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6)
- 2023(8572)
- 2022(7222)
- 2021(6328)
- 2020(5061)
- 2019(11279)
- 2018(11031)
- 2017(21257)
- 2016(11036)
- 2015(12375)
- 2014(12600)
- 2013(12918)
- 2012(12589)
- 2011(11807)
- 2010(12160)
- 2009(11255)
- 2008(10768)
- 2007(9818)
- 2006(9172)
- 2005(8775)
- 学科
- 济(76261)
- 经济(76194)
- 管理(27993)
- 业(27694)
- 地方(23931)
- 中国(21058)
- 方法(20253)
- 农(18520)
- 企(17767)
- 企业(17767)
- 数学(17758)
- 数学方法(17684)
- 地方经济(15372)
- 业经(14988)
- 农业(13809)
- 财(13172)
- 学(12028)
- 发(11417)
- 融(11225)
- 金融(11225)
- 银(10636)
- 银行(10627)
- 制(10556)
- 行(10478)
- 收入(10357)
- 环境(10104)
- 贸(9963)
- 贸易(9953)
- 易(9425)
- 产业(8664)
- 机构
- 学院(173092)
- 大学(170038)
- 济(87766)
- 经济(86206)
- 研究(68343)
- 管理(61243)
- 中国(52445)
- 理学(50839)
- 理学院(50223)
- 管理学(49608)
- 管理学院(49282)
- 财(37971)
- 科学(37827)
- 京(36844)
- 所(35231)
- 研究所(31333)
- 中心(29262)
- 财经(29056)
- 经济学(28636)
- 江(27159)
- 农(27106)
- 经(26192)
- 经济学院(25342)
- 北京(24525)
- 范(24034)
- 院(23877)
- 师范(23842)
- 州(21897)
- 业大(21186)
- 财经大学(21157)
- 基金
- 项目(103302)
- 科学(81676)
- 研究(78193)
- 基金(74076)
- 家(63417)
- 国家(62796)
- 科学基金(53421)
- 社会(53125)
- 社会科(50430)
- 社会科学(50421)
- 省(40622)
- 基金项目(37953)
- 教育(34124)
- 划(33160)
- 编号(30818)
- 资助(30551)
- 自然(30408)
- 自然科(29662)
- 自然科学(29656)
- 发(29584)
- 自然科学基金(29085)
- 成果(25141)
- 发展(24782)
- 展(24374)
- 重点(23326)
- 课题(22631)
- 部(22614)
- 国家社会(22566)
- 创(20721)
- 教育部(19677)
- 期刊
- 济(115596)
- 经济(115596)
- 研究(62608)
- 中国(39661)
- 财(26831)
- 农(26505)
- 管理(25503)
- 科学(22527)
- 学报(21959)
- 经济研究(20354)
- 融(20181)
- 金融(20181)
- 业经(18265)
- 农业(18016)
- 大学(17289)
- 教育(16990)
- 学学(16341)
- 技术(15745)
- 财经(15464)
- 问题(14324)
- 经(13573)
- 商业(10802)
- 技术经济(10677)
- 世界(10657)
- 贸(10481)
- 经济问题(9411)
- 国际(9390)
- 统计(9345)
- 业(9156)
- 经济管理(8860)
共检索到290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地高速增长过程中呈现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居民消费需求不振等问题。文章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分配、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其消费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显著地制约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强于投资,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许进杰
需求上升规律作用下的消费结构升级,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总量,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过程。通过建立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途径,有利于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最终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经济结构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是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按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包括国家和企业支配的部分与直接分配给个人的部分的关系及居民之间收入差距问题两个方面。文章认为,抽象的社会公平正义原则不能提供解决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和调整的理论根据,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判定分配关系的改革和调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具体差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富华
在我国经济转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为全民所享有。从长期来看,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缩小收入差距,改变收入分配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清 何月冰
文章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发,得出我国GDP增加额主要流向企业和政府,居民的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造成我国投资过剩,内需不足;而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降低了我国的消费率,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居民在城乡、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得出农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女性的边际消费率较高,年龄介于35-44岁的居民具有高收入高学历的特征。文章认为,为拉动内需而转变发展方式应从增加居民的货币收入、抑制高房价、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女性就业率和加大社保与教育投入等方面着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经法 罗青林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对收入分配领域中的许多不合理因素产生了强支撑,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的深层原因。本文通过对"三个转变"的梳理,分析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缺陷及其在居民劳动报酬、行业垄断、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和通货膨胀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最后,就如何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缓解收入分配不公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收入分配 结构优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跃跃 张毓雄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1978-2010年经验数据,构建了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互动关系的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伯钧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十二五”规划 建议 体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丽
夜间经济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畅通经济循环的新引擎,系统探究夜间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将为廓清夜间经济的积极效应和居民消费升级的动力机制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基于我国省域夜间灯光和CFPS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夜间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消费倾向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夜间经济发展除直接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外,还通过增强居民消费倾向间接助力居民消费升级。据此,提出加快夜间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打造特色夜间消费集聚区,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等具体建议,以期充分释放居民夜间消费潜能,促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晓 刘景芝 张茜
本文基于2014-2020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平台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倒“U”型关系,其对邻接地区居民消费结构改善起到带动作用;从区域层面和城乡层面来看,平台经济发展能显著改善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通过引入中介变量后发现,平台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本文提出持续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建立完善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平台经济行业优秀人才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颖 谢君来
国内外学者均是围绕着生命周期理论,通过世代交替模型或者扩展模型,研究消费—储蓄—社会保险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很少进一步将其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联系起来。文章应用扩展的OLG模型和连续时间金融模型分别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数理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探究我国社会保险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 居民消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成文 张志平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及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两方面分析了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揭示了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向国成 石校菲 邝劲松
科学把握数字经济与居民消费关系,对扩展新发展格局中的消费新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资本结构视角出发,将数字经济与居民消费纳入新古典分析框架阐释作用机制;并利用熵值法测算2005-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同时,采用系统GMM、中介效应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均衡产出增长,并带来最优居民消费支出以均衡产出为中枢呈现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趋势的结果;(2)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还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间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3)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存在着显著的产出门槛效应。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也说明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因此,引导数字经济的资本形成过程,加大"新基建"投入力度以实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扩张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志新 武传昊 牟国婷
发展夜间经济不仅可以通过刺激居民夜间消费来带动“国内大循环”,还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倾向变化来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从而成为打通“循环不畅”的重要举措。文章利用中国省域夜间灯光强度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实证探讨了夜间经济发展赋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夜间经济发展不仅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更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动能支持,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及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消费倾向是夜间经济发展赋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传导机制,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以及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可加快推进居民消费升级,且居民收入显著增强了夜间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夜间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收入高且有足够工作外时间的居民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夜间经济 居民消费,消费升级 产业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宜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其本质内容是科学发展引领未来,转变方式赢得未来。无论从下一轮产业革命还是收入分配角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迫在眉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三个层面,国家层面需要完成宏观政策、战略上的转变;企业层面需要向上竞争,抢占"微笑曲线"的高端;个人层面需要从勤劳傻干转向努力巧干。"十二五"期间需要采取综合配套政策,扩大中等收入者规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