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2)
2023(8716)
2022(7531)
2021(6867)
2020(6043)
2019(14009)
2018(13683)
2017(27674)
2016(14961)
2015(17344)
2014(17521)
2013(17829)
2012(16834)
2011(15252)
2010(15220)
2009(14316)
2008(14528)
2007(13202)
2006(11406)
2005(9936)
作者
(44040)
(37120)
(36880)
(35439)
(23862)
(17911)
(17144)
(14381)
(14049)
(13181)
(12563)
(12414)
(11663)
(11587)
(11541)
(11499)
(11435)
(10855)
(10773)
(10658)
(9047)
(9037)
(8934)
(8484)
(8446)
(8368)
(8190)
(8125)
(7431)
(7431)
学科
(73786)
经济(73609)
(43024)
管理(43024)
方法(39548)
数学(34686)
数学方法(34492)
(34113)
企业(34113)
(21944)
中国(20687)
(19001)
地方(14444)
业经(13793)
农业(12927)
(12749)
(12570)
财务(12554)
财务管理(12524)
(12057)
企业财务(11992)
(11658)
贸易(11657)
(11319)
(11236)
理论(11029)
收入(10452)
(10116)
金融(10113)
(9774)
机构
大学(230379)
学院(226889)
(99806)
经济(97731)
管理(89153)
理学(77732)
理学院(76826)
管理学(75659)
管理学院(75227)
研究(74338)
中国(55563)
(47582)
(46841)
科学(43775)
财经(38052)
(37017)
(35961)
中心(34789)
(34656)
研究所(33442)
(33091)
经济学(32885)
业大(31961)
经济学院(30070)
北京(29847)
(29609)
师范(29375)
财经大学(28451)
农业(28298)
(26122)
基金
项目(150878)
科学(120248)
基金(112636)
研究(108859)
(96896)
国家(96102)
科学基金(83489)
社会(73918)
社会科(69164)
社会科学(69139)
基金项目(60176)
(56913)
自然(53008)
自然科(51850)
自然科学(51836)
自然科学基金(50957)
教育(50655)
(48440)
资助(46642)
编号(43090)
(35154)
成果(35021)
重点(33553)
(31468)
教育部(30805)
国家社会(30787)
(30303)
人文(29819)
科研(29235)
大学(29118)
期刊
(104528)
经济(104528)
研究(67262)
中国(38906)
(37124)
学报(33781)
科学(31599)
(31131)
管理(28606)
大学(25894)
学学(24527)
(20442)
金融(20442)
农业(20432)
财经(20113)
教育(18998)
经济研究(17471)
技术(17362)
(17200)
问题(16126)
业经(15589)
统计(12452)
技术经济(11850)
(11039)
商业(10908)
理论(10850)
(10828)
(10812)
(10555)
决策(9991)
共检索到324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斌  刘米娜  
文章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的收入、社会资本、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稳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相对收入的影响力最大,但健康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年龄、婚姻、教育和工作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提高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要缩小社会的收入差距,构建公正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丽  杨保杰  吴次芳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来探明社会资本与健康和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显著,并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并提出要广泛关注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在失地农民安置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楠  
本文根据北京城区两次调研数据,对低收入人群幸福感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物价波动、就业对低收入人群幸福感影响显著;住房和政府施政表现影响各类人群幸福感。因此,稳定物价,减少失业率、发展保障性住房以及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可以作为"十二五"时期民生政策真正着力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新东  程明梅  
本文基于湖北、河南两省1050位农村老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研究农村老人社会资本与健康、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健康和幸福感产生的影响不同。社会信任、社会参与是影响农村老人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党员身份虽然对农村老人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幸福感的影响却不显著。宗教信仰和社会支持网络对农村老人健康和幸福感均无显著影响。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主要是通过健康这一渠道来影响农村老人的幸福感。政府应高重视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在提升农村老人健康和幸福感中的作用,并为农村老人进行社会参与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支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泳   李国锋   陈思杰  
依据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智慧城市发展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发展通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居民医疗满意度,增加公民互联网参与等提升居民幸福感,并且对中东部地区、高收入家庭、强政策支持力度城市的居民幸福感影响更大。在采用“所在地区与杭州的球面距离”以及“所在地区与省会的球面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稳健。鉴于此,应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警惕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数字鸿沟”,缩小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差距,提升居民幸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智  
文章从信息共享和相互沟通的角度构建了社会资本度量指标,并基于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研究了社会资本变化的宏观健康绩效。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频率上升会显著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而电话使用频率的增加则没有类似的效应。从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控制了社会资本与居民健康水平间的内生影响之后,社会资本的健康促进效应依然显著;而且,当期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延续性,系数更加显著且弹性更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慧  黄荣贵  桂勇  
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大体上得到较为充分的论述,然而,关于中国的经验研究的滞后引发了学界的讨论,并妨碍了研究者对集体性社会资本的认识。本研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上海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即使控制了个人的基本特征,个体和集体性社会资本依然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集体性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独立于个体性社会资本,集体性社会资本是解释心理健康水平的邻里间差异的关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集体性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非完全正面的。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对本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丽  
利用2015年太原市城镇居民的个体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健康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和健康对幸福都有积极的影响,且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发生作用,收入不仅能够直接改善人们的幸福状况,而且还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间接提升其幸福水平。此外,还证实了收入和健康对幸福的影响存在一种替代效应,即健康对幸福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强,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随着健康的恶化而减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丽  
利用2015年太原市城镇居民的个体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健康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和健康对幸福都有积极的影响,且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发生作用,收入不仅能够直接改善人们的幸福状况,而且还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间接提升其幸福水平。此外,还证实了收入和健康对幸福的影响存在一种替代效应,即健康对幸福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强,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随着健康的恶化而减弱。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一帆  
文章利用2019年珠海市健康城市调查数据对居民身心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家庭收入差异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人群具有更为优秀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其获得高幸福感评价结果的前提,而心理健康对幸福感提升的影响暂不显著;高收入家庭人群则会权衡身体与心理两者带来的双重影响,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兼备才能获得高收入家庭人群在幸福感提升方面的认同。此外,经济因素对低收入家庭人群的幸福感维护更为显著,家庭成员数量、身体健康不佳等容易带来生活成本提升的因素都极有可能降低主观幸福感;而经济因素对高收入家庭人群不具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威  
运用2015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下辖19个县(区、市)居民"城市居民绿色幸福感调查"的资料,实证分析了绿色增长视角下的城市居民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居民绿色幸福感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主城区的居民绿色幸福感相对最低,而离主城区最远的第三圈层居民绿色幸福感最高。从内部因素来看,成都市居民城市绿色幸福感与居民年龄以及居民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受教育水平呈现负相关。从外部因素来看,居民绿色幸福感与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状况、水质状况呈现正相关,与噪声污染、交通拥堵、车辆尾气排放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垃圾处理、工厂数量的关系不显著。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了成都"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红莉  张东  许传新  
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定序Logit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住房产权、住房面积、住房分配、住房环境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面积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家庭住房面积越大,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与没有产权房的人相比,拥有产权房能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居住空间分配越不公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居住环境越好,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因此,为了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增加人民福祉,需要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努力增加住房供应,保障人民基本住房需求;公平分配居住空间,维护社会和谐;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有真  贾志永  周庭锐  
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一个全面认可的整体性评价,是衡量人们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我们建设城市、发展经济的目标不是财富最大化,而是人们幸福最大化。本文从幸福感的内涵和结构谈起,详尽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感的五大类因素,并阐述了研究城市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政策含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峥  宋涛  
该文运用中国绿色发展指数课题组所作"城市绿色发展公众幸福感调查"的调查数据,对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各城市居民的绿色发展幸福感差异显著;从内部影响因素看,长三角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从外部影响因素看,城市发展特征、城市自然资源禀赋、城市环境和政府绿色行动对长三角城市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曹大宇  
根据卫生经济学的观点,健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传统的研究通常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衡量健康的经济价值,这忽视了健康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从主观幸福感的视角来衡量健康的经济价值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健康的影响。利用一个国际上权威的主观幸福感数据对我国居民健康的经济价值进行的分析表明,传统方法确实低估了健康的经济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