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5)
- 2023(8834)
- 2022(7463)
- 2021(7168)
- 2020(5854)
- 2019(13573)
- 2018(13119)
- 2017(25600)
- 2016(13471)
- 2015(15425)
- 2014(15137)
- 2013(14860)
- 2012(13815)
- 2011(12535)
- 2010(12600)
- 2009(11638)
- 2008(11477)
- 2007(10196)
- 2006(9308)
- 2005(8514)
- 学科
- 济(62168)
- 经济(62101)
- 业(37362)
- 管理(36790)
- 企(27454)
- 企业(27454)
- 方法(24620)
- 数学(22916)
- 数学方法(22715)
- 中国(21309)
- 农(18599)
- 财(17629)
- 贸(14341)
- 贸易(14334)
- 易(14114)
- 制(13699)
- 农业(12239)
- 策(10547)
- 业经(10465)
- 银(10325)
- 银行(10320)
- 收入(10172)
- 行(10045)
- 地方(9701)
- 融(9625)
- 金融(9623)
- 体(9615)
- 发(9299)
- 学(8682)
- 出(8429)
- 机构
- 大学(192115)
- 学院(190188)
- 济(95248)
- 经济(93751)
- 管理(73232)
- 研究(72551)
- 理学(62302)
- 理学院(61668)
- 管理学(60931)
- 管理学院(60564)
- 中国(57633)
- 财(44456)
- 京(40869)
- 科学(38470)
- 所(35602)
- 财经(34559)
- 中心(32068)
- 研究所(32041)
- 经(31933)
- 经济学(31796)
- 经济学院(28703)
- 农(28030)
- 江(27327)
- 北京(26865)
- 院(25982)
- 财经大学(25866)
- 范(24157)
- 师范(24001)
- 业大(23068)
- 农业(21567)
- 基金
- 项目(122821)
- 科学(99116)
- 基金(94070)
- 研究(92530)
- 家(82282)
- 国家(81262)
- 科学基金(69332)
- 社会(63568)
- 社会科(60491)
- 社会科学(60481)
- 基金项目(47432)
- 省(42551)
- 自然(41782)
- 教育(41351)
- 自然科(40869)
- 自然科学(40854)
- 自然科学基金(40190)
- 资助(40118)
- 划(37379)
- 编号(35064)
- 部(29871)
- 成果(29510)
- 国家社会(28309)
- 重点(27507)
- 发(27057)
- 中国(26799)
- 教育部(26192)
- 人文(24892)
- 创(24842)
- 课题(24660)
共检索到299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成栋 樊正德 王优容 李玉瑶
家庭杠杆率水平高、增速快问题不仅解决难度大且影响金融稳定,明晰引致中国城镇家庭杠杆率快速提升的因素,对防范金融风险意义重大。文章使用2017年CHFS微观数据,通过构建内生转换模型,在校正了样本选择偏差后,考察了收入不平等、多套房购买决策对中国城镇家庭杠杆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收入不平等程度加深对城镇家庭多套房购买决策具有抑制效应。(2)收入不平等推动了城镇家庭杠杆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收入不平等对居住在中小城市的一套房家庭杠杆率的推动作用更大。(3)多套房购买决策对城镇家庭杠杆率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于一套房家庭,多套房家庭的杠杆率平均要高77.7个百分点。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新的分析视角中探究近年来中国城镇家庭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原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巫锡炜
利用"中国家庭户收入调查"收集的1995年和2002年城镇家庭户样本数据,以家庭户作为分析单位,对中国城镇收入和财产不平等进行了考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家庭户收入的大多数不平等测量指标在1995~2002年7年间都存在一个显著的大幅度上升,但家庭户财产不平等在此期间呈现出略有下降的趋势;基于人口分组的分解反映出,区域、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户主中共党员身份对总的家庭收入和财产不平等具有更大的贡献;总体上,对于1995~2002年的中国城镇而言,分类机制在左右家庭户资源不平等变动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财产不平等 反事实分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黄彦彦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校正了样本选择偏差,实证研究了房价上涨对家庭多套房决策和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估计了一套房和多套房家庭的反事实储蓄率以及多套房决策对储蓄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多套房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有较高收入、家庭人口较多、有过拆迁经历、首套房面积较小的家庭更倾向于多套房决策;在房地产市场上行阶段,房价上涨成为推高储蓄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房价持续上涨时,人们为购房而储蓄,为偿还住房借贷而储蓄,推高了储蓄率。多套房决策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每一个随机的城镇居民家庭,多套房决策对家庭储蓄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广肃 王雅琦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以及相匹配的城市层面的住房价格数据,从住房购买需求的角度,给出了一个近年来家庭杠杆率急剧上升的解释。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探讨了房价上涨对家庭杠杆率的作用机制以及潜在影响。结果表明,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推动了家庭杠杆率的急剧攀升,从数量上看,房价每上涨1倍,样本期间的家庭贷款数额将会增长288. 1%,家庭杠杆率将上升39. 2%,而此部分贷款的增加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而非私人借贷,由房价导致的家庭借贷数额和杠杆率的上升大概占到购房家庭总体借贷数额和杠杆率上升的90%左右。机制分析表明,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刺激了家庭必需型和投资型住房需求,并提高了家庭的借贷意愿和风险偏好。分样本的探讨发现,这一效应对于非农户口家户以及有配偶和子女家户的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
住房价格 杠杆率 住房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邦昌 么海亮
文章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家庭调查数据,本文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与收入进行了不平等指数测度;采用适应性核密度估计与相对分布法模拟了两阶段城镇家庭消费的分布情况与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消费不平等程度高于收入不平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中高消费水平家庭比重不断增加,其中高消费家庭的比例增加更为显著,消费不平等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涛 么海亮
以消费不平等作为反映经济不平等的重要指标,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成因。采用中国跨省区城镇家庭调查数据,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家庭的收入与净资产的不平等是导致其消费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此外,户主的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宗教信仰以及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也对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马巧丽
本文从收入位次和收入份额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流动性,重点探讨收入流动性能否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本文提出了流动性影响长期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方法,给出了家庭等值收入的估算方法,然后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的四轮城镇住户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结果表明,在1993—1995年、1997—1999年、2000—2002年和2011—2013年四个阶段,收入位次流动性逐渐下降;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收入流动没有起到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等值收入 缓和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余玲铮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1995~2012年),运用前沿的队列分析技术,从代际和年龄视角考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从消费水平看,"70后"人群受市场转型的影响较大,他们在住房和教育消费方面比其父辈支出更多。从消费不平等来看,平均而言,年轻一代消费不平等程度也比其父辈更高,但各类消费不平等的代际效应曲线有明显的差异,生存型消费不平等在"70后"人群中最突出。医疗保健等享受型消费不平等随着出生年代的推移而有所下降。由于消费不平等存在较强的代际差异,人口结构老化成为影响消费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出生年代的人口,其成长历程被刻上了制度转型"烙印",进而形成消费行为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消费 代际效应 年龄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龙飞 张军
不平等问题主要分为收入不平等、消费不平等两个方面,在二者之中,消费不平等在诸多方面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以家庭拥有的耐用品种类数量为基础,利用FMM模型测算了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不平等。该方法可以将每个家庭内生分类为不同的消费阶层,估计出不同消费阶层的占比及其特征参数,同时也能够推断出每个家庭属于不同消费阶层的条件概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1993—2012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及地区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在全国层面上,中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具有三阶段特征,且低消费阶层占比从1999年开始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在可比时期内,所有消费阶层的消费水平始终在提升,但高消费阶层的提升幅度在2001年之前大于低消费阶层,而2001年之后则恰好相反。(3)在任何年度,消费不平等程度几乎都表现为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高,但东部地区的低消费阶层占比几乎始终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4)所有地区高消费阶层和低消费阶层的消费水平在可比时期内几乎均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存在差异,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中部和西部地区低消费阶层的消费水平要高于东部地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思根 张建平
作为购买决策主体,家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组织,在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双重转型期,家庭内部的角色结构也在发生变迁。以三个中等城市家庭为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消费决策的夫妻角色呈明显专门化,夫妻在决策不同阶段的感知影响力也不同。这一结果可能为企业的营销传播策略、市场细分策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诚 翁希演 胡少东
本文从家庭微观层面,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在城镇化进程中户籍身份转换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基准估计结果表明,户籍身份转换推高家庭杠杆率。机制分析发现,户籍身份转换引致家庭产生新的住房需求,促使其为平滑消费而负债购房,导致家庭杠杆率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户籍身份转换提高家庭的消费水平,且提高家庭过度负债的概率。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中等收入家庭和养幼负担较重的家庭,户籍身份转换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张家为 张凌霜 杨碧云
利用北京、辽宁、浙江、广东、四川与陕西2007年和2009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互联网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和家庭互联网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扩展分析,结论表明:(1)2009年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家庭产生互联网购买行为的概率;家庭互联网购买行为与户主年龄显著呈现"U"型关系,且女性更偏好互联网购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数目增加会提高家庭发生互联网购买行为的概率;(2)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2009年家庭互联网购买概率提高2.8%,而2007年此概率则提高1.6%,而2007年家庭互联网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略小于2009年,但均略小于1;(3)城市人口规模对家庭互联网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张家为 张凌霜 杨碧云
利用北京、辽宁、浙江、广东、四川与陕西2007年和2009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互联网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和家庭互联网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扩展分析,结论表明:(1)2009年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家庭产生互联网购买行为的概率;家庭互联网购买行为与户主年龄显著呈现"U"型关系,且女性更偏好互联网购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数目增加会提高家庭发生互联网购买行为的概率;(2)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2009年家庭互联网购买概率提高2.8%,而2007年此概率则提高1.6%,而2007年家庭互联网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略小于2009年,但均略小于1;(3)城市人口规模对家庭互联网消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川川
经济理论表明收入不平等影响城市房价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可及性。本文基于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城市收入不平等对低收入家庭住房可及性的影响。经验研究表明,城市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上升会显著加重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成本负担,显著降低其人均住房面积和居住质量。在控制自身收入的影响后,收入不平等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可及性仍然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住房产品的差异化能够对收入不平等的负面影响起到缓冲作用。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城市低收入家庭 住房可及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甘犁 赵乃宝 孙永智
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三个相互独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数据库为基础,从收入分布和流动性约束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中国家庭高储蓄率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远高于低收入家庭;(2)尽管都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低收入家庭受流动性约束的概率远大于高收入家庭,并且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会显著提高家庭储蓄率;(3)收入差距扩大和流动性约束增强时,家庭总储蓄率会随之升高;(4)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大于高收入家庭。这些实证结果不仅与异质性家庭跨期储蓄模型的推论相一致,也为政府促进消费的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缩少收入差距不仅是降低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可行政策,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政策。
关键词:
家庭储蓄率 收入不平等 流动性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