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6)
2023(7518)
2022(6187)
2021(5970)
2020(4897)
2019(11480)
2018(10786)
2017(20060)
2016(10840)
2015(12332)
2014(11759)
2013(11759)
2012(11093)
2011(9581)
2010(9313)
2009(8600)
2008(8628)
2007(7248)
2006(6138)
2005(5670)
作者
(27553)
(23049)
(22999)
(22481)
(14781)
(10768)
(10533)
(9036)
(8786)
(8159)
(8124)
(7694)
(7570)
(7478)
(7131)
(7018)
(6894)
(6846)
(6469)
(6360)
(5794)
(5495)
(5461)
(5261)
(5179)
(5134)
(4938)
(4791)
(4696)
(4602)
学科
(47519)
经济(47477)
管理(32015)
(29041)
(27836)
方法(23024)
(21761)
企业(21761)
数学(21165)
数学方法(21080)
中国(17838)
(12922)
财政(12876)
(11217)
贸易(11208)
(11057)
(10946)
财务(10940)
财务管理(10892)
(10503)
(10467)
企业财务(10435)
收入(9619)
业经(8936)
(8789)
农业(8670)
地方(8392)
(8148)
银行(8146)
(7722)
机构
大学(149390)
学院(145566)
(74959)
经济(74091)
管理(54930)
研究(54742)
理学(47602)
理学院(47129)
管理学(46595)
管理学院(46322)
中国(44503)
(42302)
(31585)
财经(30110)
科学(28930)
(27879)
(26686)
经济学(26520)
中心(24255)
经济学院(24216)
研究所(23881)
财经大学(22516)
北京(20511)
(19853)
(19497)
(19303)
(16898)
业大(16863)
师范(16800)
科学院(16290)
基金
项目(98140)
科学(78676)
基金(75792)
研究(73591)
(66017)
国家(65540)
科学基金(56306)
社会(51641)
社会科(49360)
社会科学(49351)
基金项目(38595)
(32908)
自然(32798)
教育(32401)
自然科(32156)
自然科学(32149)
资助(31834)
自然科学基金(31619)
(28575)
编号(27355)
国家社会(24373)
(24087)
成果(23335)
中国(22816)
重点(22064)
教育部(21389)
(20620)
(20130)
人文(20092)
大学(19568)
期刊
(74854)
经济(74854)
研究(50582)
(36423)
中国(30090)
学报(20901)
管理(19517)
科学(19265)
(16895)
大学(16791)
财经(16130)
学学(15651)
经济研究(15348)
(14000)
(13760)
金融(13760)
农业(12082)
(11381)
问题(10545)
世界(10161)
教育(10151)
技术(9923)
国际(9477)
统计(8481)
业经(8463)
会计(8360)
(7835)
(7805)
财政(7805)
技术经济(7380)
共检索到226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志坤  李娜  
分税制下的税收收入分配关系,可以概括为分税与分成两种形式,其中分成形式是中国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部分所在。对地方财政努力和税收努力估算结果表明,地区财政努力地理集聚效应强烈且地区之间差异明显,税收努力呈现出均衡性。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收入分成比例与财政努力、税收努力均呈现正相关关系,收入分成的比例对税收努力的正向作用大于对财政努力的正向作用;竞争性地区之间的行为选择受到策略替代和效仿行为特征的共同影响。因此本文建议,将地方政府看做地方财政管理的"责任人",保持地方财政管理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构建有利于激励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地区财政收入再分配制度;明确作为政府职能财政管理的边界,有效制止地方不正当竞争性税收优惠;进一步完善分税制,以相对彻底的分税替代分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鲍曙光  符维  姜永华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1年县级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努力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地区财政努力程度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财政努力度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努力度;转移支付对不同地区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最大,这有助于缩小区域间财政收入差距,但这种均等是建立在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收入行为消极影响基础上的,是一种"无效率"的均等;在各类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中,税收返还显著提高了地方财政努力度,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则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努力度,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果更加显著。因而,需要构建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申珍妮  
本文基于2001~2013年全国省级层面的数据,创新性地以预期财政压力和稽查部门的稽查力度作为财政压力和税收努力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地方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对税收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对税务部门整体税收努力存在显著正效应,财政压力的增加会提高税务部门的税收努力程度。本文通过对省级税收努力和财政压力的研究,为地方财政压力缓解、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作出了政策启示,为当前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婉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全面考察了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利益与责任分配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财政包干制时期还是分税制时期,地方政府的收入留成比例对于其财政努力度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影响,只是在分税制时期这种影响有所降低。支出责任的分配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且对地方政府征集收入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却很明显地抑制了这种积极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贾智莲  卢洪友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是地方政府主观汲取努力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来自中国大陆26个省份的省级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剔除了环境差异的影响后,得出基于"基准环境"的省级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测评结果。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不仅取决于地方政府主观汲取努力,也会受到经济总量与结构等外部环境变量的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剑  
基于200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增值税共享为例,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共享税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共享对地方财政努力发挥出“替代效应”。随着增值税共享给地方政府数额的增加,地税局征收的税收随之下降。通过Acemoglu等给出的渠道识别方法发现,由于税收征管采取“任务目标管理”模式,增值税共享通过降低地方税收征管努力和效率这一渠道,对地方税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国地税合并后,在新的税收征管体制下,应强化税收征管信息化和法制化,摒弃税收征管任务目标管理体制,才能发挥新的税收征管体制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乔俊峰  张春雷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分成、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分税制改革后政府间财政分配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转移支付不利于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水平。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激励作用为负,专项转移支付同样会抑制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积极性。(2)税收分成比例和地方财政努力正相关,且不同税种的分成比例对财政努力影响具有差异性。(3)预算外收入的大量存在抑制了地方政府筹集预算内收入的积极性。(4)财政净流出地区少量的转移支付能够提高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财政净流入地区转移支付对财政努力具有负向影响;税收分成对财政努力正向影响,且相比财政净流出地区,净流入地区更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传勇  巩腾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转型调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亟待转型,厘清土地财政的动机是关键。本文首先从分税制改革、土地供应制度、政绩考核机制等维度探讨土地财政背后的制度环境并估算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模;接着采用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政绩考核"内外因两个方面检验土地财政的动机,发现地方政府受"政绩考核"的激励要远大于自身的"财政压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峥  周全林  
传统的财政努力研究基于预算内的分析框架,忽略了我国预算外收入长期大量存在的事实。通过理论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对预算内财政努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预算外收入的增加抑制了地方政府预算内的财政努力。另外,地区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东部地区预算外收入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但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因此,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有效约束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以及非税收入的追逐,对于激励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乔宝云  范剑勇  彭骥鸣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对平抑地区财政收支能力差异通常起着重要作用,而地方财政努力是地区财政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财政分权的框架内建立了一个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的简单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的中国财政实践。本文发现,以税收返还和总量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对刺激地方财政努力总体上来说并不成功,它抑制了地方财政的努力程度。同时,富裕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努力行为是有差异的,富裕地区的财政努力程度低于贫穷地区,这导致了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财政转移支付效果被弱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葛乃旭  杨留花  
1.建立按人口分配的税收返还制度。我国现行的税收返还仍然采用"基数法"核算,对均等化水平和地方财政努力的提高都不利。因此,建议税收返还以各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再分配。这是因为税收返还以消费支出为主,最终由消费者支付。人口多,总消费就多,实际缴纳的税额必然高。因此根据最终消费地原则,这部分销售税应该按人口分配,是税收重新返还到各地区的一个合理办法。2.分离一般性转移支付中非均衡性转转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中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均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资热情,地方政府竞争则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内在联动,使得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支出结构的负向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锦亮  卢洪友  
地方政府除税收等一般预算收入之外,还存在着庞大的土地出让金、城投债等收入来源。在缺乏预算约束的背景下,不同收入来源对政府行为的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构造了三种不同口径的财政努力程度,实证检验了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不同口径财政努力程度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预算软约束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一般预算口径的财政努力程度,但提高了地方政府政府性基金预算口径和扩张财政口径的努力程度。进一步分析认为,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官员晋升机制以及制度约束环境的差异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斌  
通过使用中国199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不但没有增加地方财政风险,反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财政风险。这意味着,在样本数据期间内,体制外分权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风险,但进一步分地区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地方财政风险的降低,这表明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存在一个最优适度分权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丽娜  薛阳  
提升创新质量是解决创新领域“卡脖子”问题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之举。文章在分析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影响机理基础上,运用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财政分权、财政压力与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有助于促进创新质量明显改善,且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财政分权对低分位数样本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要明显强于高分位数样本;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受财政压力影响,财政压力相对较大的样本,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表现更强;随着财政压力持续加大,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呈现下降趋势,且财政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呈现出抑制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