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3)
2023(6137)
2022(4513)
2021(3972)
2020(3281)
2019(7287)
2018(7488)
2017(14823)
2016(8333)
2015(9487)
2014(9718)
2013(9490)
2012(8342)
2011(7278)
2010(7254)
2009(6635)
2008(6708)
2007(6212)
2006(5534)
2005(4979)
作者
(22997)
(19460)
(19153)
(18429)
(12104)
(9135)
(8790)
(7547)
(7426)
(6909)
(6580)
(6279)
(6194)
(6123)
(6086)
(5753)
(5711)
(5608)
(5587)
(5453)
(4832)
(4742)
(4695)
(4461)
(4399)
(4314)
(4303)
(4244)
(3910)
(3827)
学科
(36968)
经济(36929)
(23892)
管理(22264)
(16747)
企业(16747)
方法(15539)
(13607)
数学(13593)
数学方法(13482)
中国(13424)
(11368)
农业(9804)
业经(8881)
收入(8301)
地方(7163)
(6541)
(6433)
(6039)
劳动(6020)
(5750)
理论(5682)
(5445)
贸易(5443)
(5411)
银行(5393)
产业(5300)
(5269)
金融(5268)
(5250)
机构
学院(116619)
大学(116041)
(50110)
经济(49173)
管理(42994)
研究(38971)
理学(37301)
理学院(36886)
管理学(36041)
管理学院(35846)
中国(29182)
(23996)
(23274)
科学(23142)
(19484)
(19203)
财经(18520)
(17669)
研究所(17662)
中心(17328)
(16884)
业大(16634)
经济学(16550)
(15753)
师范(15607)
北京(14971)
经济学院(14861)
农业(14809)
(14051)
(13904)
基金
项目(77794)
科学(61864)
研究(57572)
基金(56887)
(49234)
国家(48785)
科学基金(42096)
社会(38354)
社会科(36312)
社会科学(36302)
(30286)
基金项目(29498)
教育(26962)
自然(25537)
(25044)
自然科(25026)
自然科学(25019)
自然科学基金(24584)
编号(23691)
资助(23024)
成果(19804)
重点(17412)
(17004)
国家社会(16429)
(16400)
课题(16315)
(15617)
教育部(14942)
科研(14602)
创新(14566)
期刊
(55148)
经济(55148)
研究(34337)
中国(25769)
(18922)
学报(18221)
(17800)
科学(16714)
管理(16244)
大学(14227)
教育(13723)
学学(13409)
农业(12520)
(10377)
金融(10377)
技术(10067)
经济研究(9524)
财经(9397)
业经(9354)
(8145)
问题(7829)
(6482)
统计(6161)
商业(5844)
图书(5688)
(5651)
(5611)
技术经济(5338)
现代(5332)
(5293)
共检索到17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松青  
我国转型期的工资分配具有与计划经济和成熟市场经济工资分配不同的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呈现"二元化"状态,这种"二元化"特征不仅损害了低收入者群体的劳动权益,直接影响到劳动关系健康和谐发展,而且也影响到社会公平和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了我国工资分配"二元化"特征,剖析了其原因,并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徐琤  
马克思当年提出的资本"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逻辑矛盾的命题,仍然可以有效地解释当代发展的逻辑和现实。既要充分发挥资本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力量,也必须采取措施,克服资本的内在逻辑和矛盾。这一命题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其最大的启示就在于要通过法律制度安排、政府政策干预等方式,妥善处理好当代发展中的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和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卫华  
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自主创新、将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出口拉动、低端加工向以内需为主、高端制造转变,目前正在调整结构和布局的中央企业和省属大型企业,在国内经济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现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在国内经济中的影响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毛拉  
国有商业银行是一个兼有盈利性与社会性的二元属性机体,针对二元性的矛盾,必须运用二元性的实践加以解决,正确处理好国有商业银行与商业化经营的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世伟  
本文讨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 ,提出要素投入呈现二元化结构形态———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 ,分析二元化要素各自的增长特征 ,产出变动随要素变动的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汉玲  刘平青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组织社会化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它包括组织外社会化与组织内社会化两个方面。适宜的外部公共政策及良好的企业内部对策是促进组织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探讨中小企业组织社会化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以及丰富组织社会化理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桂霞  齐晓安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劳动关系中因劳资利益失衡导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一、劳资利益失衡,劳动所得在分配中比重下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国琴  
劳动保障监察是政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性行政力量,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理念决定了其既要履行为劳动权益实现提供国家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又要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价值目标。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应以"二元"本质属性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基于对劳动监察职能国际发展趋势与新时代对劳动保护升级现实要求的综合考量,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广泛性的制度安排具有现实合理性。当前引发劳动争议的主因源自雇主劳动违法的客观现实,以及劳动执法权与行政调解手段的职能优势互补特点,劳动保障监察作为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参与主体兼承的调解职能制度扩容也成为必要,但应按类型划分实行分类处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军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直是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实施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意义重大,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此,我们就和谐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话题专访了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西涛  王炜  
组织承诺理论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而言具有很好的解释和启示作用。依据组织承诺理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和谐劳动关系缺少情感基础、动力机制、约束机制、物质条件和信用保障等。因此,需要营造和谐工作环境,设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创新人才激励政策,拓宽人才晋升空间;丰富组织文化内容,加强责任道德培养;优化薪酬福利体系,转换绩效形式;建立沟通协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最终实现和谐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冲突无处不在,但有破坏性冲突和建设性冲突之分。解决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中的冲突和不和谐问题,必须着眼于调解与开发,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破坏性冲突,以可行的方法和制度开发良性冲突,构建我国民营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尧  顾磊  
人力资源发展涉及专业知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个多方面,对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会从提高劳动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和谐劳动关系。实际上,劳动关系发生矛盾的主体是人,这涉及的也是人力资源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缓和劳动关系矛盾。为此,本文以现实案例为基础,深入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的内涵以及影响劳动力关系的因素,探索人力资源发展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认识和领会《意见》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对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虹  葛玉辉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因素。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现象,阐述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是劳动关系失衡的根本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制度机制建设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并从完善"劳资自治"机制、外部利益制衡机制、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和处理机制三方面提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制度创新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