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8)
- 2023(16987)
- 2022(14684)
- 2021(13669)
- 2020(11515)
- 2019(26770)
- 2018(26050)
- 2017(50057)
- 2016(26869)
- 2015(30374)
- 2014(30005)
- 2013(29805)
- 2012(27370)
- 2011(24702)
- 2010(24145)
- 2009(22276)
- 2008(21505)
- 2007(18351)
- 2006(15833)
- 2005(13935)
- 学科
- 济(112584)
- 经济(112446)
- 管理(75657)
- 业(72028)
- 企(58620)
- 企业(58620)
- 方法(55927)
- 数学(49169)
- 数学方法(48601)
- 中国(30333)
- 农(29531)
- 财(29374)
- 学(24125)
- 业经(23649)
- 贸(21968)
- 贸易(21959)
- 易(21339)
- 农业(20135)
- 地方(19354)
- 制(18839)
- 理论(18197)
- 和(17143)
- 务(16847)
- 财务(16776)
- 财务管理(16738)
- 环境(16713)
- 融(16137)
- 金融(16135)
- 银(16120)
- 技术(16068)
- 机构
- 大学(388172)
- 学院(383319)
- 济(160821)
- 经济(157804)
- 管理(152130)
- 理学(133200)
- 理学院(131795)
- 研究(130432)
- 管理学(129442)
- 管理学院(128786)
- 中国(97211)
- 京(82399)
- 科学(80159)
- 财(71465)
- 所(64587)
- 农(62086)
- 研究所(59387)
- 财经(58562)
- 中心(58214)
- 业大(57806)
- 经(53637)
- 江(52223)
- 北京(52148)
- 经济学(50271)
- 范(49478)
- 农业(49018)
- 师范(48939)
- 院(47595)
- 经济学院(45386)
- 财经大学(44010)
- 基金
- 项目(269017)
- 科学(212263)
- 基金(198468)
- 研究(193509)
- 家(174232)
- 国家(172866)
- 科学基金(148498)
- 社会(124116)
- 社会科(117693)
- 社会科学(117663)
- 基金项目(104131)
- 省(101579)
- 自然(97135)
- 自然科(94923)
- 自然科学(94894)
- 自然科学基金(93210)
- 教育(88758)
- 划(86878)
- 资助(83030)
- 编号(76827)
- 成果(61359)
- 部(60341)
- 重点(60249)
- 发(56527)
- 创(55511)
- 课题(52599)
- 国家社会(52278)
- 科研(51995)
- 教育部(51968)
- 创新(51897)
- 期刊
- 济(166292)
- 经济(166292)
- 研究(112491)
- 中国(67006)
- 学报(62763)
- 科学(57792)
- 农(54809)
- 管理(54628)
- 财(52641)
- 大学(48042)
- 学学(45331)
- 教育(38726)
- 农业(38470)
- 技术(32205)
- 融(29842)
- 金融(29842)
- 经济研究(28739)
- 财经(28723)
- 业经(25655)
- 经(24570)
- 问题(21543)
- 业(20407)
- 图书(18299)
- 技术经济(18271)
- 统计(18004)
- 贸(17978)
- 理论(17829)
- 版(17655)
- 科技(17465)
- 商业(16761)
共检索到545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斌开
本文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基于生命周期框架的理论研究表明,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收入差距越大,居民消费需求越低。文章使用1978—2008年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提高10000元,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25.6%,边际消费倾向下降7%;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单位,居民消费率下降6.5个百分点。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居民消费率在2000—2008年间下降了3.42个百分点,解释了这一期间居民消费率下降的30.8%。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 生命周期理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标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消费者有能力求解复杂的动态优化问题,这一假定至少在中国是不能成立的。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关于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假设。即由于存在信贷约束和消费支出高峰,中国城市居民跨时消费的理性选择是:在避免未来发生流动性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平滑各个时期的消费。与之相对应,本文假定中国城市居民跨时消费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财富目标和持久收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1)1990年以来,随着城市居民财富目标的不断提高,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呈持续下降趋势。(2)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的确存在一个学习和适应过程。
关键词:
持久收入 财富目标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 赵菊花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是制约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本文以LCH-PIH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8年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长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提升消费具有乘数效应;财产的消费效应微弱。基于不同来源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提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促使工资性收入成为一种常态、趋于稳定的收入,创造条件让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收益性财产和适当扩大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是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密密
本文构建了"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行为选择—农民收入增长—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理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扩张机理,分析发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农民收入增长、消费升级的直接动力。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命题:中收入农民是农村消费的中坚力量,农民的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利用2002-2012年的收入分层和消费结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和静态、动态面板的结构化分析,验证了命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密密
本文构建了"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行为选择—农民收入增长—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理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扩张机理,分析发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农民收入增长、消费升级的直接动力。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命题:中收入农民是农村消费的中坚力量,农民的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利用2002-2012年的收入分层和消费结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和静态、动态面板的结构化分析,验证了命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芦彩梅 王海艳
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本文采用2011—2018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金融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且在城镇地区更为明显;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抑制了居民消费,且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差距在数字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中部地区更为显著。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宗成华 宋万杰 马世猛
依据ELES模型估计结果,对中国低收入地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需求价格弹性等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低收入地区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仍然处于较低层级,消费能力未得到充分释放,收入对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其消费支出水平也受到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应该大力提高低收入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消费提升政策,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为低收入地区居民打造便捷完善的消费环境。此外,应该重视食品价格对消费支出波动的影响,保障食品稳定供给。
关键词:
低收入地区居民 消费特征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臧旭恒 张继海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是负相关的,即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提高总消费。因此,我们应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努力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逐步形成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所占比例均较小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持久收入假说 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顾晶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协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琦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出现了严重失衡,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严重影响了广大中低收入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劳动报酬都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利润对消费需求仅产生微弱的影响。我国的消费需求属于工资领导型需求,要提高居民消费率,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必须依靠持续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才能实现。因此,应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环节入手,建立企业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调整和完善劳动者工资结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初次分配 消费需求 劳动报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宋涛 吴超林
缩小收入差距能否提高居民总消费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而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离散模型,证明"当且仅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时,缩小收入差距才能提高总消费,进而基于对数效用函数假设推导出边际消费倾向函数。结果表明:边际消费倾向函数是复杂的非线性函数,价格、利率、对外开放程度等变量是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重要因素,但边际消费倾向是否递减则取决于参数条件的检验。基于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参数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总消费,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基尼系数对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系数达-0.823。本文的方法和结论相对...
关键词: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收入分配 居民总消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文超 虞洪
扩大农村内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1997~2010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农村居民的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相对于基本收入的弹性最高,而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相对于非基本收入的弹性最高。同时,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表明,各类生活消费支出均存在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基本收入和非基本收入的短期变动不会对除食品之外的消费支出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红生 郭林
使用中国1978~2004年度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虚拟变量法考察了中国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效应并对其形成的预期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在正常时期和非正常时期分别表现为非凯恩斯效应和凯恩斯效应,预期机制被证实。
关键词:
预期观点 虚拟变量法 非线性效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延智 黄顺春
本文根据Bhaduri-Marglin消费函数理论,运用误差修正模型(ECM),采用1978年-2009年数据,考察了江西省劳动者报酬变动对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工资收入的消费弹性系数高于利润收入的消费弹性系数,即工资收入提高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要大于利润收入的效应,工资收入的长期消费弹性要高于其短期消费弹性。因此政府应努力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从而有效提升国内消费率,推动中国经济更好更快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