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1)
2023(15172)
2022(13096)
2021(12160)
2020(10308)
2019(23957)
2018(23501)
2017(45889)
2016(24963)
2015(27791)
2014(27767)
2013(27640)
2012(25523)
2011(22657)
2010(22683)
2009(20576)
2008(20358)
2007(17633)
2006(15370)
2005(13470)
作者
(71705)
(59812)
(59139)
(56785)
(38198)
(28580)
(26857)
(23311)
(22679)
(21551)
(20402)
(20354)
(19075)
(18951)
(18783)
(18415)
(17672)
(17615)
(17092)
(17075)
(14840)
(14689)
(14483)
(13724)
(13391)
(13270)
(13215)
(13030)
(12118)
(11966)
学科
(99707)
经济(99573)
管理(72670)
(69365)
(56919)
企业(56919)
方法(48229)
数学(42227)
数学方法(41732)
(38603)
中国(27510)
(27210)
(22966)
业经(20804)
地方(20763)
(19849)
财务(19780)
财务管理(19718)
(19301)
企业财务(18835)
农业(18453)
理论(16653)
(16408)
贸易(16400)
(15835)
(15090)
银行(15036)
(14662)
(14658)
金融(14655)
机构
大学(353520)
学院(348781)
(138820)
管理(136684)
经济(135930)
理学(119041)
研究(118446)
理学院(117687)
管理学(115517)
管理学院(114885)
中国(86766)
(74940)
科学(74640)
(72531)
(60279)
(58807)
财经(55071)
研究所(54800)
业大(53265)
中心(52396)
(51185)
(50188)
北京(47123)
(46270)
农业(46105)
师范(45821)
(42991)
经济学(42968)
财经大学(41123)
(40561)
基金
项目(242328)
科学(190555)
基金(177695)
研究(174220)
(155955)
国家(154706)
科学基金(132362)
社会(110499)
社会科(104823)
社会科学(104796)
基金项目(94131)
(93119)
自然(86925)
自然科(84957)
自然科学(84932)
自然科学基金(83391)
教育(79795)
(79174)
资助(73802)
编号(69179)
成果(57005)
重点(54309)
(53954)
(50394)
(49823)
课题(47807)
科研(47004)
创新(46502)
教育部(46223)
国家社会(45982)
期刊
(147885)
经济(147885)
研究(105721)
中国(66231)
学报(60072)
(58382)
科学(53460)
(52720)
管理(48559)
大学(45153)
学学(42522)
教育(37071)
农业(36083)
(29063)
金融(29063)
技术(27711)
财经(27364)
经济研究(24688)
(23266)
业经(22651)
问题(19607)
(18507)
(17495)
图书(17389)
理论(16637)
技术经济(16393)
科技(16143)
统计(15179)
实践(15110)
(15110)
共检索到509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劲松  
本文结合我国居民收入和财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实,系统研究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利用200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差异税率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增加了居民总税负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总消费,综合效应导致社会财富积累和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同时,本文还发现了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股市参与深度正相关、与房价收入比负相关的结论。本文的研究为拓宽我国城镇居民分享和获取更多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取向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本文根据1995年和2002年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居民收入增长、收入波动以及住户特征对于城镇居民财产积累的影响。本文发现在1995年的家庭财产持有行为中已经具有明显的预防性动机,收入波动对于家庭的财产积累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而在2002年这种效应则有所下降。城镇居民在这一期间持有财产数量的增长主要是由收入增长所解释。此外,预防性动机在整个财产分布中的变化趋势在两个年份中是相反的,1995年财产分布低分位点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动机,而2002年则相反,预防性动机随着财产分布分位点的上升而增强。如果控制收入、收入波动以及生命周期等储蓄性因素,户主特征对于财产积累的解释作用非常有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建东  晋盛武  侯文轩  陈焱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高度正相关,所以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增加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统计数据还表明不同收入阶层以及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蓉  杨博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提供的数据,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总收入不平等中所处的地位和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财产性收入内部的不平等和各部分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以及个人所得税在财产性收入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并且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内部不平等情况十分严重,目前个人所得税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调节效果不明显,今后仍有很大的调控空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  程学斌  陈铭津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其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还是很低。为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本文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收入—财产(生活型和投资型)—财产性收入三者相联关系的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发现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家庭财产、居民个人因素、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投资市场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双华  
本文利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首先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分布变化及基尼系数变化的情况,不同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变化的情况。其次,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2010年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负担情况。两方面的测算结果显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高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负担只有微弱的累进性,财产性收入的税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太小。研究认为,有针对性的调整部分财产性收入的税收政策,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有帮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庆海  张锐  孟凡强  
以清华大学2012年"中国消费金融现状及投资者教育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研究了金融知识与中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知识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正向显著,即金融知识水平越高,家庭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家庭总人口数、房产价值和风险性金融资产等对拥有财产性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已婚、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二线城市等具有负面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风险偏好和制定理财规划的城镇家庭中,金融知识的影响不显著,而在风险规避及未制定理财规划家庭中的影响均正向显著。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政府应建立健全金融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特色化,提高居民的金融知识,从而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阳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在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也日趋显著。因而本文聚焦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通过构建划分收入群体的城镇居民跨期收入理论模型,讨论收入差距对二者的影响。同时运用2000-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递进回归的动态面板模型,分区域对财产性收入及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消费水平对财产性收入具有替代效应、转移投入能够促进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的基本结论,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有效提升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晓斌  夏凡  
本文以中国城镇住房改革为例,从资产转换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城镇居民家庭财富积累及分配差距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房屋政策鼓励工作单位将住房出售给现有居民,即住房商品化。通过1988、1995和2002年中国城镇住户收入调查的数据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住房商品化过程中,相对于私营部门居民家庭,干部和国有单位工作的家庭更容易以折扣价从工作单位获得住房。随着近期住房市场的繁荣,原有的以及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产生的住房不平等,已经转化成国有和私营部门家庭财富的更大差距,而且干部的住房增值优势和国有部门家庭的财富优势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有加速增加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魏众  B.古斯塔夫森  
本文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对 1 995年的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 ,包括对财产分配的差距进行了测量 ,影响财产分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估计 ,并将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进行了国际比较。与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差距并不大。但是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差距超过了收入分配差距 ,而且从长期趋势上可能会出现加速扩大的势头。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不均等并非全是经济市场化过程的结果。一些不均等的原因来自于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分配模式。本文还发现 ,在户主一生中财产积累出现了两个高峰值。这是与正统的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本文还表明了财产分配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较强相关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余劲松  
本文在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参与股市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测算,并实证检验了其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股市参与广度和深度对财产性收入提高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城镇居民股市参与广度的影响总体服从倒"U"型特征。同时,房产价格和收入分配差距也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新铭  
财产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以股息和红利为代表的现代金融产品收益还不是财产性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居民收入和人力资本积累情况是决定其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因素。然而,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明显下降,受冲击最大的是高收入、高学历群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巍  章恒全  陈淑云  刘双双  
文章借鉴EKC假设,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及各地区2000—2015年城镇基尼系数和住宅价格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国城镇住宅价格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关系,城镇住宅价格调控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有可能实现"共赢";但是,需要警惕房价跨过"N"型第二个拐点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各地区城镇住房财富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形态呈多样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巍  章恒全  陈淑云  刘双双  
文章借鉴EKC假设,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及各地区2000—2015年城镇基尼系数和住宅价格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国城镇住宅价格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关系,城镇住宅价格调控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有可能实现"共赢";但是,需要警惕房价跨过"N"型第二个拐点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各地区城镇住房财富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形态呈多样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贻庭  张守哲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空间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而财产性收入又与金融发展状况高度正相关,所以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深化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另外,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国民收入水平会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通货膨胀阻碍财产性收入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对财产性收入的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