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2)
- 2023(16542)
- 2022(14379)
- 2021(13382)
- 2020(10984)
- 2019(25481)
- 2018(25278)
- 2017(47607)
- 2016(26359)
- 2015(29546)
- 2014(29492)
- 2013(29265)
- 2012(27497)
- 2011(25164)
- 2010(25647)
- 2009(23279)
- 2008(22877)
- 2007(20471)
- 2006(18386)
- 2005(16526)
- 学科
- 济(109650)
- 经济(109534)
- 管理(70893)
- 业(70886)
- 企(56879)
- 企业(56879)
- 方法(42703)
- 数学(35830)
- 数学方法(35380)
- 农(32481)
- 中国(32044)
- 地方(31187)
- 业经(25840)
- 学(25519)
- 财(23238)
- 农业(22257)
- 贸(19757)
- 贸易(19737)
- 制(19269)
- 易(18963)
- 和(17920)
- 理论(17790)
- 环境(17761)
- 银(17093)
- 银行(17035)
- 技术(16939)
- 融(16931)
- 金融(16929)
- 行(16424)
- 地方经济(16338)
- 机构
- 大学(376417)
- 学院(375006)
- 济(145675)
- 管理(144457)
- 经济(142253)
- 研究(136324)
- 理学(123574)
- 理学院(121959)
- 管理学(119782)
- 管理学院(119099)
- 中国(99970)
- 科学(87206)
- 京(83110)
- 所(71020)
- 农(68192)
- 财(65438)
- 研究所(64927)
- 江(60521)
- 中心(60471)
- 业大(58439)
- 范(54539)
- 师范(54003)
- 农业(53269)
- 北京(52867)
- 财经(51452)
- 院(49323)
- 州(47329)
- 经(46643)
- 师范大学(43747)
- 省(43473)
- 基金
- 项目(253651)
- 科学(197827)
- 研究(184583)
- 基金(180665)
- 家(159829)
- 国家(158229)
- 科学基金(133229)
- 社会(113346)
- 社会科(107125)
- 社会科学(107089)
- 省(101031)
- 基金项目(96133)
- 自然(87451)
- 自然科(85317)
- 划(85302)
- 自然科学(85290)
- 教育(84104)
- 自然科学基金(83716)
- 编号(76197)
- 资助(73838)
- 成果(62856)
- 发(58186)
- 重点(57902)
- 部(54960)
- 课题(54010)
- 创(52065)
- 创新(48524)
- 科研(48100)
- 计划(46431)
- 教育部(45977)
- 期刊
- 济(171608)
- 经济(171608)
- 研究(113354)
- 中国(80134)
- 学报(63770)
- 农(62978)
- 科学(58981)
- 管理(55070)
- 教育(47706)
- 财(47437)
- 大学(46938)
- 学学(43772)
- 农业(43742)
- 融(33478)
- 金融(33478)
- 技术(32404)
- 业经(28967)
- 经济研究(25367)
- 财经(24392)
- 业(23452)
- 图书(22601)
- 问题(22091)
- 经(20861)
- 资源(19889)
- 科技(19277)
- 版(18193)
- 技术经济(17891)
- 现代(17499)
- 理论(17400)
- 贸(16636)
共检索到575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忍顺
2009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对江苏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海岸滩涂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海岸滩涂开发利用的现况如何,潜力有多大,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王建教授等编著的《江苏省海岸滩涂及其利用潜力》一书,及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耀光
海岸滩涂是海岸海洋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河流中泥沙入海沉积,泥沙不断向海延伸,海岸滩涂具有动态增长特征。在陆域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中,海岸滩涂是陆地水域系统中的一个类型。在海洋资源类型划分中,海岸滩涂又是重要的海洋资源。江苏省是海岸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海岸滩涂是江苏省重要的资源。江苏海岸滩涂面积占全国海岸滩涂总面积的1/4,因而成为江苏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不但在江苏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在中央提出的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东方桥头堡的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艳 濮励杰
滩涂围垦与开发是海岸带地区特有的土地利用模式,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滩涂已开发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能够为该地区未来土地利用与规划提供一个标尺。论文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与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指数两部分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围垦年限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特征,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该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如东县不同年限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阶段性特征。从围垦时间序列来看,农用地占比在30 a围垦区最高,其变化呈现"S"型特征;建设用地呈现间歇性增长,周期为20 a,其中村庄用地在围垦10 a逐步出现;未利用地一直下降,在40 a围垦区保...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艳 濮励杰 于雪 朱明 蔡芳芳
沿海淤泥质滩涂是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之一,滩涂围垦新增的大量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能反映滩涂土壤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小。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滩涂围垦区为例,在现有的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基础地力贡献率和盐分限制因子作为土壤有效性系数,构建沿海地区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并通过水稻和小麦产量对模型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滩涂围垦区水稻产量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5%~59%;小麦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80%。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围垦区水稻和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的系数分别为0.73和1.00。2007年垦区由于盐分太高不能种植水稻,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系数为0.35。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垦区土壤基础地力修正后的水稻和小麦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2235.84和6502.23 kg/hm2;土壤盐分修正后的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5677.42和10329.39 kg/hm2;土壤基础地力和盐分共同修正后的土地水稻和小麦生产潜力分别为8934.97和6502.23 kg/hm2。与实地调查的水稻产量(9750 kg/hm2)和小麦生产潜力(6000 kg/hm2)相比,目前土地生产力远小于盐分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与基础地力和盐分双重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接近,改善土壤施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尔君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阐述了沿海滩涂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资源优势,当前开发利用中的存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并对今后滩涂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分区提出了新的构想,旨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供滩涂开发部门参考。
关键词:
江苏沿海 滩涂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水
滩涂资源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研究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深入研究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极具重要意义,通过对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势、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思想、发展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滩涂资源 可持续利用 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汝华 王震
沿海经济发展对一个地区或国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把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是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目前江苏沿海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开发模式的选择决定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的方向。本文在介绍江苏沿海开发的现状和比较分析国外沿海滩涂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因素的SWOT分析,对我国江苏沿海开发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江苏 沿海滩涂 开发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芳 朱跃华
江苏广阔的沿海滩涂由海陆交互作用而成,总体仍在增长,南部开发条件优于北部。依据滩涂自然属性,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组合、技术等因素,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对滩涂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同时对各模式在开发中的优劣势及易出现问题进行了识别,对区域适宜滩涂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滩涂农业综合开发是江苏滩涂的传统开发模式,经验丰富,但适垦滩涂所余不多,目前宜对已有农业区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滩涂渔业综合开发已成为目前江苏海洋经济的支撑,是今后重点发展模式;滩涂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滩涂港口-工业区开发是江苏海洋经济的突破口,正在大力发展中;江苏北部沿海滩涂有着优越的条件发展盐业-海洋化工,侧重发展海洋化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育军 黄贤金 许妙苗 钟太洋 杜文星
研究目的: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沿海滩涂用地开发的响应。研究方法:敏感性分析法与弹性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三种主要的滩涂开发利用方式都会引起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但三者减少的幅度存在差异;将滩涂资源开发成建设用地的ESV敏感性最强,部分区域达到0.93;在滩涂转化为耕地的过程中,ESV敏感性居中(0.50左右);而将滩涂开发成养殖水面的ESV敏感性最小;滩涂开发的ESV敏感性与区域滩涂数量密切相关,滩涂面积越大,滩涂开发的ESV敏感性越强。研究结论:为了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应科学规划滩涂用地布局,保护滩涂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文金 邹欣庆 朱大奎
江苏海岸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岸带湿地之一,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农户是滩涂开发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农户的经济行为对滩涂开发和利用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以江苏省盐城市的射阳县、大丰市为例,选择3个典型村庄进行入户访谈式调查,在对220个农户进行了入户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经济动力学原理Logisti模型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农户经济行为对环境影响的数量经济模型。研究表明,滩涂区农户经济行为对滩涂环境压力的大小及类型具有直接影响,土地经营规模、土地利用类型、生产投入、投资意向、农户受教育水平等是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找出滩涂资源利用中...
关键词:
滩涂 农户经济行为 环境压力 可持续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燕 郑光辉 焦彩霞 吕立刚 张云鹏
海岸滩涂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固碳能力巨大。对海岸滩涂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土壤碳库源汇转化、调节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江苏省海岸线变迁图》,研究了东台市海岸滩涂近6000年以来不同土层(05cm、510cm、1020cm、2030cm、3040cm、4060cm、6080cm、80100cm、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2.0110.1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燕 郑光辉 焦彩霞 吕立刚 张云鹏
海岸滩涂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固碳能力巨大。对海岸滩涂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土壤碳库源汇转化、调节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江苏省海岸线变迁图》,研究了东台市海岸滩涂近6000年以来不同土层(0~5cm、5~10cm、10~20cm、20~30cm、30~40cm、40~60cm、60~80cm、80~100cm、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2.01~10.16)g/kg;(2)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呈现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中等强度的自相关以及恒定变异;(3)根据普通克里金插值结果,堤西地区的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介于(5.75~16.87)g/kg,堤东地区的潮盐土有机碳含量介于(1.12~4.70)g/kg之间;(4)各剖面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随土壤年代的更新而递减的条带状变化特征,并伴有局部化、斑块化等特征;(5)千年尺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年均变化值约为0.0017g(/kg?年),百年尺度下约为0.0055g(/kg?年),十年尺度下约为0.0048g(/kg?年)。该文研究表明,东台市海岸滩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围垦年限的减少、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并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异性。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包浩生 彭补拙 李晖
在阐明江苏滩涂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特征基础上,以江苏省大丰县滩涂为例,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潍涂生态经济系统总体结构模式。通过对滩涂生态经济系统模型的仿真检验,确定了模型的可行性,并设计3种发展水平,对8种滩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评选出滩涂资源系统开发的最优方案。其结果表明:大丰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本世纪以前以每年8%的速度发展最为合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常玉苗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又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的国土资源开发产业,政府在滩涂资源开发中拥有重要角色。当前我国正处于政府职能转换时期,政府在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当的经济行为,这制约着滩涂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因此,政府要明确在滩涂资源开发中的目标和责任,做好宏观调控者和滩涂经济良好运行维护者的职责,才能保证滩涂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彬 张占录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根据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原则,构建海岸滩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海岸滩涂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动态开放、敏感脆弱、生态价值高;(2)中国现行海岸滩涂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分权分散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管理决策缺乏技术支撑,管理过程缺乏公众参入;(3)当前的管理体制导致海岸滩涂管理秩序混乱,开发无序,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研究结论:构建海岸滩涂管理委员会决策的、综合管理办公室协调的、职能部门实施的、专家配合的、公众参入的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体制,统筹协调海岸滩涂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