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0)
- 2023(9882)
- 2022(8356)
- 2021(7475)
- 2020(6262)
- 2019(13802)
- 2018(13931)
- 2017(27548)
- 2016(14675)
- 2015(16352)
- 2014(16152)
- 2013(16236)
- 2012(15243)
- 2011(14025)
- 2010(14413)
- 2009(14088)
- 2008(13287)
- 2007(12238)
- 2006(11528)
- 2005(10746)
- 学科
- 济(84423)
- 经济(84361)
- 管理(40021)
- 业(38268)
- 方法(29413)
- 数学(26257)
- 企(26222)
- 企业(26222)
- 数学方法(26092)
- 中国(23172)
- 农(21519)
- 地方(18513)
- 财(18188)
- 业经(15365)
- 农业(15027)
- 制(14838)
- 学(14144)
- 贸(13380)
- 贸易(13371)
- 地方经济(13080)
- 易(12970)
- 银(12294)
- 银行(12275)
- 行(11861)
- 融(11650)
- 金融(11648)
- 环境(11248)
- 收入(10516)
- 体(10417)
- 税(10015)
- 机构
- 学院(224566)
- 大学(223893)
- 济(109502)
- 经济(107594)
- 管理(79911)
- 研究(78713)
- 理学(67349)
- 理学院(66650)
- 管理学(65698)
- 管理学院(65274)
- 中国(60940)
- 财(51796)
- 京(46329)
- 科学(42508)
- 财经(40703)
- 所(39805)
- 经济学(36910)
- 经(36779)
- 研究所(35224)
- 中心(33882)
- 江(33746)
- 经济学院(33048)
- 农(31318)
- 财经大学(29827)
- 北京(29750)
- 范(29135)
- 师范(28928)
- 院(27151)
- 业大(27066)
- 州(26861)
- 基金
- 项目(131820)
- 科学(103900)
- 研究(100807)
- 基金(96275)
- 家(82264)
- 国家(81587)
- 科学基金(69164)
- 社会(67904)
- 社会科(64462)
- 社会科学(64448)
- 省(49956)
- 基金项目(48709)
- 教育(45603)
- 划(41444)
- 编号(41022)
- 资助(40558)
- 自然(39682)
- 自然科(38720)
- 自然科学(38710)
- 自然科学基金(38003)
- 成果(34514)
- 发(30393)
- 部(30010)
- 重点(29613)
- 国家社会(29122)
- 课题(28372)
- 教育部(26492)
- 性(26469)
- 创(26454)
- 人文(26114)
- 期刊
- 济(132186)
- 经济(132186)
- 研究(78596)
- 中国(42572)
- 财(38813)
- 管理(31509)
- 农(29639)
- 学报(29570)
- 科学(28064)
- 融(23625)
- 金融(23625)
- 经济研究(23481)
- 大学(23171)
- 财经(22397)
- 学学(21911)
- 教育(20956)
- 农业(19981)
- 业经(19785)
- 经(19520)
- 技术(19426)
- 问题(17763)
- 贸(14785)
- 技术经济(13474)
- 国际(12446)
- 统计(12336)
- 商业(11688)
- 理论(11341)
- 世界(11160)
- 经济问题(11059)
- 现代(10624)
共检索到355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纯磊 赵锦春
通过构建一个世代交叠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研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劳动生产率及生育率的影响,同时使用28个OECD国家1961~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低收入者的单位人力资本投入,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会放大这一效应;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会提高技能劳动者的再生产数量,同样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强制性生育政策会扭曲收入不平等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收入分配不平等 生育率 劳动生产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平
针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现状,本文对索洛模型进行拓展,并运用截面、pool、panel(固定效应)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生育率和人力资本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降低农村生育率和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从流量和存量两方面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增加农业总产量,从而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生育率 农业劳动力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多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生产率冲击与生育率、经济增长的关系,在Barro和Becker 1989年提出的生育率模型中引入生产率冲击,探究并模拟检验生产率冲击对生育率、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消费及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率正向冲击推动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可以抵消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研究还发现,尽管生产率冲击增加了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降低了家庭生育率,但是却提高了女性劳动参与率,可以弥补生育率下降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下生产率冲击经由生育率下降对代际收入分配和经济福利的影响。
关键词:
生育率 投资 消费 劳动供给 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都阳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同时,这一时期又执行了严格的生育政策。本文主要就这些事实做出两个方面的经验分析:其一,经济增长和生育政策在生育率变动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其二,低生育率水平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政策的边际效果渐趋下降,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依然明显。同时,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因此,人口发展政策不可能继续保持单一和纯粹的目标,充分考虑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将是人口政策调整的重要要求。
关键词:
生育率 经济增长 生育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景鹏 李桢 王明璐
本文在内生化隔代抚养的世代交叠模型中引入儿童津贴和公共托育服务,考察生育支持对生育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生育支持结构偏向儿童津贴会降低生育率和促进经济增长,加大生育支持力度能够提高生育率,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生育支持结构。当生育支持结构偏向公共托育服务时,生育支持力度与经济增长率呈反向关系,反之,二者呈正向关系。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伴随生育支持力度的加大,合理调整生育支持结构可以实现生育水平提升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双赢”。
关键词:
儿童津贴 公共托育服务 生育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成诗 盖美
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作为反映劳动力质和量的指标,是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变化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和分地区的角度实证研究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高于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劳动参与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锦春 谢建国
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下的卡莱茨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分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使用28个OECD国家1961~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要素分配对劳动生产率存在重要影响:在工资主导型国家中,劳动收入比重增加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利润主导型经济中,劳动收入比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难以确定。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改善国内劳动力要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提高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仅能够促进工资内需型经济体的形成,也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结论为改善我国要素收入分配失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和政策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光宇
职工工资是劳动者为谋生所必须的那一部分劳动的报酬,在量上必须同劳动者生存所必要的消费资料的价值相一致。在现阶段,劳动报酬和消费品资料价值都以货币来表现,于是,工资、物价、劳动生产率就相互依存为一定的函数关系。人们研究三者之间的动态变化,求得建立合理的增长模式,以促使生产持续发展,物价保持稳定,人民生活相应改善,经济运行协调运动。本文试图就三者的增长关系,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一些看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砚耘
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和“六五”时期,其他各时期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都比较慢,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也不高。三年调整时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走的是效益型的增长方式。“六五”时期劳动生产率的较快增长主要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特殊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爽 王萱
文章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LMDI)分析劳动生产率、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贡献,结果表明人均GD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省区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动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并不明显。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一是要大力提升劳动生产率,二是要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要努力挖掘人口红利的潜在空间,四是要兼顾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LMDI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国勋
经济增长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示,增长加速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同时伴随着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或者国际贸易的更大开放。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和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又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分析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郭凯明 颜色
本文在归纳统一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家庭收入异质性的统一增长模型,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产生机制。当经济不平等随着发展而扩大时,可能会进入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的中等收入陷阱。由于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替代作用和公共教育对私人教育的激励作用,公共政策可以改变数量和质量的替代关系,改善不平等,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用这一模型,本文讨论了我国发展不平等和经济增长问题。
关键词:
统一增长理论 不平等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金昌
本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从企业、制造业和国家三个角度进行了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和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并非低于发达国家 ,而是高于发达国家。这种结论上的差异并非来源于所采用的数据和计算公式 ,而是来源于计算劳动生产率时投入和产出的计量单位。在比较研究中 ,我们习惯于投入产出均用价值量指标即“元 /元”来计算资本的生产率 ,用“元 /人·年”指标来计算劳动的生产率。由于不同国家同样数量的“人·年”劳动投入折算为价值量投入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致使使用不同计量单位计算和比较劳动生产率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本文认为 ,进行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正确的计算方...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国际比较 指标计算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
随着中国人口进入低生育阶段,人口低增长最终会带来劳动力供给的低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在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情况下,劳动年龄人口从相对比重下降到绝对数量下降,将会诱发工资率的不断上升。在劳动成本上升和养老负担加重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成诗 盖美
劳动力作为最主要的生产投入要素之一,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建立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经济增长 经济计量模型 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