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0)
- 2023(6903)
- 2022(5611)
- 2021(5128)
- 2020(4169)
- 2019(9616)
- 2018(9273)
- 2017(17646)
- 2016(8866)
- 2015(10426)
- 2014(10365)
- 2013(10681)
- 2012(10404)
- 2011(9896)
- 2010(9772)
- 2009(9263)
- 2008(8967)
- 2007(7848)
- 2006(7354)
- 2005(6935)
- 学科
- 济(71336)
- 经济(71292)
- 方法(24249)
- 管理(23531)
- 数学(21970)
- 数学方法(21918)
- 业(21813)
- 中国(17828)
- 地方(16084)
- 企(15552)
- 企业(15552)
- 农(12663)
- 地方经济(12323)
- 贸(12176)
- 贸易(12169)
- 财(12022)
- 易(11854)
- 业经(11495)
- 学(10058)
- 制(9359)
- 农业(9021)
- 环境(8784)
- 收入(8775)
- 融(8580)
- 金融(8580)
- 银(8137)
- 银行(8137)
- 发(7996)
- 行(7989)
- 关系(7880)
- 机构
- 大学(149653)
- 学院(146754)
- 济(87388)
- 经济(86355)
- 研究(59375)
- 管理(54026)
- 中国(46217)
- 理学(46172)
- 理学院(45668)
- 管理学(45321)
- 管理学院(45031)
- 财(35616)
- 京(31306)
- 经济学(30894)
- 科学(29508)
- 所(29203)
- 财经(28789)
- 经济学院(27703)
- 经(26464)
- 研究所(26338)
- 中心(24337)
- 财经大学(21432)
- 北京(20717)
- 院(20636)
- 江(19402)
- 科学院(18627)
- 农(17989)
- 社会(17884)
- 范(17373)
- 师范(17292)
- 基金
- 项目(91000)
- 科学(73933)
- 基金(71180)
- 研究(68053)
- 家(61327)
- 国家(60946)
- 科学基金(52298)
- 社会(50171)
- 社会科(47939)
- 社会科学(47930)
- 基金项目(36000)
- 省(30145)
- 资助(30140)
- 自然(29384)
- 教育(29195)
- 自然科(28750)
- 自然科学(28741)
- 自然科学基金(28298)
- 划(25878)
- 编号(23606)
- 国家社会(23535)
- 部(22527)
- 中国(22519)
- 发(21331)
- 重点(20512)
- 教育部(20179)
- 济(19877)
- 经济(19725)
- 成果(19564)
- 人文(19134)
共检索到232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魏海伦 刘勇政
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其主要构成部分的省份内经济差距,现有研究却尚未深入。本文立足于省级以下财政分权体制,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梳理了政府间收入分成作用于省份内经济差距的具体机制,进而运用1995—2014年县级面板数据构建了省份内经济差距和省级以下收入分成指标,并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省级以下收入分成比例的提高,扩大了省份内各县有效税率的差异,进而带来了要素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和省份内经济差距的扩大。同时,这一作用在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效果更为明显。这些发现为理解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区经济差距的形成,以及完善当前财政体制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良好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琪
本文旨在通过案例考察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尤其是2002年以来,在中国省级以下尤其是市、县级政府是否存在由于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分成合约的选择不同而竞相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的现象,落脚点是通过税收、土地出让收入分成率的调整来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激励模式。
关键词:
分成合约 地区竞争 经济增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海潮 张彬
中国各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实际是国家—地区间委托—代理合约安排下的居民固定收入、剩余收入与总收入分配,均衡收入及差距由地区竞争力、生产成本、联合风险偏好、经济不确定和相关性因素共同决定。地区竞争力对收入分配及其差距的影响路径、作用方向和效果受地区生产成本、联合风险偏好、经济不确定和相关性因素约束。理论分析和计量回归模型表明,中国地区竞争力成为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因素,调节地区收入分配及其差距应当着力调节地区竞争力关系。
关键词:
地区竞争力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华臣 焦勇
本文在贸易开放条件下重新审视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通过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灵活设定计量模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贸易开放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贸易开放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显著弱化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分区域看,地方政府竞争扩大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中部地区收入差距,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竞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阻碍作用中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基于变换模型形式、考察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采用工具变量法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城乡收入差距 贸易开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薄滂沱 邵全权
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关于保险业发展、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将保险业活动与竞争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机理划分为保险发展效应、非均衡效应和反垄断效应三类。本文选取我国各省份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发现总体上看产寿险业发展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然后,构建相对保险深度指标对样本分类,发现在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匹配较好的区域发展保险业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匹配较差的区域保险业则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最后,保险业竞争加强垄断降低的结构调整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薛宝贵 何炼成
基于市场竞争、金融排斥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作用机制,利用1999—2009年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从全国样本层面来看,市场竞争确实使得资本要素向城市集聚,导致农户存款不能就地转化为农户贷款,产生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从分组地区样本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由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这一作用机制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更容易导致农村金融排斥,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合理分权,在考核机制方面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在结构层面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亮亮 苗永旺
本文根据浙江省60个县的调研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发展、市场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和金融业竞争程度的增强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金融体系改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发展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提高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市场竞争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界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出现一定程度的“竞争复兴”。我们这里讲的国际经济“竞争复兴”,与过去讲的“国际经济竞争”相比,具有新的含意。这就是说,国际经济竞争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与烈度方面,都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大大增强。当前促进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四大因素无疑是主要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张宇
随着地区分工的日益专业化,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重要。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的影响可能存在区域差异效应。利用我国1997~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其中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税费负担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税费负担则产生了负向影响,但作用不显著。对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租"则需加以引导,借以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扬 徐现祥 舒元
本文通过对2000~2007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实际人均GDP的总体差异和各市38个二位码工业行业的集聚度测算发现,2005年左右省内各市实际人均GDP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趋势;在广东省内经济差距的缩小的同时,2005年左右广东省的工业集聚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研究表明,广东省城市间的产业空间转移是引起省内人均GDP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其中,高耗能行业与劳均资本存量较低的传统制造行业转移态势明显。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省内产业转移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经济差距 基尼系数 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江海潮 张彬
中国各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实际是国家-地区间委托-代理博弈过程,中国地区竞争力是影响区域居民收入分配与差距的关键因素,它不仅决定地区居民固定收入分配及差距均衡,而且与地区生产成本、联合风险偏好、经济不确定和相关性因素共同决定地区均衡产出、剩余收入与总收入分配及其差距。调节中国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及其差距应当着力调节地区竞争力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鑫
垄断性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比竞争性行业大约高出50%左右,无论是包括全部行业在内的总收入差距还是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的内部收入差距,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基尼系数接近或超过了0.4。在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中,禀赋特征差异大约解释了其中的四分之三,禀赋回报率差异大约解释了其中的四分之一。由于其收入决定机制与竞争性行业不同,垄断性行业就业者获得了较高的溢价。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各自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受教育水平的不均等,其次有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业户籍劳动力的歧视、职业收入差异等。
关键词:
垄断性行业 竞争性行业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郝云宏 王淑贤
与全球 5 0 0强相比 ,中国大型企业不仅在直观上存在明显的差距 ,而且在经济规模、技术水平、企业管理、盈利能力、跨国经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关键词:
中国大型企业 国际竞争力 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