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4)
2023(2398)
2022(1959)
2021(1945)
2020(1612)
2019(3660)
2018(3310)
2017(6309)
2016(3686)
2015(4329)
2014(4273)
2013(4374)
2012(4057)
2011(3150)
2010(3186)
2009(2857)
2008(3147)
2007(2589)
2006(2152)
2005(1889)
作者
(8578)
(7090)
(6952)
(6937)
(4450)
(3318)
(3276)
(2737)
(2648)
(2600)
(2578)
(2472)
(2305)
(2299)
(2140)
(2107)
(2046)
(1982)
(1971)
(1924)
(1715)
(1711)
(1709)
(1646)
(1640)
(1558)
(1548)
(1508)
(1467)
(1460)
学科
(24040)
管理(15469)
(12831)
财政(12146)
(11987)
经济(11968)
(10001)
企业(10001)
(9767)
收入(8525)
(7869)
财务(7866)
财务管理(7816)
企业财务(7465)
方法(5965)
数学(5514)
数学方法(5491)
中国(5254)
(5183)
(4904)
国民(4779)
国民收入(4522)
(4302)
财富(4302)
地方(4263)
制度(4085)
(4085)
(3994)
(3737)
农业(3463)
机构
学院(44527)
大学(44289)
(21438)
(20946)
经济(20619)
管理(16118)
研究(14104)
理学(13827)
理学院(13733)
管理学(13593)
管理学院(13514)
财经(12188)
中国(12061)
(11045)
财政(9130)
财经大学(8783)
(8555)
(8077)
经济学(7661)
科学(7269)
(7138)
(7134)
经济学院(7053)
中心(6381)
研究所(5811)
(5696)
北京(5492)
(5085)
(5057)
(4855)
基金
项目(27242)
研究(21387)
科学(21051)
基金(20149)
(16734)
国家(16583)
社会(14581)
科学基金(14432)
社会科(13873)
社会科学(13868)
(10253)
基金项目(10204)
教育(9875)
资助(8738)
编号(8347)
(7948)
自然(7845)
成果(7830)
自然科(7684)
自然科学(7681)
自然科学基金(7550)
(6916)
国家社会(6564)
(6458)
(6099)
教育部(5940)
重点(5935)
课题(5845)
社科(5732)
人文(5714)
期刊
(23476)
经济(23476)
(22712)
研究(18521)
中国(11194)
(7239)
财政(7239)
财经(6924)
会计(5862)
(5845)
学报(5823)
管理(5405)
财会(5197)
大学(4976)
经济研究(4965)
(4842)
金融(4842)
学学(4765)
科学(4483)
(4177)
(3902)
通讯(3550)
会通(3548)
教育(3487)
问题(2959)
技术(2742)
农业(2614)
财经大学(2485)
(2472)
(2396)
共检索到76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穷志  
本文构建了人口不完全流动条件下多级财政再分配职能分解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地方财政能够运用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对收入不平等进行平抑,但外部性使其再分配力度有所保留,为此,中央财政再分配予以弥补,两级再分配职能相互协调。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以及多层非参数残差Bootstrap模型,运用中国省级数据,我们检验了理论假说。随机效应的方差表明,地方财政再分配失灵解释了收入不平等的70%强,中央财政的解释力不到30%,地方财政再分配在平抑收入不平等中承担主要责任。我们还发现,地方的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收入不平等,但地方转移支付却扩大了收入不平等;中央转移支付弥补了地方转移支付的功能缺陷,平抑了收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穷志  吴晔  申昕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可以发现,收入不平等带来了物价上涨,收入不平等使所得税税负降低,但收入不平等与政府消费性支出无关。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有效抑制物价上涨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负,必须抑制收入不平等,但是,不能将收入不平等作为政府消费性支出的借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楠  顾海  
文章利用VAR和SVAR模型对政府的财政收入再分配政策与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是:(1)财政收入分配的滞后效应(长期效应)与基尼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VAR分析);(2)财政收入分配政策的短期波动效应结果不确定,具体取决于社会福利支出与个人所得税的力度(SVAR分析)。这一结论支出并不是政府的所有出于良好愿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总是有益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穷志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政策偏向是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恶性循环的决定因素。当政策偏向于穷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提高税率,扩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当政策偏向于富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降低税率,减少对穷人的转移支付。依据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针对恶化的不平等而采取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差,没能扭转不平等恶化趋势,政策偏向严重。(2)税收再分配政策偏向富人,使富人税负相对轻于穷人,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剧;偏向于穷人的转移支付多为消费券(物),导致越扶越贫。为此,需要从调整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穷志  吴晔  
本文提出一个非中间投票人决定财政再分配的模型,该模型揭示,富人使用其拥有的资本生产政府所期待的GDP,与政府就免税额进行谈判,从而使其纳税减少。中间投票人为了防止政府被俘获,将税率设置得足够低。政府还以转移支付吸引富人投资生产GDP,富人得到的转移支付增加。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政府为吸引资本,对资本税收优惠,并提供财政补贴,使高收入者收入越来越高,收入不平等越来越严重。文章建议,监督再分配程序,提高再分配透明度,使再分配按照公平正义原则进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工乐  
振兴我国财政,在认识上既要克服“就财政论财政”,单纯在财政收支上做文章,脱离振兴经济空谈振兴财政的片面性,还要特别防止只强调振兴中央财政而忽视振兴地方财政的倾向。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同步振兴,应主要落实在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建设及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尚蒲  张日新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历程,认识到宪政背景、意识形态和地方可支配财力对财政分权的重要意义。分税制改革是政府间财力的重新分配。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不断调整。中央通过扩大共享税范围,增加了分享比例,集中税收,上收财力。分税制规定了政府间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并没有规定支出,实质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减少,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非税收入规模,提高中央转移支付额度,实现收支平衡。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可支配收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相互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洪友  彭小准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微观数据,对2019年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及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减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及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以后的相关财产税进行测算,比较了税前税后的基尼系数、K指数、MT指数等。结果表明: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主要来自个人所得税,贡献度高达91.78%;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减税效应明显,但再分配效应由原政策下的11.63%下降至新政策后的6.5%,纵向公平效应由0.04下降至0.02;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仅有微弱的0.3%,而叠加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后,财产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由原来的0.35%下降至0.02%。因此,仍需进一步扩大税基,提高税负集中率,从而达到在实际减税的同时不减弱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陈昌盛  
在财政分权理论框架下分析再分配问题的焦点在于“分”字。在多级政府下谁更应该执行再分配职能或再分配职能如何在政府间分割最适 ?文中基于前人研究成果 ,对此问题展开了规范的分析 ,然而得出的一般结论却带有明显的经验性 ,并运用阿特金森定理和广义劳伦兹曲线对此结论作出了尝试性的解释。从公平的角度出发的 ,这的确也是解释再分配职能的最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昊  娄峰  
本文拓展了财政再分配的传统分析方法,将间接税纳入研究框架,构建了一个可以综合测算包括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在内的各项财政工具的再分配效应的分析框架,综合采用财政预算归宿法、居民收入核算法和MT指数测量与分解法,以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和城乡居民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社会核算矩阵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再分配从整体上对收入分配为逆向调节。财政再分配导致全国基尼系数上升2%,其中,来源端间接税、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和支出端间接税分别使基尼系数上升1.7%、1.3%和3.2%,转移支付、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昊  娄峰  
本文拓展了财政再分配的传统分析方法,将间接税纳入研究框架,构建了一个可以综合测算包括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在内的各项财政工具的再分配效应的分析框架,综合采用财政预算归宿法、居民收入核算法和MT指数测量与分解法,以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和城乡居民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社会核算矩阵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再分配从整体上对收入分配为逆向调节。财政再分配导致全国基尼系数上升2%,其中,来源端间接税、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和支出端间接税分别使基尼系数上升1.7%、1.3%和3.2%,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缴费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使基尼系数下降3%、0.4%和0.7%。这一现象在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中均不多见。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转移支付、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缴费在财政支出和收入中所占比重过低,对收入分配的正效应过小,间接税在财政收入中占比过高,对收入分配的负效应过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权衡  
无论是从中国目前财政收入分配制度的种种体制性缺陷和矛盾来看,还是从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要求来看,中国都需要启动和加快新一轮税制改革。这种改革要以建立中国的公共财政体制为导向,最终通过实施以公共财政为目标的政策框架,来推动和完善中国的社会政策,构建起适应社会政策发展的财政分配体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梁朋  黄然  
一、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理论依据和因素 中央财政收入比率高低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是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收入掌握社会资源,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弥补市场失灵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的划分,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分工,又是由公共产品具有的层次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卜振兴  刘晨妍  
我国居民的整体收入差距多年来位于警戒线水平以上,收入差距问题较为突出。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近年来出现缩小趋势,但是不平等程度依然很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财政金融视角对我国收入不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刚性兑付、价格管制、税收结构和公共财政支出等。结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为我国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加深了对于不平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研究结论对于研究收入差距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