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2)
2023(12913)
2022(10653)
2021(9669)
2020(8264)
2019(18720)
2018(18385)
2017(35764)
2016(18542)
2015(20095)
2014(19460)
2013(19355)
2012(17067)
2011(14800)
2010(14459)
2009(13121)
2008(12793)
2007(11176)
2006(9214)
2005(7982)
作者
(47863)
(40471)
(40148)
(37807)
(25543)
(19071)
(17953)
(15678)
(15249)
(14053)
(13579)
(13462)
(12612)
(12317)
(12313)
(12109)
(12064)
(11581)
(11461)
(11378)
(9608)
(9567)
(9461)
(9285)
(9072)
(8906)
(8789)
(8624)
(7923)
(7792)
学科
(86747)
(82402)
经济(82320)
(78022)
企业(78022)
管理(71159)
方法(41005)
数学(33015)
数学方法(32673)
(29769)
业经(28033)
(27290)
技术(20600)
(20415)
财务(20383)
财务管理(20361)
农业(20239)
企业财务(19304)
中国(18621)
(14771)
(14541)
理论(14512)
(14246)
(14072)
技术管理(13964)
(13324)
贸易(13315)
(12976)
地方(12955)
(11879)
机构
学院(257669)
大学(251145)
(115807)
经济(114117)
管理(113933)
理学(99971)
理学院(99178)
管理学(97926)
管理学院(97437)
研究(71436)
中国(57335)
(52654)
(48995)
财经(42870)
科学(40103)
(39291)
(38103)
(36978)
经济学(35916)
业大(35424)
中心(34865)
经济学院(32813)
商学(32508)
商学院(32221)
财经大学(31989)
(31828)
经济管理(31385)
农业(29709)
北京(29161)
研究所(28752)
基金
项目(179781)
科学(147055)
基金(135706)
研究(133705)
(115688)
国家(114680)
科学基金(103668)
社会(90825)
社会科(86523)
社会科学(86504)
基金项目(72542)
(71023)
自然(66147)
自然科(64836)
自然科学(64823)
自然科学基金(63761)
教育(60713)
(57418)
资助(53439)
编号(51607)
(44090)
(40546)
创新(40240)
重点(39052)
(38996)
国家社会(38678)
(38569)
成果(38109)
人文(36328)
(36227)
期刊
(120420)
经济(120420)
研究(69926)
管理(47556)
(44081)
中国(42131)
(35136)
科学(32545)
学报(29852)
技术(26095)
大学(25164)
农业(24576)
学学(24276)
业经(22599)
财经(21457)
(21046)
金融(21046)
经济研究(19163)
(18570)
教育(18479)
技术经济(16265)
问题(15968)
(15673)
财会(13545)
商业(13307)
现代(13132)
科技(13131)
(12770)
统计(12354)
世界(11461)
共检索到359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巧玲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步骤,采用logit和tobit回归模型分别检验了收入不平等、物质渴求与是否创业和创业强度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全样本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物质渴求存在U形关系,当收入差距超过拐点时,收入不平等不利于创业,物质渴求促进创业,并且收入差距通过刺激物质渴求遮掩了收入不平等对创业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非理性创业发生;替换被解释变量及替换收入不平等指标等方式后实证结果仍稳健。分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农村收入差距与物质渴求存在U形关系,当收入差距超过拐点时通过刺激物质渴求促进农村非理性创业;城市收入差距则与物质渴求存在倒U形关系,当收入差距超过拐点时,物质渴求随收入差距增加而降低,并且与创业关系不显著,城市居民面对收入差距时呈现出相对创业理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许静  何桢  
针对质量特性为轮廓(profile)的输出响应的优化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将满意度函数与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相结合的linear-profile优化方法。首先利用两步建模法拟合响应模型,并计算模型各个参数的满意度函数值,利用TopSiS模型求得参数满意度函数值的最优贴近度(opi),将其做为最终的优化指标。传统的满意度函数以各个满意度的几何均值作为评价指标,其合理性有待考证,并且最终评价指标模型的建立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文献中的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证明方法切实可行,优化结果令人满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承虎  张效玲  
在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常常需要到被审计单位的关联单位(企业)和有大宗或频繁经济往来的单位(企业)进行延伸调查,或要求相关个人配合审计人员取证,我们习惯称之为延伸调查。《审计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并取得证明材料;有关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并提供证明材料”。从原则上讲,审计法及实施条例都对延伸...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目前有关收入不平等与创业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且往往忽视了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和"结构"问题。根据Ferreira和Gignoux(2011)等提出的非参数方法,按照来源性质的不同将我国省级层面的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努力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分析并实证检验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基于2008年~2013年多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机会不平等对个体创业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努力不平等与创业活动之间呈现"∽"型关系,即随着努力不平等程度的上升,个体创业概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再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机会不平等对"老板"型创业和"个体户"型创业影响均较为显著,而努力不平等仅对"个体户"型创业影响显著;且努力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存在较为显著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和性别的异质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收入不平等影响创业活动的作用机理,而且可为政府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活动提供学术支撑。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笑萍  童伟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在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满意度调查和需求度调理以及农民的实际需要,确定财政支持的重点类别、优先顺序,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建设体系,坚持注重管理、建管并重的原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呈庆  任玲  
多年来,我国出现房价收入比过高的现象,那么,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房价收入比提升会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什么影响?研究选取2002—2018年我国27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依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程序,运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房价收入比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间接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从总效应来看,城镇化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城镇化发展通过推高房价收入比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正向影响,房价收入比发挥的正向间接效应弱化了城镇化发展直接效应的负向影响,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使用工具变量进行检验后这一效应依然成立。(2)将样本按城市发展水平进行分样本回归后发现,城镇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影响效果以及房价收入比的遮掩效应均存在差异,在东中部城市以及大中城市作用的影响程度大于西部城市以及小城市。因此,如何发展城镇化和调控房地产市场成为政策的主要着力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雪峰  韩永飞  
文章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多时点DID方法研究跨国并购、异质性组织冗余和创新投入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对创新投入起到正向影响,未吸收冗余在跨国并购与创新投入之间发挥遮掩效应,已吸收冗余则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按照地区差异和跨国并购完成情况研究发现:未吸收冗余在东部与西部地区能够发挥遮掩效应,而在中部地区难以发挥遮掩效应;已吸收冗余在东部地区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西部地区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中部地区则难以发挥中介效应。无论跨国并购完成与否,未吸收冗余均能够发挥遮掩效应,已吸收冗余在完成跨国并购的企业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在未完成跨国并购的企业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泽民  刘超  
本文以2014—2017年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高阶理论的社会行为关系和财务理论,分析了财务柔性在政治关联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影响和作用效果。研究结论如下:建立政治关联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并且董事长政治关联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总经理政治关联;政治关联会减少企业持有财务柔性的水平;财务柔性对政治关联与创新效率的中间作用机制为"遮掩效应"。该结论为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财务行为决策、优化资源配置体系提供经验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仪秀琴   李鑫宇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对过度投资具有正向影响,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中管理层权力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更显著;管理层权力对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具有负向影响;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过度投资具有正向影响;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在管理层权力与过度投资之间发挥遮掩效应;管理层权力能通过降低供应商/客户集中度抑制过度投资,这一影响的前半路径受融资约束的调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懿  纪建悦  周婧琳  
金融发展、房地产投资占比和技术创新,成为落实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研究三者关系对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引导房地产行业健康增长、鼓励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金融发展、房地产投资占比和技术创新纳入同一理论框架,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格局使金融资源逐渐向房地产投资倾斜,存在"金融发展→技术创新"的直接促进效应和"金融发展→房地产投资占比→技术创新"的遮掩效应,直接效应和遮掩效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在不同的房地产投资水平下,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不同,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这种非线性关系在东中西部地区所表现的形式也不相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啸添  胡伦祯  
以往文献较多从企业特质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本文从管理者特质角度出发,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以及该影响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绩效的间接效应显著,表现为遮掩效应,即管理者过度自信通过提高企业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间接促进作用,削弱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直接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秋  朱益祥  
根据高阶理论,实际控制人特质将影响企业决策行为,但是,鲜有学者关注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企业社会责任及经济后果的影响,文章基于政治成本假说,利用2010-2016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探索境外居留权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决策行为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但境外居留权降低企业价值,社会责任在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和企业价值之间起到遮掩效应,抑制了境外居留权对企业价值的损害。实际控制人感知的经营压力对社会责任承担及其经济后果具有调节效应,企业相对业绩和内部控制反向调节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从来  张中锦  
从分项收入角度考察城乡收入不平等,不仅能判断产生收入不平等的原因,还能判断什么分项收入有利于增加收入总量;不仅能量化收入不平等效应,还能根据收入不平等效应来优化收入结构。研究发现,分项收入具有性质不同、大小不等的收入不平等效应,其中工资性收入扩大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最强、转移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最小;经营性收入是唯一具有缩小收入不平等效应的分项收入。据此,我们认为,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优化的方向应该是,稳定维持工资性收入、适当调整转移性收入、适度控制财产性收入并努力增加经营性收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先国  李晓华  
文章使用来自中国城镇家庭调查的横截面数据,应用Quantile-JMP分解技术来评价劳动力结构(主要指教育和工作经验年限)及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对1988~2002年间工资分布高端和低端的影响。作者发现,劳动力结构的变动主要作用在工资分布的低端,减弱了与其同时作用但力量相反(增加不平等)的价格变动的影响力。工资分布高端不平等的稳定增长几乎全部被组间和组内价格的上升所解释,劳动力结构对工资分布高端的不平等影响很小。总的来说,结构效应作用比较小,工资分布高端和低端的不平等变动主要被增长的组内价格和组间价格所解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昊民  何奇学  
以往关于薪酬激励的研究忽略了激励制度对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传统代理理论,从薪酬认知观出发,将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入薪酬激励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利用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不相关,但高管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差距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组织绩效显著负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在高管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效应不显著,而在高管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且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本文从管理者的心理因素出发,深化了薪酬与绩效的相关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了理论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