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4)
2023(6117)
2022(4979)
2021(4602)
2020(4006)
2019(9027)
2018(8971)
2017(17542)
2016(9726)
2015(11201)
2014(11290)
2013(10997)
2012(10095)
2011(9041)
2010(9294)
2009(9001)
2008(9456)
2007(8667)
2006(7762)
2005(7450)
作者
(27359)
(22921)
(22810)
(21710)
(14900)
(10844)
(10544)
(8671)
(8650)
(8257)
(7776)
(7723)
(7566)
(7448)
(7317)
(6940)
(6911)
(6777)
(6699)
(6589)
(5894)
(5520)
(5516)
(5326)
(5273)
(5184)
(5176)
(4923)
(4595)
(4452)
学科
管理(43408)
(40216)
(37581)
(37483)
企业(37483)
经济(37483)
(19361)
方法(15973)
(14606)
(14370)
财务(14350)
财务管理(14323)
企业财务(13800)
数学(12701)
数学方法(12589)
业经(11169)
(11140)
(10003)
中国(9426)
体制(9419)
(7482)
(7299)
(7148)
银行(7131)
(6898)
金融(6896)
(6811)
(6706)
理论(6704)
(6617)
机构
大学(146772)
学院(144232)
(59988)
经济(58780)
管理(58142)
理学(49750)
理学院(49294)
管理学(48783)
管理学院(48491)
研究(44903)
中国(35811)
(34487)
(30370)
财经(26315)
科学(23956)
(23776)
(22439)
(22087)
中心(20321)
财经大学(19673)
研究所(19234)
北京(19125)
(19066)
经济学(18342)
业大(17615)
(17258)
商学(17141)
商学院(17007)
(16969)
师范(16768)
基金
项目(89480)
科学(71917)
研究(67743)
基金(66876)
(56684)
国家(56222)
科学基金(49555)
社会(44905)
社会科(42557)
社会科学(42549)
基金项目(35164)
(33608)
教育(31793)
自然(30987)
自然科(30252)
自然科学(30245)
自然科学基金(29746)
(28267)
资助(27237)
编号(26792)
成果(23792)
(23314)
(21414)
重点(19939)
教育部(19107)
(19017)
(18633)
课题(18617)
国家社会(18597)
人文(18460)
期刊
(70055)
经济(70055)
研究(45553)
(31429)
中国(30349)
管理(24941)
学报(19483)
科学(18412)
(18221)
大学(15951)
(15103)
金融(15103)
学学(14857)
教育(14811)
财经(14215)
(12031)
农业(11783)
技术(11402)
业经(10780)
经济研究(10390)
财会(9592)
问题(9091)
会计(9009)
(7407)
现代(7300)
(6746)
理论(6694)
国际(6681)
世界(6669)
通讯(6538)
共检索到224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翁君奕  
一、现代公司组织形式的演变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概括的法人财产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等特征,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理解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涛  
从支薪制到分享制□汪涛日本企业为什么能在全球甚至美国市场上取得成功?本文作者指出,这就在于日本企业具有浓厚的分享色彩。其独特的产权安排和公司治理结构动摇了西方主流的企业契约理论,使人们洞见了支薪制的内在缺陷和分享制能引发更高经济效率的事实及理论解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先吉  
文章对企业的三种组织形式,即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从企业的组建、承担债务的责任大小、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股权的转移、经营的期限、筹资成本和经营规模、税收的负担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制度正处于转轨时期的实际,指出:为便于我国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尽快从法律上规范非公司性企业的地位,按照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将其分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并建立相应的法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吉林  
国有企业改制的公司组织形式研究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周吉林一、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公司组织形式国际上通常将企业组织形式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等。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属自然人企业,出资者承担无限责任;公司制企业属法人企业,主要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立威  祝志勇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工学结合的开展,提升内涵建设,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课程教学改革又是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结合"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这一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实施,探索"模拟公司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总结和分析"模拟公司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组织特点、实施路径及效果,剖析"模拟公司制"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点,明确改进的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谭明杰  李秉龙  
弱出口能力与低人均消费量体现出中国鸡肉产品不容乐观的质量安全水平,相比之下,美国、欧盟、巴西等的肉鸡产业具有更高的质量控制能力。本文着重从区位布局、市场结构和产业链纵向连接方面对以美国、欧盟、巴西为代表的国际肉鸡产业组织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产业集聚、市场集中、一体化生产是其共同特征,也是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高效率地保障鸡肉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国肉鸡产业组织形式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唐东会  
投资设立新企业首先需要解决企业的组织形式问题,其中应考虑的因素很多。本文假定其他条件相同,仅从税收负担的角度进行分析。一、国际上公司所得税的三种类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环  白非  
私有制的效率是否为最高效率是马克思制度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冲突之一。两种制度思想在分析制度效率时,过多地关注于制度本身与产权的归属,而较少研究制度的组织形式在制度效率中的作用和制度的适用范围。私有制的组织形式才是私有制效率的决定因素。公有制与私有制不是非此即彼的逻辑关系。所有权制度组织形式的创新是提高制度效率的关键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海  李尚红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时俱进。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公司制民营农场更有利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法律制度的构建上,为了协调公司制民营农场破产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之间的冲突,应当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后的退出机制;为了控制公司制民营农场的内部人控制,应当完善内部人的监督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华锋  
一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代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标志着新中国正式在法律上确立法人制度。《通则》明确了个体工商户和合伙企业不具确法人地位,只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数额、有组织章程、组织机构和经营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可取得法人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翁君奕  
企业组织形式演进与国有企业改制的选择翁君奕一、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组织形式演进随手翻开一本经济学教科书,都可以了解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法定组织形式主要有单一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在这些组织形式中,人们又把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使公司制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锐  陈启杰  江若尘  
本文首先扩展了Bennedsen和Wolfenzon的模型,分析了多个大股东并存的股权结构达到稳定性需要的条件,并发现了在法律制度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低成本的替代治理机制的存在才可能促进该种股权结构实现稳定。然后结合士兰微从建立至今12年股权结构演变的深度案例证明了适当的替代治理机制可以使得多个大股东并存的股权结构达到稳定的状态这一结论 ;但是,这种机制的选择也受到我国的制度背景和法律环境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姜涛  李晓义  
如何发挥地下金融的正面作用、削弱其负面影响是当前金融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从地下金融融资活动内在的履约机制和外在的组织形式出发分析了地下金融潜在的风险特征和有效的治理策略。据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选择性的"、"有条件的"融资契约保护制度,这种制度可以逼迫地下金融活动浮出水面,简单来说就是对那些愿意真实披露融资细节的契约提供法律保护,而对那些不愿意披露的契约不提供法律保护,从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这些自愿披露的真实交易信息对地下金融活动进行监控,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监管当局针对地下金融活动制定有效监管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