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8)
- 2023(4483)
- 2022(3517)
- 2021(3345)
- 2020(2586)
- 2019(5698)
- 2018(5589)
- 2017(10729)
- 2016(5836)
- 2015(6346)
- 2014(6280)
- 2013(6649)
- 2012(6078)
- 2011(5706)
- 2010(5707)
- 2009(5386)
- 2008(5113)
- 2007(4833)
- 2006(4423)
- 2005(3819)
- 学科
- 农(48610)
- 农业(32542)
- 济(30668)
- 经济(30641)
- 业(24291)
- 业经(13954)
- 农业经济(12599)
- 收入(11150)
- 村(9573)
- 农村(9556)
- 发(9100)
- 地方(8499)
- 发展(8237)
- 展(8234)
- 中国(7921)
- 财(7636)
- 管理(7295)
- 土地(7143)
- 建设(7024)
- 方法(6853)
- 劳(6668)
- 劳动(6665)
- 数学(6576)
- 数学方法(6556)
- 制(6501)
- 人口(6379)
- 农业劳动(6365)
- 分配(6204)
- 及其(6036)
- 方针(5891)
- 机构
- 学院(87460)
- 大学(80119)
- 农(40834)
- 济(40710)
- 经济(40014)
- 管理(33247)
- 研究(30392)
- 农业(30367)
- 理学(29350)
- 理学院(29084)
- 管理学(28644)
- 管理学院(28509)
- 中国(24755)
- 业大(21749)
- 农业大学(18420)
- 科学(18019)
- 京(15714)
- 中心(15473)
- 所(15341)
- 财(15193)
- 业(14065)
- 江(14011)
- 研究所(13766)
- 经济管理(13475)
- 省(12780)
- 发(12530)
- 发展(11611)
- 展(11596)
- 经济学(11460)
- 范(11460)
- 基金
- 项目(58935)
- 研究(46787)
- 科学(46601)
- 基金(42575)
- 家(36675)
- 国家(36172)
- 社会(31629)
- 科学基金(30701)
- 社会科(29329)
- 社会科学(29323)
- 农(26193)
- 省(24782)
- 基金项目(23188)
- 编号(20899)
- 划(18644)
- 教育(18583)
- 自然(17044)
- 自然科(16605)
- 自然科学(16603)
- 自然科学基金(16312)
- 成果(15991)
- 资助(15490)
- 发(14937)
- 村(13757)
- 国家社会(13369)
- 部(13296)
- 课题(12942)
- 制(12821)
- 业(12800)
- 发展(12704)
共检索到132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姗姗 段娟娟 魏遥
文章基于多个维度构建乡村振兴综合指数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测算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将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与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匹配,利用Ordered Probit估计方法分析收入不平等和乡村振兴水平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有助于提升农民幸福感,且存在区域、年龄异质性;乡村振兴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时间滞后效应;收入不平等对农民的幸福感具有抑制效应,也存在区域和年龄异质性;存在收入不平等通过削弱乡村振兴进一步抑制农民幸福感的中介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轶 熊文 赖德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鼓励和吸引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吸引返乡就业创业,他们的教育收益与收入如何,与未失地居民比较,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如何解释和化解差异。对此,采用2008年与2015年北京地区两次大规模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明瑟方程、Oaxaca-Blinder分解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发现:征地初期,失地农民教育收益率明显高于未失地农民,随着征地时间推移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他们的教育收益率普遍下降并趋同;2008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与未失地农民相当,低于城镇居民,到了2015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低于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明显,造成失地农民与未失地农民收入差距的核心要素是求职途径,与城镇居民差异的是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政治背景及行业类型;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其收入的影响显著,不过,求职途径对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而减弱。建议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返乡就业的拉力,完善劳动力市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蒲实 袁威
幸福感是对个人或家庭的总体综合认知的感觉体现。本文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民生保障领域的七大重点工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和2014年的微观数据,测度了收入增长、停滞两种情况下农村居民民生保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不是"个人(家庭)增收",而是"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切";此外收入增长组样本农户更在意与就业相关的公平稳定的环境、更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而停滞组样本农户更在意外在环境带给自身的影响,如对社会地位的推崇、对下一代教育的期盼、对政府投入的倚重等。文章据此给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通过民生项目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民生保障 收入增长 幸福感 乡村振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泽琦 陈海江 陈亚东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来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改革对中低收入和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结合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可干预性,增强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与提升农村治安类公共品供给,是降低改革与未改革两类村民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泽琦 陈海江 陈亚东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来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改革对中低收入和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结合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可干预性,增强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与提升农村治安类公共品供给,是降低改革与未改革两类村民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尤亮 马千淇
乡土逻辑是农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探究乡土逻辑下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从乡风文明视角出发,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以2016年和2021年陕西富县两个行政村的整村微观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探讨“乡土逻辑”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对非普通、高学历和中青年组的农民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以“礼治”为特征的传统乡土逻辑可以缓解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抑制作用,而在现代网络渗透下形成的变迁后的乡土逻辑会放大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将农民的收入不平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强化乡土逻辑蕴含的人情规范,为共同富裕的实现营造良好的价值观氛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鸿燚
基于农民幸福感提升目标,和美乡村应是宜居宜业基础上的更加美好、美丽与和谐,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即实现乡村内在和谐基础上的全面发展,这就更强调乡村和城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由此,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围绕农村社会变化以满足农村居民创新需求、发展需求而进行的治理升级。这就应在政治向度上着力于农民主体地位的凸显与效能发挥,在经济向度上实现农民高质量持续增收的利益促动,在伦理向度上加快特色乡村文化打造,在治理向度上加速农民自我身份认同的价值重塑。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打造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全面加强乡土文化打造和农村现代治理体系构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红键
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数据库(2020年)305个村庄数据,分析了样本村庄的总体和分类特征,结合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分析了村庄特征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村庄表现出显著的收入差异,东部地区村庄、平原与丘陵村庄、隶属省会城市的村庄、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更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越高、耕地流转率和流转价格越高的村庄农民收入水平越高;此外,农村电商的发展、村书记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正相关。收入水平越低的村庄外出务工比重越高。藉此,对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粮食主产区村庄提出多元化的乡村振兴建议。
关键词:
村庄分类 农民收入 多元化乡村振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张巍巍
基于对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收入不平等、社会公正影响个体效用的理论分析,利用NISD(2014)数据验证客观收入不平等和主观社会公正感受对城镇居民认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收入不平等、主观社会公正感受都显著提升城镇居民认知幸福感,客观收入不平等对高收入人群影响更大,主观社会公正感受对不同收入群体影响并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民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吉平 赵丽敏 任大鹏
提升农民幸福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利用2020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数据,探讨村庄民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群体差异。研究表明,村庄民主中蕴藏着幸福效应,村庄民主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与此同时,路径机制分析显示,村庄民主可以通过增强农村居民的政治信任、抑制基层腐败以及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主观感受等途径增进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村庄民主可以显著影响高中学历以下、60岁以上以及完成了农村宅基地确权的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因此,为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可以从重视村庄民主过程,提升农民民主参与;维护干群关系,增进政治信任;改善乡村人文环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腐败治理;关注老年群体的民主事项和农村居民的财产稳定性等途径着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吉平 赵丽敏 任大鹏
提升农民幸福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利用2020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数据,探讨村庄民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群体差异。研究表明,村庄民主中蕴藏着幸福效应,村庄民主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与此同时,路径机制分析显示,村庄民主可以通过增强农村居民的政治信任、抑制基层腐败以及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主观感受等途径增进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村庄民主可以显著影响高中学历以下、60岁以上以及完成了农村宅基地确权的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因此,为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可以从重视村庄民主过程,提升农民民主参与;维护干群关系,增进政治信任;改善乡村人文环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腐败治理;关注老年群体的民主事项和农村居民的财产稳定性等途径着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露 王峰 曾素佳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为切入点,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民就业质量的影响、异质性与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就业质量提升,经过工具变量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显著。此效应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且主要促进了低技能农民群体的就业质量。此外,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实现农民生活富裕进而提升就业质量。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为政策制定者丰富了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民就业质量可能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就业质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露 王峰 曾素佳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为切入点,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民就业质量的影响、异质性与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就业质量提升,经过工具变量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显著。此效应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且主要促进了低技能农民群体的就业质量。此外,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实现农民生活富裕进而提升就业质量。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为政策制定者丰富了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民就业质量可能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就业质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世杰 刘明 刘洋
通过探究农民画教育机制的内在逻辑,厘清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之间的交互关系,对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积极现实意义。遗憾的是,当前乡村文化传承面临着乡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导致乡村文化发展滞后和教育功能欠缺的现实问题。基于此,以农民画与乡村教育为例,梳理乡村文化教育传承的时代背景、演变过程、表现形式及价值意义,提出加强制度保障、更新文化观念、发展文化产业、释放文化潜力的乡村文化教育传承发展路径,构建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化融通的内容体系,进而推动乡村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农民画 乡村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治国
本研究针对农民的幸福感与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从农民的收入入手,并随机调查了100农民,来了解收入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提高农民幸福感的措施。
关键词:
收入 幸福感 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