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9)
2023(6379)
2022(5452)
2021(5176)
2020(4228)
2019(10161)
2018(10153)
2017(19306)
2016(10474)
2015(11441)
2014(11393)
2013(11237)
2012(10482)
2011(9466)
2010(9905)
2009(9186)
2008(9290)
2007(8214)
2006(7823)
2005(7270)
作者
(27561)
(23031)
(22871)
(22125)
(15040)
(10958)
(10597)
(8759)
(8742)
(8568)
(7931)
(7639)
(7630)
(7578)
(7495)
(7108)
(6966)
(6718)
(6590)
(6536)
(5891)
(5560)
(5511)
(5294)
(5271)
(5266)
(5127)
(5044)
(4693)
(4582)
学科
(41034)
经济(40981)
(30695)
管理(29848)
(24673)
企业(24673)
(17527)
(14946)
贸易(14942)
(14863)
(14741)
方法(14469)
(14458)
中国(12894)
数学(12730)
数学方法(12547)
(12052)
(10530)
业经(10149)
收入(9693)
农业(9333)
(8879)
地方(8609)
(8159)
出口(8158)
出口贸易(8158)
(8158)
(8143)
银行(8142)
制度(8038)
机构
学院(143858)
大学(142382)
(68827)
经济(67313)
管理(55876)
研究(52551)
理学(46676)
理学院(46218)
管理学(45696)
管理学院(45364)
中国(41135)
(36077)
(30279)
科学(26637)
财经(26271)
(25750)
(23987)
(23892)
中心(23291)
研究所(22618)
经济学(21684)
(19838)
北京(19801)
经济学院(19462)
财经大学(19102)
(19098)
(18668)
师范(18569)
(18033)
(16356)
基金
项目(86008)
研究(68738)
科学(68597)
基金(62643)
(52695)
国家(52226)
科学基金(45044)
社会(44682)
社会科(42481)
社会科学(42471)
(32151)
教育(31918)
基金项目(30985)
编号(28294)
(26840)
资助(26795)
自然(26276)
自然科(25665)
自然科学(25658)
自然科学基金(25228)
成果(24717)
课题(20651)
(20505)
(19216)
重点(19046)
(18842)
国家社会(18658)
教育部(18252)
(18118)
(17714)
期刊
(84581)
经济(84581)
研究(53080)
中国(34923)
(27291)
管理(23019)
教育(19701)
(18675)
金融(18675)
(18577)
科学(16159)
学报(15204)
经济研究(14527)
业经(13568)
财经(13327)
大学(13011)
技术(12498)
农业(11965)
(11930)
学学(11806)
(11543)
问题(10817)
国际(10342)
世界(8145)
改革(7430)
(7430)
商业(7169)
技术经济(7058)
现代(7049)
(6866)
共检索到241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倪夏  叶初升  
本文主要研究药品零加成改革引起的医疗支出在病情间的再分配效应。首先,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进行双重差分分析,讨论改革对医疗支出在病情间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地区平均药占比每增加10个百分点,病情严重程度等于均值的患者的总治疗费用将显著上升5.13%。在此基础上,病情严重程度每增加1个标准差,患者的总治疗费用将少增加2.98%。进一步,本文在患者收入、病情二维异质性的框架下讨论了这种现象可能的成因并从实证上进行验证。分析表明,改革提高了对重症更有益的诊疗手段的相对价格,改变了医生在诊疗方案上的选择。这种改变会因患者的支付能力不同而有差异,相比收入低且病情较重的患者,医生更多地对收入高且病情较轻的患者使用了对重症更有益的诊疗手段。这种微观选择引起了医疗资源在病情间的扭曲配置和医疗支出向轻病的倾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楠  顾海  
文章利用VAR和SVAR模型对政府的财政收入再分配政策与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是:(1)财政收入分配的滞后效应(长期效应)与基尼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VAR分析);(2)财政收入分配政策的短期波动效应结果不确定,具体取决于社会福利支出与个人所得税的力度(SVAR分析)。这一结论支出并不是政府的所有出于良好愿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总是有益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穷志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政策偏向是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恶性循环的决定因素。当政策偏向于穷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提高税率,扩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当政策偏向于富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降低税率,减少对穷人的转移支付。依据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针对恶化的不平等而采取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差,没能扭转不平等恶化趋势,政策偏向严重。(2)税收再分配政策偏向富人,使富人税负相对轻于穷人,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剧;偏向于穷人的转移支付多为消费券(物),导致越扶越贫。为此,需要从调整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宇  刘穷志  
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估模型,使用个人所得税面板数据,估计了个人所得税系统1997年到2006年的再分配功能。研究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呈现出累退性,它在扩大可观测总收入不平等和净收入不平等的同时,对以消费基尼系数近似表达的真实不平等也存在一定的显著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在逃税的情况下,税收再分配可能增加实际收入不平等;在较为民主的环境中,税收再分配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洪友  彭小准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微观数据,对2019年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及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减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及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以后的相关财产税进行测算,比较了税前税后的基尼系数、K指数、MT指数等。结果表明: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主要来自个人所得税,贡献度高达91.78%;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减税效应明显,但再分配效应由原政策下的11.63%下降至新政策后的6.5%,纵向公平效应由0.04下降至0.02;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仅有微弱的0.3%,而叠加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后,财产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由原来的0.35%下降至0.02%。因此,仍需进一步扩大税基,提高税负集中率,从而达到在实际减税的同时不减弱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宋高燕  邓宏图  
本文从制度变迁视角,解构收入不平等产生的内在根源,制度变迁如何诱发政府再分配能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城乡、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内在机理,并利用29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地区市场导向下制度变迁诱发再分配机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导向下制度变迁会增强政府再分配能力。(2)制度变迁和政府再分配能力会促使城乡收入不平等缩小,但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影响则相反。(3)制度变迁具有长期影响效应,且市场化导向制度变迁长期影响更为显著,而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对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有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良军  童波  
随着收入不平等差距的拉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公平与再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成本与效率条件下,针对不同的税前收入决定方法,中国被试的自利偏好与公平偏好对个体再分配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除了自利偏好,公平偏好在再分配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税前收入不平等的因素对个体的公平偏好与再分配行为有显著影响;在个体再分配偏好中,公平偏好满足需求法则,并且与效率损失之间存在权衡取舍关系;最后,再分配行为受到决策者的角色与社会特征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设计具有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穷志  吴晔  申昕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可以发现,收入不平等带来了物价上涨,收入不平等使所得税税负降低,但收入不平等与政府消费性支出无关。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有效抑制物价上涨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负,必须抑制收入不平等,但是,不能将收入不平等作为政府消费性支出的借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希明  陈保同  
通常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可以从两个维度衡量,市场配置要素决定的初次收入分配和政府政策调节的再次分配。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逐年升高,成为影响经济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掣肘。治病问源,区分影响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原因,有助于为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与指引。一、从市场收入到可支配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子印  
笔者运用泰尔指数对城镇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不平等状态进行衡量,并分析了政府再分配政策对区域间与区域内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的调节,考察了直接税和转移支付这两个工具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调控作用。结论表明,2005年~2007年,间直接税与转移性收入对缩小收入不平等状态都有一定效果,其中转移性收入的作用接近直接税作用的两倍;在不同区域,直接税与转移性收入的调节作用有较大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穷志  吴晔  
本文提出一个非中间投票人决定财政再分配的模型,该模型揭示,富人使用其拥有的资本生产政府所期待的GDP,与政府就免税额进行谈判,从而使其纳税减少。中间投票人为了防止政府被俘获,将税率设置得足够低。政府还以转移支付吸引富人投资生产GDP,富人得到的转移支付增加。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政府为吸引资本,对资本税收优惠,并提供财政补贴,使高收入者收入越来越高,收入不平等越来越严重。文章建议,监督再分配程序,提高再分配透明度,使再分配按照公平正义原则进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宇  刘穷志  
本文构建了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以及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对于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际、最优和最大效应指标。运用中国省份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个人所得税正在加速恶化居民收入不平等,并且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中发挥主要作用;转移支付对收入不平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力量较弱,而且离最优指标"要求"越来越远;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并且加剧程度越来越严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池波  李成豪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正义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收入不平等和再分配偏好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居民整体幸福水平的提升缓慢提供了新的合理解释。利用CGSS2010数据和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第一,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第二,再分配偏好对中低收入阶层、初等教育和农村居民的负面影响大于高收入阶层、高等教育和城市居民;第三,由于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正相关,再分配偏好加强了收入不平等的"幸福负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升不同群体的幸福感与中国居民的整体幸福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锐  刘倩  
利用苏州工业园区金保工程管理数据,文章构建了园区养老保险制度由公积金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的"反事实"微观评估模型,对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再分配过程进行事前评估;采用Theil-L与Theil-T指数测度公积金制及部分积累制下的再分配总体不平等,并遵照参保职工异质性特征,按子样本分解不平等,定量考察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对于再分配不平等的异质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在给定均值和基尼系数的一般性约束条件下,本文得到了定义于有限区间上的社会福利函数、最优收入分布和最优税率结构,找到了收入低于平均值的概率与帕累托指数和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根据常相对风险厌恶和常绝对风险厌恶偏好对应的最优分布——帕累托分布和指数分布,对社会上出现的"被平均"现象给出了理论解释,弄清了"二八现象"发生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