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
- 2023(585)
- 2022(461)
- 2021(391)
- 2020(354)
- 2019(849)
- 2018(784)
- 2017(1750)
- 2016(913)
- 2015(1087)
- 2014(1110)
- 2013(1216)
- 2012(1090)
- 2011(936)
- 2010(828)
- 2009(732)
- 2008(798)
- 2007(690)
- 2006(520)
- 2005(431)
- 学科
- 收入(7303)
- 财(5467)
- 济(4534)
- 经济(4527)
- 国民(4428)
- 国民收入(4359)
- 富(4167)
- 财富(4167)
- 业(3426)
- 农(2768)
- 方法(2600)
- 数学(2567)
- 数学方法(2522)
- 农业(2521)
- 分配(2396)
- 管理(1915)
- 中国(1278)
- 税(1221)
- 税收(1199)
- 人民(1147)
- 企(1117)
- 企业(1117)
- 收(1079)
- 财政(958)
- 政(842)
- 制(688)
- 业经(668)
- 家(638)
- 银(626)
- 银行(626)
- 机构
- 大学(13722)
- 学院(13644)
- 济(8323)
- 经济(8251)
- 管理(5308)
- 理学(4728)
- 理学院(4705)
- 管理学(4645)
- 管理学院(4624)
- 研究(4516)
- 财(4161)
- 经济学(3278)
- 中国(3230)
- 财经(3143)
- 经济学院(3003)
- 经(2925)
- 京(2676)
- 财经大学(2369)
- 农(2231)
- 科学(2226)
- 所(2200)
- 研究所(1965)
- 业大(1796)
- 中心(1765)
- 经济管理(1754)
- 北京(1741)
- 江(1724)
- 农业(1647)
- 院(1552)
- 社会(1413)
共检索到19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检贵
一、是调整结构还是刺激需求:两难的选择如何解决“过剩”问题?理论界大致存在两种思路:一种思路认为多年重复建设及行业间低水平过度竞争造成的“供给结构扭曲”,是当前过剩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或者说,过剩是由于现存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尤其是消费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淮
90年代末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终告结束,从市场供求状况看,买方市场格局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1998年第一季度资料显示,在601种主要商品排队中,供求平衡的商品466种,占排队总数的74.2%;供大于求的商品155种,占排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经法 罗青林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对收入分配领域中的许多不合理因素产生了强支撑,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的深层原因。本文通过对"三个转变"的梳理,分析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缺陷及其在居民劳动报酬、行业垄断、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和通货膨胀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最后,就如何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缓解收入分配不公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收入分配 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光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经法
连续三年以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制止了经济持续下滑的走势。然而,200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趋缓的走势为2000年以来的经济回升平添了一份凉意。这不是来自国际经济的剧变,而是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引发。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已经成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瓶颈”。把刺激内需置于收入分配的现实背景中加以认识,是本文的出发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子君
本文以 2 0世纪 7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为背景 ,运用美国商务部经济统计局生产率数据库 ,在比较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工资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技术变化模型 ,通过模型以及与经验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研究 ,指出技术变化引起工人工资不平等的两种渠道 :直接的途径是对于既定的资本劳动力比率来说 ,新技术能生产更多的产量 ;间接的途径是资本从非技能工人流向技能工人 ,从而使得前者的人均资本在技术变化前变得更少。本文的结论是 :运用革命性的新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 ,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最终主体 ,人力资本水平之高低越来越影响到最终经济和财富的总量。
关键词:
技术变化 工资收入 财富分配 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各项方针政策作了全面部署,把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注重社会公平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乐一
近年来我国消费一直低迷,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明显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是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普通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关键词:
消费需求不足 收入分配 绝对收入假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霞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过大的收入差别,是在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经济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具体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政府垄断资源以行政配置方式进入市场导致收入分配不公;二是政府限制资源流动和市场竞争导致收入分配不公;三是政府职能错位造成财政收支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必须建立政府垄断资源公平分配的机制;取消政府对资源流动和市场竞争的不合理限制;按注重公平的原则改革税收和财政预算制度;还必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
资源分配 收入分配 社会公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雯
收入分配认知与收入分配的客观状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各自的独立性,收入分配认知通过其特有的机制对一国的经济社会运行产生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约有70%以上的居民认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比较严重,有80%以上的居民认为社会收入差距不合理,但是其中半数以上的居民对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表示接受。我国居民对社会关系、权力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导致的机会不平等有广泛的共识,改革中因权力利用不当导致的分配不公增加了居民的分配不公平感。中国属于实际收入差距和居民感受到的收入差距都很高的国家,这意味着收入不平等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社会心理产生双重冲击,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更大。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认知 二维评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雯
收入分配认知与收入分配的客观状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各自的独立性,收入分配认知通过其特有的机制对一国的经济社会运行产生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约有70%以上的居民认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比较严重,有80%以上的居民认为社会收入差距不合理,但是其中半数以上的居民对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表示接受。我国居民对社会关系、权力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导致的机会不平等有广泛的共识,改革中因权力利用不当导致的分配不公增加了居民的分配不公平感。中国属于实际收入差距和居民感受到的收入差距都很高的国家,这意味着收入不平等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认知 二维评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向达
收入分配与经济运行张向达收入分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收入分配对供给、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收入分配对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无论是从流量上,还是从存量上都将会增加,如果收入流量和收入存量增加都是正常的,那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