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8)
2023(2581)
2022(2003)
2021(1808)
2020(1337)
2019(3152)
2018(3066)
2017(5382)
2016(2871)
2015(3117)
2014(3345)
2013(3277)
2012(3099)
2011(2973)
2010(3033)
2009(2914)
2008(2959)
2007(2577)
2006(2353)
2005(2350)
作者
(8803)
(7528)
(7366)
(7104)
(4965)
(3646)
(3287)
(2855)
(2757)
(2710)
(2568)
(2545)
(2485)
(2462)
(2424)
(2348)
(2317)
(2163)
(2131)
(1942)
(1914)
(1779)
(1763)
(1721)
(1690)
(1673)
(1576)
(1526)
(1501)
(1454)
学科
(15222)
经济(15196)
管理(8576)
(7823)
(7273)
企业(7273)
方法(5638)
(4499)
理论(4350)
地方(4062)
业经(3970)
中国(3949)
数学(3846)
数学方法(3766)
(3266)
(3154)
(2699)
(2588)
(2417)
金融(2417)
(2375)
地方经济(2329)
(2282)
农业(2246)
教育(2244)
(2219)
银行(2207)
环境(2203)
(2146)
(2004)
机构
大学(47735)
学院(46277)
(19529)
经济(19107)
研究(17137)
管理(16999)
理学(14544)
理学院(14311)
管理学(14079)
管理学院(13985)
中国(12666)
(10395)
科学(10167)
(9569)
(8400)
研究所(7663)
(7352)
财经(7328)
(7244)
师范(7194)
中心(7103)
(6637)
经济学(6532)
北京(6508)
(6287)
(6047)
师范大学(6024)
(5946)
经济学院(5712)
业大(5528)
基金
项目(28901)
科学(22993)
研究(21812)
基金(20982)
(18263)
国家(18107)
科学基金(15469)
社会(14337)
社会科(13522)
社会科学(13518)
(10843)
基金项目(10679)
教育(10169)
(9392)
自然(9304)
自然科(9084)
自然科学(9080)
自然科学基金(8921)
编号(8760)
资助(8293)
成果(7582)
重点(6872)
(6512)
课题(6456)
(6367)
(6133)
国家社会(5990)
教育部(5749)
创新(5704)
(5603)
期刊
(23735)
经济(23735)
研究(15625)
中国(9946)
(7705)
管理(7376)
教育(7021)
学报(6850)
科学(6539)
(5352)
大学(5244)
学学(4845)
财经(4067)
(4042)
金融(4042)
技术(3955)
经济研究(3777)
(3600)
农业(3474)
问题(3041)
业经(3023)
(2298)
(2247)
现代(2220)
经济学(2178)
资源(2175)
图书(2153)
(2103)
(2068)
技术经济(2034)
共检索到73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世忠  
随着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攸关者对ESG的信息需求与日俱增,企业提供的ESG报告呈快速增长态势。在ESG报告日益成为评价可持续发展重要信息来源的背景下,有必要梳理和研究支撑ESG的理论流派及其核心要义。近年来,与ESG相关的著述越来越多,但对于构成ESG理论基础的著述并不多见。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共同支撑ESG的三大理论支柱。本文旨在对这三大理论支柱的核心思想进行综述,并分析它们对ESG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玲丽  
被誉为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的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自成立以来,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它们都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振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发展更为迅猛,并从三大支柱中脱颖而出。展望世界经济发展前景,惟有加强三大支柱的协调与合作,世界经济才能鼎足而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少斌  张昭君  
本文着眼于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存在的"一支独大"状况,多维探究养老保险三大支柱失衡的内外因素,创新性的利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协调发展问题。通过提炼出潜在影响因子,以2017年31个省际数据为样本,衡量了31个省际养老保险发展的协调水平,并应用于区域分析。研究数据表明经济因子、政策支持因子、养老需求因子和结构性因子对于"三大支柱"的平衡性影响显著,进而提出加强养老产品宣传与创新、优化税收政策、控制第一支柱规模等建议来促进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佳  
完备的资助制度是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重要根基。文章围绕政府资助、企业资助和职业教育立法三个维度诠释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成功经验和改革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储桂平  缪华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游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是一大收获,投资者开始怀疑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准确性。国际证监会组织修改了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准则,加强了对评级过程质量和完整性、评级独立性和利益冲突的要求。IOSCO对《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基本行为准则》)的修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行IOSCO的信用评级三大监管支柱精神,加强对本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本文总结了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的现状,提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特里·安德森  王志军  张永胜  肖俊洪  
所有高等教育教师和学生都使用在线教育技术,不管是用于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还是完全在线教学。本文探讨在线教育技术的三大支柱——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和个人学习环境,阐述如何最有效地把它们用于促进教与学的目的。文章还讨论教师在使用这些工具支持教与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文章第一部分着眼学习管理系统,揭示这种多功能工具支持教与学的多种方式以及一些新发展和一些长期存在的挑战。第二部分讨论各种社交媒体和网络应用程序日益常见的用途,强调它们用于正式教育的优点和局限。最后一部分讨论学生和教师如何进一步扩展个人学习环境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曾国祥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六大支柱和税收改革□曾国祥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改革开放,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针。邓小平经济理论有丰富的内涵和自身的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努力提高税收工作水平,深...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文华  石敏宅  
由于早期西方国家的企业采取掠夺式经营,忽视社会和公众利益,企业目标单一,使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企业雇员的安全、健康和福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消费者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社会各界对企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涉及到哲学、经济学、会计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幼林  苏诚  胡靖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为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必须符合金融业的自身发展的科学规律,发展方式必须与特定地区的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当前,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北京金融业迫切需要提出建设"首都型金融"的发展目标,以切实服务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
关键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晓林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HRBP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共享服务中心架构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企业人力部门的组织设计中。本文以SXGP为例,剖析传统企业在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再造的选择和出路,提出在组织再造过程中要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地位,建立以HR三支柱模型为基础,以组织平台化为目标,以人力全流程信息化为手段的人力资源生态圈,以提高企业人均效率、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婕  
三支柱模式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案,在企业内部科学有效的应用实施,可以解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效能低、成本高的问题,对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三支柱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应用,首先分析了三支柱模式的相关理论,并总结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三支柱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以为企业应用三支柱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锦非  杨燕绥  
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于2018年破题试点。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起将使几亿国民受益,激励个人积极养老责任的实现,是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本文从学理入手探究个人养老金的理论支撑与社会基础,再依据现行试点政策和典型职工的合理假设测算第三支柱养老金的保障力度。结果显示,在现行试点政策下,第三支柱养老金贡献率随着积累期增加而持续下降,社会贡献度不高。基于对试点地区参与试点机构的访谈调研,归纳中国推进第三支柱养老金的现实隐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