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4)
2023(14523)
2022(12738)
2021(11975)
2020(10093)
2019(23443)
2018(22999)
2017(44864)
2016(24069)
2015(26880)
2014(26584)
2013(25887)
2012(23539)
2011(20859)
2010(20533)
2009(18222)
2008(17345)
2007(14842)
2006(12626)
2005(10757)
作者
(65010)
(54133)
(53489)
(51244)
(34407)
(25762)
(24601)
(21448)
(20516)
(18990)
(18397)
(17959)
(16845)
(16762)
(16756)
(16331)
(16184)
(16043)
(15423)
(15304)
(13100)
(13015)
(12923)
(12414)
(12067)
(11953)
(11760)
(11702)
(10766)
(10568)
学科
(93170)
经济(93068)
管理(69342)
(64592)
(53353)
企业(53353)
方法(47223)
数学(41735)
数学方法(41193)
(28471)
(24897)
中国(23419)
(21125)
贸易(21119)
(20670)
业经(20370)
(18301)
地方(17907)
农业(16953)
(15459)
财务(15389)
财务管理(15349)
(15149)
技术(15145)
理论(14965)
企业财务(14486)
(14365)
(14333)
环境(13973)
(12737)
机构
大学(328408)
学院(325062)
管理(134892)
(132356)
经济(129737)
理学(118492)
理学院(117304)
管理学(115231)
管理学院(114643)
研究(103132)
中国(75911)
(68280)
科学(63068)
(60469)
(49164)
财经(48992)
业大(48059)
中心(47909)
(47672)
研究所(45095)
(44958)
(44536)
北京(42329)
(41660)
师范(41293)
经济学(40535)
(38099)
农业(37057)
财经大学(36971)
经济学院(36934)
基金
项目(233799)
科学(184916)
基金(171804)
研究(171570)
(148716)
国家(147546)
科学基金(128469)
社会(109161)
社会科(103674)
社会科学(103646)
基金项目(91459)
(89696)
自然(83683)
自然科(81821)
自然科学(81802)
自然科学基金(80299)
教育(78830)
(75495)
资助(70969)
编号(69902)
成果(55168)
(52160)
重点(51438)
(48718)
(48630)
课题(46353)
教育部(45462)
创新(45417)
国家社会(45384)
科研(45135)
期刊
(133519)
经济(133519)
研究(92625)
中国(55137)
学报(49449)
管理(47698)
(46091)
科学(45387)
(41975)
大学(38650)
学学(36179)
教育(33533)
农业(29679)
技术(28675)
(24184)
金融(24184)
财经(22898)
经济研究(22325)
业经(21851)
(19499)
图书(18301)
问题(17921)
理论(15977)
科技(15589)
技术经济(15448)
(15207)
(15046)
实践(14667)
(14667)
统计(14464)
共检索到456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吴梦涛  钱铁峰  谭松涛  
已有较多研究讨论了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而从收入不平等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搜集和整理了172个国家和地区1970年到2016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一国实际汇率的影响,并引入政府支出探究了收入分配对非贸易品部门和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非OECD国家,收入不平等和实际汇率显著负相关,即收入越不平等,实际汇率高估越严重,而在OECD国家中这一现象并不存在。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对于非OECD国家,一国收入不平等加剧会导致该国政府支出增多,从而扩大了非贸易品部门规模,导致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使得实际汇率高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金至  尹依依  钱程  
本文通过对155个国家1980年至201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汇率制度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文献和实证分析表明,较之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更有助于贸易发展、经济稳定与就业提高,从而能够缩小收入差距,但固定汇率制容易催生低效集权的政府,这又会使得收入差距扩大。相比之下,中间汇率制度能够显著缩小收入差距,即汇率制度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中间汇率制通过促进就业,缩小了收入差距,且这一传导机制在非OECD国家尤为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金至  尹依依  钱程  
本文通过对155个国家1980年至201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汇率制度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文献和实证分析表明,较之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更有助于贸易发展、经济稳定与就业提高,从而能够缩小收入差距,但固定汇率制容易催生低效集权的政府,这又会使得收入差距扩大。相比之下,中间汇率制度能够显著缩小收入差距,即汇率制度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中间汇率制通过促进就业,缩小了收入差距,且这一传导机制在非OECD国家尤为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梅冬州  王思卿  雷文妮  
在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在不断加深,这对收入分配是否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对此,本文搜集和整理了1980—2014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后发现,资本账户开放扩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这在非OECD国家中表现得尤为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资本账户开放通过促进非OECD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从而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加剧了贫富差距,但这一作用在经过收入再分配的调整后会被削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羽  王文倩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金融科技依托移动金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高了金融可及性和服务效率,那么它能否改进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从而缓解收入不平等呢?本文从金融科技对居民收入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效应出发,分析了金融科技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18个国家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当金融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且这种改善作用主要体现为低收入群体收入份额的提高。另外,金融科技对收入分配的改善作用还会受到"数字鸿沟"问题的制约,在信息化水平越高的国家,金融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对收入分配的改善作用越早得到体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虞文美  杜亚斌  曹强  
基于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建立的理论模型,使用具有空间截面相关特征的Driscoll和Kraay(1998)方法,以及全球135个国家5年的数据,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存在U型关系,即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一开始是负向的,人力资本超过临界值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向的;内生巴萨效应为负,年龄结构和政府消费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模糊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还需要深入到其内部结构,研究要素禀赋效应和内生巴萨效应,这对研究实际汇率具有重要启迪。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祥云  张建顺  陈珊  
基于1995~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Tobit模型,使用滞后生均公共教育支出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从经验研究角度考察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这主要是由公共教育支出增加所导致的教育扩展压缩效应和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分布共同引起的。运用多个公共教育支出的替代指标以及进行分地区稳健性检验,其结果均证明模型结论是稳健的。要进一步发挥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今后在继续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力度的同时,还应优化公共教育支出的结构,注重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分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念  徐建国  黄益平  
本文基于对123个国家1980~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变动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受汇率制度的影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实际汇率升值与服务业发展速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二者的关系并不显著。静态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设定均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不同汇率制度下实际汇率的变动规律不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不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煜  陈金至  
本文通过对201个国家1975~201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固定汇率制度会导致政府规模的扩大,且该结论在不同类型的国家均成立。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政府规模的扩大是由外部风险导致的。固定汇率制度削弱了货币政策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所以政府更偏好用财政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这直接导致了政府规模的扩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何东霞  易顺  
文章运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和世界上36个国家(20个发达国家和16个发展中国家)1983-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跨国研究,通过建立变系数面板模型并结合可支配收入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政府支出和私人消费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而言,样本国家的政府消费支出与私人消费成互补关系,可支配收入仍然是影响私人消费的主要因素,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开放程度和失业率)对消费的影响在统计上很不显著。为了扩大消费,中国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切实解决民生基本难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旋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采用中国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实施的财政支出"城市偏向"分配机制,财政支出显著地扩大了城乡间收入差距;而不同项目的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互异,其中农林水务支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间相对收入差距,而公共安全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的受益范围主要局限于城市,显著不利于城乡间收入状况的改善。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必须转变财政支出"市民导向"的既定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文教以及农林水务支出,扩大公共安全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在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强  
经济增长率和政府支出是影响实际汇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1980~2011年亚洲10个国家(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政府支出、实际汇率三者之间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亚洲10个国家(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实际汇率都有正向影响,短期值在0.1712到0.4688之间,长期值在0.5572到2.0559之间。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在短期是0.1201到0.1919之间,长期值在0.1710到0.3673之间,且它们的系数显著为正。该研究不仅证实巴萨效应在亚洲10个国家(或地区)是成立的,而且认为政府支出增加也是导致实际汇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廉石  
本文采用2005~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首次考察了金融结构对贫困、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在银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越有利于贫困减少和收入不平等缩小。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为改善银行业结构,核心就是逐步提高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地位,建立以地方性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晓佳  李金昌  
未被观测经济(NOE)对经济发展具有诸多影响,但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章基于动态均衡解的劳动报酬模型得到,随着NOE规模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即劳动者从事NOE部门的报酬与从事可观测部门的报酬之差)呈现单调递增的变化过程,但边际变化率先增后减。当考虑劳动者决策的随机动态调整因素时,NOE规模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高低两个动态变化均衡点。在该模型基础上,基于2000-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NOE规模与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程度和腐败水平也与居民收入不平等呈正向影响关系,而城市化水平则呈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  成谢军  陶士贵  
基于我国内地26个省份1995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HP滤波方法得到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最小二乘法对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进行估计。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都显著的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其作用是稳健的;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显著的缩小收入不平等程度,其作用是稳健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随时间波动的;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对西部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显著,方向也不稳定。计量分析的结论与理论模型是较为一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