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
- 2023(1483)
- 2022(1215)
- 2021(1068)
- 2020(975)
- 2019(2094)
- 2018(1988)
- 2017(4281)
- 2016(2107)
- 2015(2616)
- 2014(2745)
- 2013(2822)
- 2012(2663)
- 2011(2382)
- 2010(2266)
- 2009(2076)
- 2008(1875)
- 2007(1705)
- 2006(1375)
- 2005(1307)
- 学科
- 济(11133)
- 经济(11115)
- 收入(8791)
- 业(7709)
- 财(6547)
- 方法(6439)
- 管理(6384)
- 数学(6120)
- 数学方法(6082)
- 农(5019)
- 国民(4900)
- 国民收入(4751)
- 富(4551)
- 财富(4551)
- 人民(4484)
- 农业(4185)
- 企(3806)
- 企业(3806)
- 消费(3602)
- 分配(3463)
- 结构(3312)
- 水平(2913)
- 消费水平(2913)
- 中国(2848)
- 贸(1944)
- 贸易(1944)
- 易(1846)
- 业经(1835)
- 供销(1814)
- 销(1814)
- 机构
- 学院(34903)
- 大学(34254)
- 济(18357)
- 经济(18131)
- 管理(14455)
- 理学(12750)
- 理学院(12688)
- 管理学(12534)
- 管理学院(12488)
- 研究(10249)
- 财(8458)
- 中国(8006)
- 财经(6777)
- 京(6569)
- 经济学(6188)
- 经(6159)
- 经济学院(5623)
- 科学(5155)
- 财经大学(5022)
- 所(4922)
- 农(4899)
- 商学(4506)
- 经济管理(4497)
- 中心(4481)
- 商学院(4469)
- 研究所(4389)
- 业大(4360)
- 江(4307)
- 北京(4192)
- 范(4061)
共检索到49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龚志民 陈笑
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主题。已有研究中,收入分配往往用收入差距来刻画,但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并不是一个恰当的命题,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如何影响消费需求才更体现问题的本质。本文从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入手,深入分析了收入分配影响消费需求的机制,并从劳资收入分割和劳动者内部收入差距的角度刻画劳动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实证分析发现,劳动收入占比与消费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基尼系数与消费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并得出更合理的收入分配能够激发消费需求的结论。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海涛 田文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与国民个人生活息息相关,还与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社会各界对于行业收入分配及差距问题的关注程度非常高。收入分配不仅是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行业垄断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合理性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垄断行业相关概念的陈述,从而对垄断行业及行业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差距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深入了解行业垄断与收入及分配差距情况,研究其合理性,最后对行业垄断与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提出相关的治理建议,对促进行业收入效率与公平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行业垄断 收入分配 合理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秦永方
作为医院第一大群体的护士队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工作积极性。通过分析总结目前护士绩效工资分配存在的八大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提出"重视"护士绩效工资分配的五大措施和方法,以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的综合绩效。
关键词:
护士 绩效工资 合理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际华
分配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确立按要素分配原则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按要素分配的存在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当前实行按要素分配需要解决相关法律法规的改进和完善、激励民间资本的投入、激励技术的投入和创新,以及激励管理的投入与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
按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 合理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海娟
如果事物中蕴含的严重缺陷危及到事物存在的合理性,不予以纠正,它就自然难逃被灭亡的最后命运。变革时代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容易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状况。有些领导者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时常常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焦新娱 文魁
合理的消费模式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利用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的概念提出一种权系数法,专门用于分析消费产品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使用消费产品结构的合理度作为指标分析和预测中国社会消费结构变化,继而得到以消费作为先导的情况下应优先发展的产业部门。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昕 李扶民
作者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指出这一假说理论上的合理性。有效市场理论及国外一些国家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的实践均是理性预期理论与实践较完善的结合。作者把理性预期理论当作一种工具 ,尝试着用这一理论对我国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 ,同时给出了政策性的建设。
关键词:
理性预期 有效市场理论 通货紧缩 诚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德权 张鹏 李友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关系是市场主体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妥善处理农村分配关系问题对于完善农村分配政策和制度,诱导配套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及维护农村稳定都具有深远影响,是处理纷繁复杂“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拟就农村分配关系的合理性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试图在构建农村分配关系合理模式上做一尝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力跃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吸纳能力不断上升。但从中职学校分产业类招生数目、在职教师数、生师比和专业点数量来看,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国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较大的疏离,直接影响到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间接影响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支持。要提高两者之间的适切性,需要构建由政府统筹、中职和企业密切联动、行业协会深度参与的专业管理机制,提升中职办学方向的明确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专业设置 合理性 中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慧 高迎坤
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政府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加注重城市分类调控。准确判断城市房价合理性,对政府制定分类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房价收入比是判断房价合理性的主要依据,国际通行的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4,6)是否适用于中国,一直是国内学者争议的话题。针对当前国内学者在房价收入比计算及其合理区间界定方面的缺陷,通过改进使其符合中国国情。在房价收入比计算及合理区间改进的基础上,对35个大中城市房价合理性进行评价,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居民的购房支付能力采取分类调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合理区间 房价合理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经济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多维度综合考察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以基尼系数和高低收入指数为基础,引入二元离散系数比值和收入效率错配度两项指标,构建了衡量和判别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性的综合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元离散系数比值逐年扩大,收入效率错配度历年都在80%以上,省际居民收入差距质态基本不合理,收入效率错配较之于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性质要严重得多;省际分配管控制度缺位,均衡调节失当,是导致省际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差距常现背道而驰的根本原因。优化省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着重点并非进一步缩小基尼系数,而是解决收入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浩然
本文选取中国1992—2015年小口径的财产性收入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建立财产性收入分配体系,界定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的内涵和外延,依据外延对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从财产性收入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视角,现阶段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是基本合理和合理的。但从财产性收入分配结果视角分析,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变动幅度较大,财产性收入比重大幅波动是造成合理性变动的主要原因。基于测度模型和数值模拟对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的合理性区间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在合理性区间内并未呈现大幅度增加或减少。为此,应稳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并采取监督和预警措施来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合理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明华 翟中齐
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当前的木材收入及流向进行了分析,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调整的建议,并做了具体试算.
关键词:
木材,收入,流向,调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侃 杨斌
目前流行的用于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存在缺陷,它只考虑现期收入而未考虑持久所得,且将其运用于中国时忽视了隐性收入因素。通过设计一个新型的房价收入比指标,计算并进行国际比较,发现目前中国房价仍是合理的,中国人民的房价负担能力被低估。政府不应当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而是应当合理处置"土地财政"带来的巨额收入,并且通过政策优化使高价商品房更多地成为"廉租房",从而使房地产市场成为无痛苦调节收入分配的渠道,实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持久所得 隐性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