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1)
- 2023(12495)
- 2022(10635)
- 2021(10071)
- 2020(8543)
- 2019(20252)
- 2018(19834)
- 2017(37009)
- 2016(20864)
- 2015(24041)
- 2014(24030)
- 2013(23493)
- 2012(22222)
- 2011(20101)
- 2010(20394)
- 2009(18803)
- 2008(18858)
- 2007(16834)
- 2006(14696)
- 2005(13423)
- 学科
- 济(88073)
- 经济(87972)
- 管理(53535)
- 业(53368)
- 方法(44719)
- 企(41433)
- 企业(41433)
- 数学(40770)
- 数学方法(40500)
- 中国(29879)
- 财(26802)
- 农(23461)
- 贸(21296)
- 贸易(21289)
- 易(20844)
- 教育(20496)
- 学(17024)
- 农业(15642)
- 制(15541)
- 业经(15393)
- 务(14573)
- 财务(14553)
- 财务管理(14515)
- 出(14008)
- 企业财务(13849)
- 理论(13835)
- 地方(13777)
- 融(13686)
- 金融(13684)
- 银(13338)
- 机构
- 大学(305348)
- 学院(295813)
- 济(131842)
- 经济(129478)
- 管理(110223)
- 研究(106786)
- 理学(95491)
- 理学院(94401)
- 管理学(92983)
- 管理学院(92411)
- 中国(77042)
- 京(64933)
- 财(60940)
- 科学(59148)
- 所(52985)
- 财经(48999)
- 研究所(47972)
- 中心(47523)
- 范(45777)
- 师范(45466)
- 经(44942)
- 农(44509)
- 江(43457)
- 经济学(43181)
- 北京(42196)
- 经济学院(39293)
- 业大(38746)
- 院(37639)
- 师范大学(37585)
- 财经大学(36737)
- 基金
- 项目(191579)
- 科学(154110)
- 研究(145772)
- 基金(142111)
- 家(123024)
- 国家(121675)
- 科学基金(103900)
- 社会(95031)
- 社会科(90111)
- 社会科学(90085)
- 教育(73734)
- 基金项目(73692)
- 省(70827)
- 自然(63940)
- 划(62661)
- 自然科(62526)
- 自然科学(62506)
- 自然科学基金(61514)
- 资助(59171)
- 编号(58946)
- 成果(50662)
- 部(47177)
- 重点(44118)
- 课题(42530)
- 教育部(41794)
- 发(41243)
- 国家社会(40212)
- 创(39675)
- 人文(38924)
- 大学(38207)
- 期刊
- 济(136713)
- 经济(136713)
- 研究(99764)
- 中国(62418)
- 教育(54863)
- 财(47242)
- 学报(42332)
- 科学(39876)
- 农(38864)
- 管理(38303)
- 大学(33571)
- 学学(30205)
- 融(27192)
- 金融(27192)
- 技术(26576)
- 农业(26479)
- 财经(25495)
- 经济研究(23825)
- 经(21947)
- 贸(19929)
- 问题(18977)
- 业经(18762)
- 国际(17335)
- 世界(16103)
- 业(15738)
- 技术经济(15078)
- 统计(14833)
- 职业(13381)
- 理论(12962)
- 策(12914)
共检索到450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教育投入的增加。大量关于中国教育公共财政的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不足,而家庭的私人投资弥补了公共投资的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了解私人投资的决定因素。本文在一次有关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现代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特别发现家庭收入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教育程度是两个非常显著的指标,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经验上的证据。
关键词:
教育支出 收入弹性 期望教育程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刘立红
中国教育经费从投资主体上可分为政府、社会团体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2.教育集资;3.教育附加费。本文的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它分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和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纸张文具(各种笔、纸、本、墨水等以及由学校代购的本费);2.书报杂志(从书店购买和由邮局订购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以及由学校代购的书本费和讲义费);3.学杂费(大、中、小学,函授学校,职工学校,各类补习班的学费和杂志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夏宇锋
本文基于收入不平等的视角,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2010—2016),首次从个体层面考察了收入差距对教育期望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提高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在使用不同收入差距衡量指标、替换教育期望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后,得到的结论均一致。机制分析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通过增加父母的物质渴求来提高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此外,分样本的回归表明,收入差距影响教育期望的正向效果主要来源于独生子女、城市、党员、高收入等相对优势家庭和教育回报较高、教育机会分布不均的地区。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物质渴求 教育期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湘萍
比较我国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对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不择校家庭,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就读学校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强。说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一致性增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对应性,从而进一步引发教育机会分布的不公平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云波 杨家奇
使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系统测算了中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恢复力,并深入探究了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户生计恢复力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呈倒U型关系;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倒U型影响,自组织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能够通过影响教育回报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作用;农户生计恢复力对男性户主、女性子代和高教育回报率地区家庭的教育期望影响更大,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二者的关联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迟巍 钱晓烨 吴斌珍
针对日益受到关注的家庭教育支出不平等这一议题,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1个城市发放的城镇居民教育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分教育阶段、分收入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分布情况。本文发现:1、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的校内教育支出明显高于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支出则表现出相反的模式;2、校外教育支出的不平等性远高于校内教育支出,是造成家庭教育总支出不平等的主要原因;3、高中阶段是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主要阶段,小学阶段则是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不平等现象最为严重的阶段。根据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投入的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长期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本文利用针对大连市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一次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和子女数量与家庭教育支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上的证据,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
教育支出 家庭支出 收入弹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思宇 程雅雯 陈晓宇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流动性约束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缓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家庭物质或文化资本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且在金融发展低水平地区作用更明显,这体现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小浩 翁秋怡
职业权力反映了各类职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及对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影响力。把职业权力纳入以往纯粹的经济分析框架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影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状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对优质教育资源权力寻租的情况下,高职业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家庭的教育支出,带来物美价廉的教育机会。职业权力的经济价值在初级教育阶段比高级教育阶段更加显著,在行政层级较低的区域比层级较高的区域更加显著。以职业权力代表的政治资源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本已严重的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等,具有更高职业权力家庭的子女通过不公平的分配机制以更低的经济成本获取了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公共教育资源和市场教育资源的双重配置机制下,我国教育资源分配...
关键词:
家庭教育支出 职业权力 教育机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楚红丽
城市和县乡村地区不同收入/支出组的家庭,其义务教育阶段的静态或动态收入弹性均小于1,这一缺乏弹性的表现可能说明义务教育属于"必需品",是无法替代或者替代品较少的"正常商品"。动态收入弹性的整体变化趋势则是随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教育价格的增加而增加。至于价格弹性方面,静态价格弹性无论城乡均为正数且大于1,而动态价格弹性均为正数,不过受不同家庭收入、教育价格及教育阶段的影响,发生了或富有弹性或缺乏弹性的变化。静态或动态价格弹性均为正数,表明教育需求者对教育价格变动的反应为同方向变动,意味着教育商品不符合需求法则,教育的价格提高并没有使人们的教育需求降低反而使其升高。结合相关研究,考虑是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相对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从地位关注的角度,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具有地位商品属性,地位外部性是影响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强化了家庭的地位关注动机,并进一步推高了家庭教育支出的整体水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在教育支出的竞赛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更重的负担。研究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正由学校教育向影子教育拓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相对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从地位关注的角度,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具有地位商品属性,地位外部性是影响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强化了家庭的地位关注动机,并进一步推高了家庭教育支出的整体水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在教育支出的竞赛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更重的负担。研究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正由学校教育向影子教育拓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庆丰 程章继 陈武元
教育是弱势阶层上行流动的重要途径,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社会资本分化造成资源分配不均会影响家庭教育期望,最终影响阶层代际流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数据,探究社会资本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控制子女、父母、家庭特征与区县效应并引入工具变量后发现:关系型社会资本、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社会资本对家庭教育期望影响具有阶层差异,关系型社会资本的负外部性使其阶层再生产作用更显著,而认知型社会资本的阶层流动作用更显著。最后,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向家庭教育期望传导的社会遵从与社会比较效应以及资源获取效应。在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弥补社会资本短板,增强家庭教育期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成为弱势阶层上行流动的有效途径,为此,弱势阶层家庭可以积极利用认知型社会资本的阶层流动作用并激发子女"改变命运"的内驱力;国家及社会应当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格局,提供多方位支持以弥补弱势阶层社会资本劣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静怡 张睿 王琼
农民进城务工的社会经历所引起的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提升,可能是近年来农村地区教育入学率和毕业率上升的一个微观原因。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民进城务工行为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因果效应,发现:(1)进城务工农民家庭期望子女完成高等教育的概率比非进城家庭高出12.13%;(2)收入水平尤其是父亲收入水平提高是农民家庭进城务工改变子女教育期望的一个传导机制;(3)父母进城务工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提升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次之,而中部不显著;(4)低收入组的进城务工行为对子女教育期望影响最大,农民家庭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进城务工与子女教育期望——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社会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家庭教育支出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收入不平等会扩大家庭教育消费吗?——基于CFPS 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
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监管VS理解——基于中国家庭教育追踪数据(CEPS)的实证检验
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分析——基于辽宁省阜新市的调查
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目的与期望的研究
流动儿童初中后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实证分析——基于北京的调研数据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与县乡家庭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