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0)
2023(6987)
2022(5779)
2021(5069)
2020(4240)
2019(9387)
2018(9132)
2017(17779)
2016(9263)
2015(10386)
2014(10177)
2013(10198)
2012(10084)
2011(8992)
2010(9272)
2009(8557)
2008(8402)
2007(7638)
2006(7251)
2005(6786)
作者
(27845)
(23345)
(23281)
(22227)
(15259)
(11056)
(10532)
(8988)
(8797)
(8404)
(8324)
(7818)
(7786)
(7629)
(7573)
(7238)
(6849)
(6731)
(6549)
(6273)
(5814)
(5710)
(5613)
(5419)
(5345)
(5344)
(4956)
(4702)
(4664)
(4538)
学科
(64557)
经济(64499)
管理(24723)
(23034)
方法(20373)
数学(18391)
数学方法(18287)
(17664)
企业(17664)
地方(15887)
(14757)
中国(13491)
地方经济(12070)
(11759)
(11187)
业经(9884)
(8854)
金融(8854)
收入(8678)
(8563)
农业(8233)
(7912)
银行(7902)
(7501)
环境(7102)
经济学(7057)
(6981)
(6674)
财务(6669)
财务管理(6643)
机构
大学(142674)
学院(141157)
(74667)
经济(73545)
研究(54608)
管理(49376)
中国(42542)
理学(41640)
理学院(41145)
管理学(40440)
管理学院(40180)
(35066)
科学(29995)
(29522)
(27987)
财经(27118)
经济学(26057)
研究所(24946)
(24713)
中心(23573)
经济学院(23265)
(21398)
(21329)
财经大学(20145)
北京(19076)
(18932)
业大(17638)
(17094)
师范(16914)
科学院(16385)
基金
项目(87291)
科学(69921)
基金(66678)
研究(62901)
(58862)
国家(57970)
科学基金(49290)
社会(43933)
社会科(41763)
社会科学(41746)
基金项目(33818)
(31954)
自然(29996)
自然科(29253)
自然科学(29246)
自然科学基金(28749)
资助(27981)
教育(27431)
(26749)
编号(22595)
重点(19761)
国家社会(19712)
(19703)
(19563)
成果(19069)
教育部(17424)
(17260)
(16915)
经济(16779)
人文(16771)
期刊
(89747)
经济(89747)
研究(49872)
中国(29618)
(27938)
学报(21594)
管理(20750)
科学(19813)
(19404)
(17321)
金融(17321)
大学(16814)
经济研究(16443)
学学(16300)
财经(15212)
(13291)
农业(12473)
问题(11390)
技术(11279)
业经(10451)
世界(9042)
技术经济(8961)
统计(8857)
(8519)
教育(8377)
国际(7929)
经济问题(7280)
(7273)
经济管理(6996)
决策(6789)
共检索到230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宁磊   王敬博   罗扬煌  
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症结之一,近年来出现的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剧烈调整则是这一症结的集中体现。针对这一新现象,当前经济学理论提供的解释与中国宏观环境并不一致,难以提供实际有效的政策指引。本文认为,在中国房产流动性较低的情形下,收入不确定性冲击是理解中国家庭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关键。首先,利用我国2015年第1季度~2022年第4季度的宏观季度数据,以及新冠疫情前后各省份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冲击确实会触发家庭资产负债表调整。其次,通过将中国家庭资产负债表特征纳入不完全市场异质性代理人模型,并将收入不确定性冲击进一步区分为改变整体收入水平的失业风险升高与不改变整体收入水平的收入波动性增加;本文的定量研究发现,除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外,收入波动性增加还会降低家庭对房产的需求,激发家庭提前还款行为,造成房价下降、债务收缩、消费疲软与储蓄激增并存的现象。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恢复和扩大消费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敏  丁璟琨  
资产负债表是先于其他报表产生的第一张财务报表,是企业的核心报表。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认识它的不确定性表现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资产列报的不确定性大于负债。因为资产的分类、确认、计量存在更多的判断与估计,表外负债是最具隐蔽性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资本公积的内部分类和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间的游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兵兵  朱晶  孔乐兰  
本文首先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机制进行剖析;然后,运用HP滤波方法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进行了测度,基于1996第1季度-2016年第4季度数据,采用随机波动的SV-TVP-VAR模型,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对价格水平的冲击响应表现出持续上升且始终为正的特征;经济波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响应呈现出双"V"型特征且始终为正;经济波动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响应有正有负,具有持续性的时变特征,2010年之前,该冲击响应上下波动变化,正负频繁转换,2011-2016年,该冲击响应呈现出"V"型特征且始终为正;可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基于包含不确定性的NK-DSGE模型,可以考察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显著改变了外生冲击影响宏观经济的动态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条件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不确定性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不确定冲击是推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因此,政策制定者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必须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  李力  郝大鹏  
本文首先测度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并从宏观总量层面检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风险冲击的非线性DSGE模型,使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刻画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带来违约风险的上升和产出的下降。(2)当违约风险较高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产出的负向冲击明显更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更好地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佰成   尹韦琪  
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为切入点,运用SV-TVP-FA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下宏观经济的脉冲响应特征及阶段异质属性,进一步基于包含预期的DSGE模型模拟预期与未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检验预期管理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弱化效应的“逆向”调控功效。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观测变量有关;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抑制效应存在阶段差异,长短期评价指标下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弱化效应由强到弱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期、下降期和平稳期,货币政策“跨周期”与“逆周期”调控不存在冲突;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优于未预期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具有弱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冲击效果,发挥“逆向”调控功效,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功效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海芳  刘天铭  
稳增长、防风险目标下货币政策应关注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以及多种不确定性,从多目标、多工具和多频率视角讨论货币政策决策是否考虑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波动对货币政策效果的非线性影响,并区分了渐进影响与突变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逆周期性,政策不确定性和信用利差比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具有更好的信息作用,货币政策在调整时较好地维护经济增长目标,但前瞻性不强。利率规则更关注稳增长目标,货币政策在不确定性较大时期比正常时期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稳定,较少考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货币政策应该加强前瞻性并综合考虑信用利差等不确定性的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轶群  
经济不确定性是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消费习惯形成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模型,探讨了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内在机理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冲击可以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大部分,其中,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贡献最大;另一方面,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冲击均具有长期性,其中,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变量以负向冲击为主,而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的冲击与此相反。此外,消费习惯形成仅在短期内可以弱化外生变量的冲击,从长期来看,消费习惯形成对宏观经济波动没有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成春  陈迅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03年1月-2017年10月的面板数据,应用G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房价上涨对不同区域重要经济变量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正向冲击对东部与中部地区的产出与投资具有负面影响,但对西部与东北地区产出呈现短期的刺激效应;(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刺激东部地区房价上涨,但引起中西部地区房价波动,而东北地区房价则呈现下降趋势;(3)房价的正面冲击会进一步刺激房价上涨,并带动投资增长,但其对产出与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博  徐飘洋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达到历史新高,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使得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和保物价稳定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构建TVP-SVVAR和DSGE模型,从企业预防性定价和居民失业风险两个角度出发,对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不确定性冲击会导致经济在短期进入滞胀状态,而在长期陷入通缩,其中短期通胀上升主要是因为在短期企业预防性定价在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占主导作用,而长期通缩则是因为失业风险所导致的居民有效需求下降;第二,模型模拟显示,在遭遇不确定性冲击后,存在失业风险的居民消费复苏的慢,没有失业风险的居民消费复苏的快;第三,总量上,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有效的减缓不确定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边际递减效应,结构上,搭配不同的财政政策能够有效的缓解异质性居民之间的福利损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博  徐飘洋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达到历史新高,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使得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和保物价稳定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构建TVP-SVVAR和DSGE模型,从企业预防性定价和居民失业风险两个角度出发,对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不确定性冲击会导致经济在短期进入滞胀状态,而在长期陷入通缩,其中短期通胀上升主要是因为在短期企业预防性定价在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占主导作用,而长期通缩则是因为失业风险所导致的居民有效需求下降;第二,模型模拟显示,在遭遇不确定性冲击后,存在失业风险的居民消费复苏的慢,没有失业风险的居民消费复苏的快;第三,总量上,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有效的减缓不确定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边际递减效应,结构上,搭配不同的财政政策能够有效的缓解异质性居民之间的福利损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淳伟德  
研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商品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商品期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使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数据频率不一致而可能带来的测度偏误等问题,文章运用GARCH-MIDAS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宏观经济变量不确定性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品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不确定性、同业拆借利率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均会对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产生显著的长期影响,其中,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影响衰减较快,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影响强度最大;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波动无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聂丽  石凯  
基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从外汇占款和国内信贷的货币供给投放渠道出发分析了外汇储备变化和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随后构建纯粹符号约束的VAR模型就外汇储备变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繁荣期,中国采取的从部分到完全再到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效消除了外汇储备增加引发的通胀压力;在经济紧缩期,外汇储备减少不会对当前持续低水平的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下拉趋势;此外,调控国内信贷的货币手段在外汇储备紧缩期更为有效,具体表现为外汇储备减少对国内信贷在短期内有正向显著影响;外汇储备减少对产出和汇率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强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促进国内信贷的合理适度增长。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秦怡   陈平   徐飘洋  
疫后恢复政策组合拳,有力承托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部分领域发展呈现明显波动,亟须有能够“对症下药”的理论解释和宏观政策应对。构建NK-DSGE模型,探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相应政策协整问题。研究结果展示,典型事实蕴含中国不存在总体资产负债表衰退,但存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证据。在宏观层面,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冲击会导致宏观经济较长时期下滑,乃至引发债务-通缩风险,而在微观层面,减轻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的债务厌恶和改善正常经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减弱上述影响。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会抑制技术进步与需求扩张对产出的促进作用,但在技术进步情形下,上述抑制作用有限。为减小福利损失,财政政策应盯住衰退类企业债务,货币政策应锚定高融资约束企业债务,并提高政策反应力度,宏观审慎政策应提高对资产价格的敏感度。上述结论为理解微观层面债务厌恶所产生的宏观合力以及设计实施相应政策搭配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新华  张思怡  刘辉  
采用1997~2013年家庭债务、贷款价值比与GDP增长率等变量数据,在借鉴Kim的模型基础上,构建VECM模型,检验了信贷约束、家庭债务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宽松的借贷约束促进了家庭债务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宽松的借贷约束会导致家庭债务过高,阻碍长期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率、家庭债务等变量相比,贷款价值比、利率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政府决策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消费金融政策,居民应通过优化家庭资产组合,以实现家庭债务的可持续性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