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
- 2023(841)
- 2022(644)
- 2021(581)
- 2020(522)
- 2019(1218)
- 2018(1119)
- 2017(2306)
- 2016(1285)
- 2015(1451)
- 2014(1479)
- 2013(1610)
- 2012(1443)
- 2011(1288)
- 2010(1125)
- 2009(994)
- 2008(1029)
- 2007(868)
- 2006(702)
- 2005(605)
- 学科
- 收入(7497)
- 财(5734)
- 济(5357)
- 经济(5345)
- 国民(4534)
- 国民收入(4473)
- 富(4252)
- 财富(4252)
- 业(4168)
- 农(3237)
- 管理(2985)
- 方法(2902)
- 农业(2864)
- 数学(2787)
- 数学方法(2767)
- 分配(2497)
- 中国(1676)
- 企(1565)
- 企业(1565)
- 税(1419)
- 税收(1393)
- 人民(1278)
- 收(1272)
- 财政(1083)
- 学(966)
- 政(954)
- 制(921)
- 业经(857)
- 人事(809)
- 人事管理(809)
- 机构
- 大学(18847)
- 学院(18411)
- 济(9801)
- 经济(9683)
- 管理(7027)
- 研究(6436)
- 理学(6339)
- 理学院(6257)
- 管理学(6148)
- 管理学院(6111)
- 财(4967)
- 中国(4389)
- 京(3982)
- 财经(3815)
- 经济学(3781)
- 科学(3596)
- 经(3551)
- 经济学院(3468)
- 所(3185)
- 农(3075)
- 研究所(2899)
- 财经大学(2876)
- 中心(2713)
- 北京(2649)
- 范(2581)
- 师范(2571)
- 业大(2512)
- 江(2385)
- 农业(2313)
- 院(2222)
共检索到25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计领
本文运用CGSS2010的数据,研究了客观的收入差距和主观的分配公平感对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拐点处区县、乡镇/街道和社区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40、0.36、0.35;分配公平感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配公平感在收入差距和幸福感的关系中存在重要的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表明,分配公平感越高,收入差距对幸福感的影响越小;中介效应表明,收入差距通过提高人们的分配公平感间接地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分配公平感 幸福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芸
本文通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06)的数据,从不同行业从业者自我分配公平感及其对行业收入不平等的归因认知两个层面探讨行业收入不平等的合法性问题。研究表明:不同行业从业者对收入合理性判断的真正差异源于对行业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的"局部比较"产生的不公平感;另一方面,行业从业者对收入不平等的认知表现出市场转型期的"双重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杰
经过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随着利益分化程度的加深,社会上同时产生了新富层与贫困层。合理的收入差距能创造出一套激励机制,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而我国现行分配秩序不甚完善,存在大量非正常收入,主要社会财富流向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池波 李成豪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正义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收入不平等和再分配偏好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居民整体幸福水平的提升缓慢提供了新的合理解释。利用CGSS2010数据和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第一,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第二,再分配偏好对中低收入阶层、初等教育和农村居民的负面影响大于高收入阶层、高等教育和城市居民;第三,由于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正相关,再分配偏好加强了收入不平等的"幸福负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升不同群体的幸福感与中国居民的整体幸福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收入不平等 再分配偏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姗姗 段娟娟 魏遥
文章基于多个维度构建乡村振兴综合指数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测算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将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与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匹配,利用Ordered Probit估计方法分析收入不平等和乡村振兴水平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有助于提升农民幸福感,且存在区域、年龄异质性;乡村振兴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时间滞后效应;收入不平等对农民的幸福感具有抑制效应,也存在区域和年龄异质性;存在收入不平等通过削弱乡村振兴进一步抑制农民幸福感的中介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张巍巍
基于对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收入不平等、社会公正影响个体效用的理论分析,利用NISD(2014)数据验证客观收入不平等和主观社会公正感受对城镇居民认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收入不平等、主观社会公正感受都显著提升城镇居民认知幸福感,客观收入不平等对高收入人群影响更大,主观社会公正感受对不同收入群体影响并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民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良军 童波
随着收入不平等差距的拉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公平与再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成本与效率条件下,针对不同的税前收入决定方法,中国被试的自利偏好与公平偏好对个体再分配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除了自利偏好,公平偏好在再分配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税前收入不平等的因素对个体的公平偏好与再分配行为有显著影响;在个体再分配偏好中,公平偏好满足需求法则,并且与效率损失之间存在权衡取舍关系;最后,再分配行为受到决策者的角色与社会特征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设计具有一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公平偏好 再分配 实验研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元平 王韬
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对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它对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城市居民和高收入者。此外,收入不平等除了自身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负面影响外,还通过社会犯罪间接地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社会犯罪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计领 王国成 凌亢
幸福经济学的核心难题之一就是总体指标的统计平均特性与异质性个体感知之间的内在关联。本文基于Fehr&Schmidt(1999)的效用函数模型,从微观层面和异质性个体感知视角探讨了收入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通过构建个体不平等指数并运用CGSS2010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个体不平等指数能有效捕捉人们的公平偏好,优势不平等和劣势不平等对幸福感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从而揭示收入不平等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内在机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平等厌恶并不全是自发的本能,还受到收入公平感、社会经济地位和阶层流动的显著影响,收入不平等对收入公平感低的群体影响较大,阶层向上流动的认同能显著缓解不平等厌恶。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我国人民谋幸福,不仅要从整体上降低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应降低不公平的差距,促进社会流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尤亮 马千淇
乡土逻辑是农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探究乡土逻辑下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从乡风文明视角出发,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以2016年和2021年陕西富县两个行政村的整村微观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探讨“乡土逻辑”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对非普通、高学历和中青年组的农民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以“礼治”为特征的传统乡土逻辑可以缓解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抑制作用,而在现代网络渗透下形成的变迁后的乡土逻辑会放大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将农民的收入不平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强化乡土逻辑蕴含的人情规范,为共同富裕的实现营造良好的价值观氛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正 郑欢 韩骁
基于CHIPS 2002年的数据,检验了收入水平、分配公平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总体上,居民的幸福感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收入不公呈负相关关系。样本划分为平均收入之下样本组和平均收入之上样本组的分组回归显示,收入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在两个组均为正,但低收入组的正向效应更大。收入不公对幸福感的影响在两个组均为负,但低收入组的负向效应更大。分离出收入最高的2%的样本,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公对他们幸福感的影响都不再显著。
关键词:
幸福指数 社会阶层 收入分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马汴京 吴佳皓
本文在广阔的制度变迁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收入-幸福悖论”的发生机制。“收入-幸福悖论”即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停滞不前并存的现象在中国已初现端倪,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突出障碍。现有研究通常假定某种中间变量“作祟”才导致该悖论出现。本文提出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停滞的共同原因。市场化改革提高了人均收入的同时使“才能+努力=成功”绩效主义和机会平等理念深入人心。然而,上述理念盛行并不能自动根除现实中的机会不平等。当高涨的绩效主义预期遇上收入机会不平等加剧的社会现实,人们将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降低了幸福感。本文为上述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破解我国“收入-幸福悖论”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绩效主义 机会不平等 幸福感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文章运用199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视角,考察总体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总体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创新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内部的分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显示出农业创新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创新水平和农业创新水平具有缩小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扩大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总体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宇 刘穷志
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估模型,使用个人所得税面板数据,估计了个人所得税系统1997年到2006年的再分配功能。研究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呈现出累退性,它在扩大可观测总收入不平等和净收入不平等的同时,对以消费基尼系数近似表达的真实不平等也存在一定的显著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在逃税的情况下,税收再分配可能增加实际收入不平等;在较为民主的环境中,税收再分配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个人所得税 收入再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