397)
2010(16005)
2009(14304)
2008(13519)
2007(11712)
2006(9593)
2005(8064)
作者
(53631)
(44955)
(44600)
(42585)
(28271)
(21563)
(20286)
(17481)
(17152)
(15784)
(15177)
(15175)
(14337)
(13935)
(13934)
(13828)
(13450)
(13196)
(13045)
(12744)
(11019)
(10868)
(10835)
(10387)
(10182)
(9920)
(9846)
(9628)
(9017)
(9001)
学科
(77036)
经济(76947)
管理(59741)
(57962)
(47950)
企业(47950)
方法(38659)
数学(34534)
数学方法(34093)
(24870)
(20766)
中国(20374)
技术(16681)
业经(16508)
(16386)
(15662)
农业(13992)
(13964)
财务(13913)
财务管理(13884)
地方(13869)
企业财务(13279)
(13241)
银行(13211)
(12895)
贸易(12890)
(12813)
(12691)
金融(12684)
理论(12664)
机构
学院(267148)
大学(266192)
(112174)
经济(110180)
管理(106507)
理学(93511)
理学院(92566)
管理学(90875)
管理学院(90360)
研究(85320)
中国(63485)
(53534)
科学(51959)
(51957)
(43458)
财经(42105)
(40946)
业大(40507)
中心(40054)
(38577)
(38182)
研究所(37641)
经济学(35694)
农业(34205)
(33058)
师范(32611)
经济学院(32364)
北京(32240)
(31776)
财经大学(31774)
基金
项目(192614)
科学(154319)
基金(143152)
研究(138474)
(125349)
国家(124360)
科学基金(108518)
社会(91058)
社会科(86544)
社会科学(86528)
(75664)
基金项目(75477)
自然(70540)
自然科(69076)
自然科学(69055)
自然科学基金(67835)
教育(64564)
(63362)
资助(57742)
编号(53365)
重点(43297)
(43029)
(42711)
成果(41417)
(40626)
创新(40179)
国家社会(39020)
科研(37648)
教育部(37430)
课题(37047)
期刊
(113308)
经济(113308)
研究(73289)
中国(48024)
学报(42858)
(40890)
管理(40137)
科学(39056)
(37697)
大学(33400)
学学(31951)
教育(26566)
农业(25384)
技术(25054)
(22387)
金融(22387)
财经(20776)
经济研究(20052)
业经(19282)
(17917)
问题(14720)
统计(13887)
(13609)
科技(13350)
技术经济(13270)
(13189)
商业(12862)
(12828)
理论(11582)
决策(11258)
共检索到374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宿玉海  孙晓芹  李成友  
本文通过构建效用指数模型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测度,并据此将城镇家庭划分为低、中、高收入组,通过分析三类家庭储蓄消费动机,得出三类家庭消费结构异质性推论,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2013-2017年城镇家庭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三类家庭消费结构差异,最后模拟收入分配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低收入家庭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倾向更高,生存型边际消费倾向平均约为中等收入家庭的1.8倍、高收入家庭的8.1倍,发展型边际消费倾向平均约为中等收入家庭的1.6倍、高收入家庭的3.1倍,其收入主要用于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2)中等收入家庭更注重享受型消费,享受型边际消费倾向平均约为低收入家庭的1.5倍、高收入家庭的4.5倍,其有能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3)高收入家庭消费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各类消费倾向均较低;(4)模拟收入分配变动结果显示,"提低、扩中"均对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应充分考虑收入分配调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重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晓媛  牧云志  王晓军  
近几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对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进一步探讨,来分析消费结构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这对于拓宽消费品市场,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阮敬  纪宏  刘楚萍  
本文运用反映不同收入群体异质性的混合分布测度方法估计收入分布,对收入分布拟合效果的评判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利用假设检验思想从收入变动角度给出一种收入群体界定标准的基础上,从规模上刻画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并运用夏普里分解规则对影响格局形成的宏观因素进行了解构。对CHNS(1989-2011)住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分布逐渐呈多峰特征且城镇更为明显;城镇和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群体间的相互作用相当,低收入群体内部收入的增长可有效促进自身规模的缩小,中收入群体内部收入的增长虽同样有助于低收入群体规模的缩小但对自身群体规模变动影响不大,高收入群体内部收入的增长则将有助于自身规模的增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熙宁  
消费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结构升级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消费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升级对其产生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翁杰  王菁  
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科学测度是制定量化政策目标和进行有效规模监控的重要前提。文章提出,理想的测度方法至少需要满足测度标准具有经济合理性、能体现地区差异和能实现自动调整3个方面的要求。对现有测度方法的评价发现,与相对标准法和绝对标准法相比,混合标准法更具优势。依据混合标准法的原理,文章提出了一种新测度方法:中等收入群体被界定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处于当地城镇家庭食品人均消费支出3倍到家庭人均年收入中位数3倍之间的群体。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的应用研究发现,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该群体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文章对测度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利用新的方法得到的测度结果更为合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长存  
在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合理界定的基础上,基于非参数核密度的收入分布方法,提出基于样本数据的收入群体划分和测度方法。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对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状况进行测度,并依据收入分布将影响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分解为增长效应、分配效应和标准线变动三个方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晓毅  
本文以2001-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为样本,通过ARDL模型和食品消费基尼系数,分析了食品价格波动对城镇不同收入群体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证明,食品价格的波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低收入群体应对食品价格波动的能力最弱,而中等收入群体对食品价格波动的反应最为敏感。食品价格的波动显著地扩大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小君  
从群体内部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了工作经验对外来务工人员收入差异的影响。基于对大连市1032名外来务工人员的经验研究,发现工作经验对外来务工人员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会依户籍性质或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外来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异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户籍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户籍歧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影响农民工群体收入劣势的一个主要原因;工作经验与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对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工作经验在一定时期内对高教育程度的外来务工人员收入上升具有显著的动力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萍  郭郡郡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收入分布和性别、城市规模及代际三个群体维度,实证分析了农民工不同层次教育回报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伴随收入分位的变化,不同层次的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收益变化趋势,收入分位越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回报越高,初中和高中/中专学历的回报越低。在不同收入分位上,女性的教育回报均高于男性;当收入分位较低时,中小城市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回报分别高于大城市和老一代农民工,但随着收入分位的提高,则后者的教育回报先后实现反超。教育对不同农民工群体收入差距具有不同影响,不同性别农民工教育回报的差异较小;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城市农民工有更好的教育回报;教育的禀赋优势,尤其是更丰裕的高等教育禀赋,则是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超越老一代农民工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孔涛  吴琼  陈少波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执行的重要目标。实现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为主“、橄榄型”的社会结构不仅是单维的收入增长问题,也涉及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本研究在对已有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及测度相关文献综合归纳的基础上,以生活质量法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界定与测算,并使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对比生活质量法与收入标准法,分析各自特点及具体适用场景,并讨论本研究的政策意涵。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8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比例近年来逐步上升,2018年已有31.0%的家庭、约3.6亿人达到中等生活质量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茂清  任若恩  
对消费者行为的传统研究是建立在"代表者行为"假设基础上的。它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消费者偏好是同质的。但这与现实不符。为了能更准确地刻画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偏好,本研究根据 Jorgenson(1982)的异质性消费加总理论,建立了中国的异质性偏好消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不同人口特征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波  黄应绘  易欣  王淑敏  
文章基于非参数高斯核密度、收入空间法等计量模型,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并测算与分析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分析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现状。研究发现: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低、高收入群体总体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中国城镇和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且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下降趋势比城镇的下降趋势更明显;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尤其是中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下降的变化趋势最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渝琳  许新哲  
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对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借鉴与比较已有文献界定中等收入群体标准与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发现以居民家庭人均年可任意支配收入作为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指标,更能适应我国地区之间差异巨大的现实情况。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2010、2012、2014年的调查结果,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拟合了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年可任意支配收入分布曲线,测算了我国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所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宝  李坤明  
从决定消费的经济逻辑出发,本文通过理论框架的构建分析了收入分配和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得到的理论假说是:(a)如果高收入类型居民对某商品的偏好强于低收入阶层,则收入差距的扩大对该商品的消费支出比例有正向的影响,否则有负向影响;(b)如果高收入类型居民对某商品的偏好强于低收入阶层,则高收入阶层人口比例的提高对该商品的消费支出比例有正向的影响,否则有负向影响。为了对该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我们首先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证实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偏好存在显著的差异,接着利用非参数可加模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和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假说。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最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匡祥琳  
本文采用2000-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显著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相较于乡村居民,数字化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赋能作用更显著;分区域来看,数字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赋能作用,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均呈现为东部地区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在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鸿沟、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有助于释放城乡消费潜力,进而优化城乡消费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