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2)
2023(19417)
2022(16648)
2021(15658)
2020(13268)
2019(30716)
2018(30301)
2017(58181)
2016(31995)
2015(36091)
2014(36380)
2013(35960)
2012(33202)
2011(29823)
2010(29759)
2009(27405)
2008(27304)
2007(24112)
2006(20771)
2005(18419)
作者
(94387)
(78911)
(78289)
(74699)
(49996)
(38031)
(35692)
(30948)
(29811)
(28172)
(26577)
(26521)
(25115)
(25075)
(24673)
(24489)
(23995)
(23522)
(22598)
(22572)
(19713)
(19374)
(19324)
(18057)
(17888)
(17498)
(17486)
(17441)
(16092)
(15732)
学科
(128584)
经济(128437)
管理(94520)
(90747)
(75498)
企业(75498)
方法(62150)
数学(54003)
数学方法(53294)
(43823)
(35386)
中国(33335)
(30438)
业经(28046)
(25565)
贸易(25558)
地方(25260)
(24881)
(24664)
(24155)
财务(24069)
财务管理(23999)
农业(23608)
企业财务(22760)
理论(22333)
技术(21950)
(20014)
环境(18915)
(18844)
银行(18761)
机构
大学(460416)
学院(457480)
(182791)
经济(178870)
管理(177017)
研究(154301)
理学(153643)
理学院(151932)
管理学(149037)
管理学院(148242)
中国(114208)
科学(98755)
(98115)
(88932)
(81029)
(79591)
研究所(72581)
业大(72274)
中心(69869)
财经(68505)
(67482)
农业(64015)
(62275)
北京(61733)
(59461)
师范(58752)
经济学(56101)
(55803)
(53818)
财经大学(50947)
基金
项目(312945)
科学(243972)
基金(226312)
研究(223463)
(199394)
国家(197777)
科学基金(168248)
社会(139111)
社会科(131757)
社会科学(131720)
(122515)
基金项目(119342)
自然(111518)
自然科(108898)
自然科学(108864)
自然科学基金(106898)
(103444)
教育(103334)
资助(94878)
编号(90190)
成果(73164)
重点(70773)
(68861)
(66209)
(64586)
课题(62501)
科研(60851)
创新(60422)
教育部(58432)
大学(58097)
期刊
(194914)
经济(194914)
研究(132028)
中国(86111)
学报(79478)
(72442)
(72338)
科学(70165)
管理(63075)
大学(59384)
学学(56070)
农业(49921)
教育(48786)
技术(41434)
(35297)
金融(35297)
财经(33878)
经济研究(32056)
业经(30873)
(29036)
(26587)
问题(25633)
技术经济(23413)
(23177)
图书(22697)
科技(22039)
统计(21252)
理论(21016)
(20779)
业大(20000)
共检索到66609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钟荣盛   赵奕菡   李帮喜  
本文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固定资本的三部类再生产模型,将收入分配和技术结构纳入财政支出乘数的分析框架,拓展了财政支出乘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本文运用中国1992年以来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各年度财政支出乘数,总结了收入分配、技术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及其对财政支出乘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剩余价值率与财政支出乘数负相关,当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劳动收入份额不断提高时,财政支出乘数会变大,当前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不断提升,有利于提高财政政策的效能;固定资本有机构成与财政支出乘数正相关,流动不变资本有机构成与财政支出乘数负相关,当发生固定资本偏向型的技术进步时财政支出乘数变大,发生流动不变资本偏向型的技术进步时财政支出乘数变小。本文认为在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过程中,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助于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慎可  
为了解释政府支出增加对消费的挤入效应和消费-就业的同向变化,更好的分析财政支出政策的动态效果及其乘数效应,文章在标准的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劳动的不可分性。基于脉冲反应图分析了政府支出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动态效应,并通过计算相关的财政乘数总结了不完全竞争因素和消费-劳动的互补性对财政乘数效应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梦博  李世斌  
需求侧管理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前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适逢其时,但传统供给学派大规模减税的主张并不适合中国的经济现实。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均衡原理已经充分阐明了在社会生产中,结构均衡和优化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着眼于长期经济发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徐晓莉  
本文估算中国财政政策信息摩擦程度,构建纳入财政政策信息摩擦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中国财政政策有效信息冲击和噪音冲击的不同影响机制,测算不同信息摩擦情境下的长短期财政支出乘数及相应的财政政策效应损失。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存在信息摩擦;财政政策有效信息冲击和噪音冲击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有效信息冲击效果大于噪音冲击的效果;政策信息摩擦程度越高,有效信息冲击的效果越弱,财政支出乘数越小,政策效应损失越大。不同信息摩擦情境下的财政支出乘数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未实施阶段及实施前期,而在政策实施后期,不同信息摩擦情境下的财政支出乘数收敛且趋同;中国财政政策有效信息比重为0.65,财政政策效应损失度最高达35%。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燕武  
在金融领域"去杠杆"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工具中的作用愈发显现。但危机之后的各省经济增长分化表现显示,中国的财政支出乘数效应可能存在较大的省际和时期差异。明晰这一问题,对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已有文献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不够,存在较多不足。本文利用2003~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地级区域数据,结合基于GMM估计量的面板VAR和支出乘数现值式子,测算了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省际的短期和长期财政支出乘数,并通过不同滚动周期的设定,测算不同时期的财政支出乘数差异。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中国财政支出乘数要大于1,尤其是长期乘数接近于2,说明财政支出确实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2)东部地区的财政支出乘数要大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各区域内部省份之间的财政支出乘数差异要更大,呈现出独立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的省际特征;(3)样本期内,财政支出乘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11年之后,财政支出乘数出现大幅下降,单位财政支出的产出效率明显弱化。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具体实践"积极"财政政策时,决策者需要区别对待各省际之间的政策,特别是在当前中央政府强调"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风口浪尖",更应当细致、科学地分析不同区域政策实施的效果差异,以便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职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开  龚六堂  
本文建立了一个含有投入产出框架的多部门DSGE模型,研究不同汇率制度下政府消费型与投资型支出对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引入投入产出结构后,财政扩张将产生乘数放大效应与部门间联动(co-movement)效应;第二,相比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下的政府支出乘数更大,对消费与投资的挤出效应更小;第三,政府对非贸易部门的投资型与消费型支出将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第四,无论对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政府投资型支出的乘数效应均大于消费型支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庆民  唐路元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过去 ,许多人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理解较为片面。事实上 ,马克思的三卷《资本论》都涉及对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分别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形式以及总过程 ,它们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到历史 ,构成完整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研究的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帮喜  刘充  赵峰  黄阳华  
现有文献对收入分配调整、经济结构变动和宏观效率提升三者之间的关系鲜有系统性研究。本文将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拓展为由固定资本、一般性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组成的"马克思—斯拉法"型三部类结构表,并利用中国1987—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刻画投资驱动型增长下收入分配与宏观效率之间的关系。文章测算了中国经济的工资—利润曲线,再根据实际与潜在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偏离度,评价了中国宏观效率提升的空间。结果表明,利润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符合马克思的理论预测;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外延式增长方式下固定资本投资快速增长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分析表明,在传统增长方式之下,改善宏观经济效率的空间极为有限,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登科  陈诗一  
近年来,宏观调控的精准性日益受到重视。就财政政策而言,精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离不开财政支出乘数的科学测算。然而,现有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定量研究非常缺乏,且忽视如下两个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金融市场摩擦严重,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有鉴于此,本文首次将金融摩擦与"超低利率"同时纳入中国财政问题研究框架,并突破已有文献多关注财政支出产出乘数的限制,系统测算了产出乘数、就业乘数、消费乘数和投资乘数。研究发现:中国财政支出的产出乘数、就业乘数、消费乘数与投资乘数分别为3.44、2.13、0.73和5.74;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刚   马千里   谢淋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存在着数理化、模型化、动态化和实证化的研究需要。本文通过将两大部类中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进一步区分为生产原材料的部门和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尝试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进行动态化建模,并将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与现代宏观经济学之间建立起联系。该模型不仅完全还原了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过程必须满足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条件,同时也推导出满足这一交换条件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增长路径,以及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所体现出的经济增长率。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平衡增长路径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由此论证了马克思所言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最后的实证研究表明,马克思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的平衡增长路径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侯荣华  
财政支出乘数是指由财政支出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与财政支出变动量之间的比例。财政支出乘数不同于投资乘数,投资乘数的诱发需求可以由各经济主体直接投资和政府财政投资形成,其中政府行为只是一种诱因。而财政支出乘数的诱因只能来自政府行为。财政支出乘数,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预算平衡乘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宸梓  白永秀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之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数字技术以其高通用性、高渗透性、高共享性等属性快速渗透城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打通城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存在的诸多堵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从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内涵入手,阐释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数字化变革,探讨数字技术在城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上如何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盘活城乡商品和要素流通和促进城乡消费协同升级等方面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构建和谐健康的城乡关系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则琴  龚晓莺  
乡村振兴和新发展格局都是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从二者的关系来讲,二者根本目标一致、领域有所交叉、实践进程相互嵌套。同时,乡村振兴是成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以马克思再生产循环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乡村振兴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生产(环节)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及消费关系分析为出发点,研究提出现阶段乡村振兴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挑战。为此,采取以下措施以破除现有瓶颈:加快提升乡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新型生产要素;丰富农民营收手段、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突破传统循环范畴,注重以县域循环带动乡村振兴;提振农民消费欲望、创新农民消费观念、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则琴  龚晓莺  
乡村振兴和新发展格局都是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从二者的关系来讲,二者根本目标一致、领域有所交叉、实践进程相互嵌套。同时,乡村振兴是成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以马克思再生产循环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乡村振兴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生产(环节)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及消费关系分析为出发点,研究提出现阶段乡村振兴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挑战。为此,采取以下措施以破除现有瓶颈:加快提升乡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新型生产要素;丰富农民营收手段、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突破传统循环范畴,注重以县域循环带动乡村振兴;提振农民消费欲望、创新农民消费观念、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升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晓远  
马克思再生产图式的数理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董晓远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再生产理论受到了各派经济学家的普遍推崇。这一理论着重阐明了:社会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下去,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及各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深邃的思想,是通过形式极...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