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0)
- 2023(5710)
- 2022(4738)
- 2021(4261)
- 2020(3814)
- 2019(8775)
- 2018(8621)
- 2017(17186)
- 2016(9190)
- 2015(10270)
- 2014(9938)
- 2013(9847)
- 2012(9406)
- 2011(8328)
- 2010(8165)
- 2009(7476)
- 2008(7468)
- 2007(6471)
- 2006(5374)
- 2005(4793)
- 学科
- 济(45862)
- 经济(45814)
- 业(27747)
- 方法(26649)
- 管理(26590)
- 数学(24759)
- 数学方法(24660)
- 企(20360)
- 企业(20360)
- 财(15389)
- 农(12225)
- 中国(10290)
- 收入(9344)
- 农业(9153)
- 业经(8165)
- 务(7966)
- 财务(7964)
- 财务管理(7949)
- 企业财务(7680)
- 地方(7397)
- 贸(7136)
- 贸易(7135)
- 融(6940)
- 金融(6939)
- 易(6910)
- 制(6787)
- 银(6289)
- 银行(6289)
- 学(5968)
- 行(5934)
- 机构
- 大学(129947)
- 学院(127496)
- 济(60857)
- 经济(59989)
- 管理(52271)
- 理学(46288)
- 理学院(45863)
- 管理学(45296)
- 管理学院(45045)
- 研究(39022)
- 中国(30844)
- 财(28871)
- 京(25776)
- 财经(23694)
- 经(21897)
- 经济学(21252)
- 科学(19723)
- 经济学院(19655)
- 中心(19609)
- 财经大学(17979)
- 江(17764)
- 所(17612)
- 农(16883)
- 范(16103)
- 业大(16092)
- 北京(16038)
- 师范(16029)
- 研究所(15790)
- 商学(14991)
- 商学院(14873)
- 基金
- 项目(88983)
- 科学(72393)
- 基金(68268)
- 研究(67904)
- 家(57650)
- 国家(57141)
- 科学基金(50676)
- 社会(47147)
- 社会科(44806)
- 社会科学(44799)
- 基金项目(35717)
- 省(32364)
- 教育(31874)
- 自然(30444)
- 自然科(29775)
- 自然科学(29770)
- 自然科学基金(29291)
- 资助(28540)
- 划(27300)
- 编号(26693)
- 成果(22096)
- 部(21787)
- 国家社会(20835)
- 教育部(19847)
- 重点(19570)
- 人文(19415)
- 创(18472)
- 发(18230)
- 大学(17987)
- 制(17705)
共检索到181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学志 才国伟
本文利用2008年广东省成人调查数据,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收入与价值观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绝对收入对居民幸福感有正向作用,并与之呈倒"U"型关系。但是考虑相对收入的影响后,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再显著。对我国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的价值观念是物质观和生活观,重视金钱的人群幸福感水平更低,重视生活情趣的人群幸福感水平更高。本文对不同收入、不同户籍的样本进行了分组检验,结果证实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关键词:
幸福感 收入 价值观 实证研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谢超 杨书华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收入、保险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没有地区和性别差异;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亦是正向显著的,但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收入、保险联合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收入的提升和不同收入群体对保险的心理感受等发生作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变化。基于这些基本结论,从增加收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城乡统筹,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策、资金和人才培养支持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全面改善和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关键词:
收入 保险 幸福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宏兵 苏萌
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考察保险发展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等个体微观变量和人均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后得出结论:财险业和寿险业都能够影响居民幸福感,但是具有差异性。从财险业来看,保险密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人均赔付的影响不显著;从寿险业来看,保险密度和人均赔付均与居民幸福感正相关。本文首次将保险发展纳入居民幸福感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
关键词:
保险发展 居民幸福感 财险业 寿险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喜群
提升居民幸福感是中国梦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两大典型特征,即居民收入巨幅增长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而这两者都与居民幸福感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国际与国内幸福经济学的经验证据,揭示出促进经济增长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缩小贫富鸿沟和注重机会均等以提升收入流动性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差距 机会不均 居民幸福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永明 何凌云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评估了环境污染对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首先,居民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在工作中不得不把自己弄得很脏的居民感到不太幸福,居住在工矿区、老城区等社区的居民感到不太幸福。空气污染显著地降低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居住在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以及建筑和拆迁扬尘产生量较高地区的居民更不幸福。其次,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而其对中西部地区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尚不显著。最后,环境污染的不公平性问题在我国暂不存在,空气污染对不同年龄、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幸福感的影响度没有太大差异。减轻环境污染不仅有利于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还能有效缓解我国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主观幸福感 空气污染 异质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基于2013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3),本文系统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考虑地区异质性后,这一效应依然存在。为了克服互联网使用的潜在内生性问题,本文以居民2012年通讯支出为工具变量,运用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Bio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方法)进行回归,并进一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反事实框架纠正选择性偏误,结论依然支持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效应。分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元平 张克中
利用CGSS数据分析我国社会流动、机会不均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论显示:(1)与父代的职业地位相比,子代向下的社会流动将会显著降低其主观幸福感,而向上的社会流动并没有显著地促进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2)机会不均等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它与向下社会流动的交互效应对居民的幸福感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意味着机会不平等感知增强了社会不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机会不均 主观幸福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覃一冬 张先锋 满强
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城市规模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市规模扩大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显著为负,并且对东部地区居民和高收入群体所产生的负效应要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居民和低收入群体。从作用机制来看,城市规模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增加人口密度两条途径来传递的,即通过前者产生间接的正向作用,而通过后者产生间接的负效应。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人口密度 工资 主观幸福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清华 冷晨昕 祝仲坤
人情消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并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以人情消费作为代理变量,采用有序Logit模型、有序Probit模型,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因素、地区因素基础上,考察人情消费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情消费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呈现典型的"倒U型"关系,人情消费具有福利效应的"拐点"出现在家庭人情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约为42%处。通过变换估计方法、替换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当人情消费位于均值11.41%处,农村居民自我幸福感评价为"非常幸福"的概率显著提高8.8%;人情消费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群体差异,西部地区、低收入、已婚、中老年群体人情消费超过"拐点"的比例更高,党员超过"拐点"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普通群众。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元平 王韬
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对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它对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城市居民和高收入者。此外,收入不平等除了自身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负面影响外,还通过社会犯罪间接地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社会犯罪 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榕玲 李长洪 杨翱
本文利用2013-2014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否控制学生、父母、家庭特征变量和校级效应,"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向影响。即使在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缓解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干预效应模型缓解不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工具变量Probit校正内生性偏误等情况下,这一结论仍稳健。分样本估计也发现,"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和"以房择校"学生感到幸福的概率基本上显著地低于"非择校生"。本文的实证结果对我国当前的"择校热"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CEPS 择校 幸福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榕玲 李长洪 杨翱
本文利用2013-2014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否控制学生、父母、家庭特征变量和校级效应,"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向影响。即使在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缓解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干预效应模型缓解不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工具变量Probit校正内生性偏误等情况下,这一结论仍稳健。分样本估计也发现,"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和"以房择校"学生感到幸福的概率基本上显著地低于"非择校生"。本文的实证结果对我国当前的"择校热"有一定的启
关键词:
CEPS 择校 幸福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殷金朋 陈永立 倪志良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在教育场域理论下,运用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考察了公共教育投入对社会阶层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对社会阶层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教育总体投入和各层次投入均有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感,但不利于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且中下层居民对公共教育投入的阶层向上流动效应更为敏感。公共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伴生了负向隧道效应,对居民幸福感和社会阶层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检验了社会阶层对公共教育投入幸福效应的中介作用,发现主观阶层认同和代际流动的间接作用更为显著。我们同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等克服数据的同源性问题,所得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艾洪山 袁艳梅
本文基于我国WVS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因子法和逐步回归方法,深入分析了以积极的社会活动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可信赖的组织环境等为表征的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居民自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的提高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第二,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突出表现在不仅政府信任因子对幸福感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而且居民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一般信任也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子,现阶段其影响效应已经超过了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社会网络联系 世界价值观调查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资树荣 张姣君
我国人均文化消费逐年增长,而文化消费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本文使用CGSS数据研究文化消费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首先使用熵值法对CGSS中反映居民幸福感的数据进行综合测度得到幸福感数值。然后进行基准回归分析,表明文化消费提升我国居民幸福感的效应是显著的,且随着时间变化,文化消费对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在上升。再通过替换实证模型和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文化消费影响幸福感的估计结果具有稳健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促进居民文化消费提升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消费 幸福感 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