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7)
- 2023(9606)
- 2022(7785)
- 2021(7152)
- 2020(6226)
- 2019(13887)
- 2018(13987)
- 2017(27051)
- 2016(14540)
- 2015(15916)
- 2014(15969)
- 2013(15792)
- 2012(14218)
- 2011(12510)
- 2010(12996)
- 2009(12629)
- 2008(12949)
- 2007(11738)
- 2006(10693)
- 2005(9846)
- 学科
- 业(83071)
- 企(64923)
- 企业(64923)
- 济(64592)
- 经济(64491)
- 管理(52848)
- 农(44471)
- 农业(29571)
- 业经(27510)
- 财(26819)
- 方法(26555)
- 制(20022)
- 数学(19422)
- 数学方法(19325)
- 中国(17753)
- 务(16888)
- 财务(16884)
- 财务管理(16860)
- 企业财务(15925)
- 体(15270)
- 技术(14898)
- 策(14652)
- 银(12752)
- 银行(12747)
- 体制(12338)
- 行(12221)
- 理论(11823)
- 收入(11626)
- 划(11514)
- 险(11256)
- 机构
- 学院(210194)
- 大学(200784)
- 济(97517)
- 经济(95935)
- 管理(89362)
- 理学(76042)
- 理学院(75477)
- 管理学(74735)
- 管理学院(74349)
- 研究(63284)
- 中国(57507)
- 财(48536)
- 农(46467)
- 京(40635)
- 财经(36889)
- 农业(34825)
- 江(33798)
- 经(33481)
- 科学(33458)
- 业大(31796)
- 所(30719)
- 中心(30578)
- 经济学(28967)
- 经济管理(26994)
- 研究所(26955)
- 财经大学(26664)
- 经济学院(26279)
- 州(25789)
- 北京(25271)
- 商学(24637)
- 基金
- 项目(129803)
- 科学(105010)
- 研究(100895)
- 基金(96455)
- 家(80849)
- 国家(79901)
- 科学基金(71654)
- 社会(68401)
- 社会科(64447)
- 社会科学(64429)
- 省(52056)
- 基金项目(51061)
- 教育(43963)
- 自然(43387)
- 自然科(42473)
- 自然科学(42465)
- 自然科学基金(41783)
- 编号(41780)
- 划(40542)
- 资助(38231)
- 业(33334)
- 成果(32188)
- 创(30234)
- 部(29744)
- 制(28958)
- 国家社会(28463)
- 发(28442)
- 农(27913)
- 重点(27615)
- 创新(27353)
- 期刊
- 济(119975)
- 经济(119975)
- 研究(66243)
- 农(50938)
- 中国(43488)
- 财(39877)
- 管理(34682)
- 农业(33786)
- 融(29419)
- 金融(29419)
- 业经(26501)
- 科学(25961)
- 学报(23473)
- 大学(20367)
- 学学(19707)
- 技术(19376)
- 财经(18602)
- 业(17331)
- 经济研究(16826)
- 经(15972)
- 问题(15831)
- 教育(15327)
- 农村(14437)
- 村(14437)
- 农业经济(13651)
- 技术经济(13224)
- 世界(12558)
- 经济问题(11332)
- 现代(11159)
- 财会(10879)
共检索到328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 黄颖 李长春 陈宇靖
农业经营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合理假设的测算结果表明:农民工人和兼业农户在现有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下分别有93. 96%和75. 84%的收入得到保障,基本实现了农业保险的预期政策目标;而专业农户在现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下只有57. 72%的收入得到保障,低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已经难以满足专业农民的风险管理需求。建议从供给侧层面对当前农业保险政策进行改革创新,在财政补贴资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开发不同保障水平和保费补贴比例相结合的农业保险组合产品,同时发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以满足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和融资需求。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供给侧改革 收入分化 需求演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丽 王莹
规模化经营将提高农户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同时改革要求逐步实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运行机制现代化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并均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指导意见。实践中,尽管保险业从不吝于助力"三农"发展,但广大农村因经济欠发达、保险业务额度小、农户分散程度高、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礼慧 董希淼
我国农业保险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分散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入、支持三农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现阶段,农业保险存在着保险品种设计不合理、收入保险占比低、保障水平不高、保险技术与服务落后等问题。应进一步创新农业保险品种,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促进收入保险发展,推动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农业保险发展现状2月5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公布,提出要"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201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丽 王莹
规模化经营将提高农户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同时改革要求逐步实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运行机制现代化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并均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指导意见。实践中,尽管保险业从不吝于助力"三农"发展,但广大农村因经济欠发达、保险业务额度小、农户分散程度高、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军 李京徽
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多重风险因素的约束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农业保险保驾护航。实地调研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呈现出主动化、多元化、高标准化及隐性化的特点,但是农业保险供给却相对不足。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保险供给侧的改革方向,如通过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农业风险管理服务等措施来保障农业保险的供给。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需求导向 供给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汉成 陶建平
结合《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统计数据,在分析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分化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揭示了我国农业保险需求演变过程及面临的困局。理论分析表明:在农业风险损失较高以及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较低情况下,经营性收入比重越高的农户所遭受风险冲击越大,对农业保险需求越强烈;实证分析表明:贫困地区农业保险需求水平低于全国;东中西贫困地区农业保险需求水平呈现依次上升态势;贫困地区低收入组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无需求,中等收入组农户偏好高补贴和低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高收入组农户偏好低补贴和高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就农业保险政策调整提出若干建议,以确保贫困地区农业保险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金成 曹斯蔚
我国农业现代化背景下,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农产品商品化、农地规模化、农户组织化、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六大转变,并衍生出更复杂的风险特征。论文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从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六大转变所带来的新风险因素出发,分析其具体保险需求,结合我国保险业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玉 王晨姝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涉农机构趋利避险的本质特性与农村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弱质性特征之间的矛盾。农业经济具有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易受自然因素影响等特点,抵御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经济对金融资源吸引力不足,致使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业务的内在积极性不高,缺乏金融支农动力。信贷产品要素设计与集约化生产经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 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因此,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引导"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政策。那么,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智富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方式既要增加金融资源总量"补短板",又要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推改革"江西作为传统农业省份,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金融支持逐步由以往鼓励量的增长向"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并重"转变,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结合实际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农业部党校联合调研组 胡碧珠 王建民 李冠佑 王海晔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这项战略部署,既需要各级政府及农业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加强引导和扶持,也需要农业经营主体自主自强、挖掘潜能,还需要金融部门给予更有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滕泰 刘哲
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新业态的培育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创新的支持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关注"三农",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总量增产效果明显,但农业供给效率较低、供给质量不高、小农经济造成农业定价能力不足等问题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滕泰 刘哲
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新业态的培育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创新的支持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关注"三农",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总量增产效果明显,但农业供给效率较低、供给质量不高、小农经济造成农业定价能力不足等问题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星焱
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加快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监管方式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农业部党校联合调研组 胡碧珠 王建民 李冠佑 王海晔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这项战略部署,既需要各级政府及农业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加强引导和扶持,也需要农业经营主体自主自强、挖掘潜能,还需要金融部门给予更有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关键词:
甘肃省 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