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5)
- 2023(12630)
- 2022(11110)
- 2021(10480)
- 2020(8829)
- 2019(20033)
- 2018(20154)
- 2017(38298)
- 2016(20683)
- 2015(23281)
- 2014(22668)
- 2013(22181)
- 2012(20244)
- 2011(18180)
- 2010(18110)
- 2009(16465)
- 2008(15844)
- 2007(13774)
- 2006(11960)
- 2005(10271)
- 学科
- 济(77356)
- 经济(77275)
- 管理(63143)
- 业(59909)
- 企(51847)
- 企业(51847)
- 方法(35645)
- 数学(30023)
- 数学方法(29638)
- 中国(21032)
- 农(19697)
- 技术(19244)
- 财(18953)
- 业经(18759)
- 学(17933)
- 地方(17515)
- 理论(15047)
- 贸(14348)
- 贸易(14337)
- 易(13858)
- 制(13600)
- 农业(13386)
- 和(13301)
- 技术管理(13110)
- 环境(12507)
- 银(12185)
- 银行(12144)
- 务(12039)
- 财务(11972)
- 财务管理(11951)
- 机构
- 大学(284963)
- 学院(281976)
- 管理(116790)
- 济(107449)
- 经济(104994)
- 理学(101644)
- 理学院(100534)
- 管理学(98816)
- 管理学院(98292)
- 研究(91934)
- 中国(67373)
- 京(60932)
- 科学(58373)
- 财(48173)
- 所(45143)
- 业大(42572)
- 农(41862)
- 中心(41847)
- 研究所(41390)
- 江(40284)
- 财经(38828)
- 北京(38617)
- 范(37820)
- 师范(37424)
- 经(35336)
- 院(34032)
- 州(33499)
- 农业(32815)
- 经济学(30981)
- 技术(30836)
- 基金
- 项目(199657)
- 科学(157163)
- 研究(147398)
- 基金(143617)
- 家(124695)
- 国家(123646)
- 科学基金(107068)
- 社会(91229)
- 社会科(86383)
- 社会科学(86361)
- 省(79347)
- 基金项目(76939)
- 自然(70167)
- 自然科(68561)
- 自然科学(68548)
- 教育(67537)
- 自然科学基金(67310)
- 划(66157)
- 编号(60266)
- 资助(58161)
- 成果(48616)
- 创(45511)
- 重点(44238)
- 部(42953)
- 发(42396)
- 创新(41704)
- 课题(41482)
- 项目编号(37957)
- 科研(37680)
- 大学(37432)
- 期刊
- 济(114948)
- 经济(114948)
- 研究(81981)
- 中国(54794)
- 管理(44570)
- 学报(44008)
- 科学(40473)
- 农(37120)
- 教育(35968)
- 财(35309)
- 大学(33343)
- 学学(30875)
- 技术(26658)
- 农业(26564)
- 融(21688)
- 金融(21688)
- 业经(19438)
- 经济研究(18077)
- 图书(17882)
- 财经(17664)
- 科技(16480)
- 经(15003)
- 问题(14621)
- 理论(14374)
- 业(14314)
- 技术经济(14222)
- 实践(13426)
- 践(13426)
- 情报(12768)
- 现代(12744)
共检索到407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陈嘉懿 周锋 郭晶
[目的]在协同创新的工作宗旨下,目前的学科信息系统逐步向协同工作性、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化、服务的主动性方面发展,图书馆在选择上遇到了困难,需要有一种合理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从协同工作下的信息资源集成化趋势分析,剖析云环境服务体系架构,以协同性、主动性、集成性、云环境、资源获取等多角度比对分析现有平台的特点。[结论]总结出建设面向学科协同创新的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系统的特征与趋势,为未来系统构建提供建设框架与参考。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云计算 信息资源 学科平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婕 曾开富 白维 陈丽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大学是现代社会中传授、发展和保存高深学问的殿堂,因此,学术治理能力建设是大学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庆金 马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健全协同创新平台系统,有机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在分析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分别对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主体子系统、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子系统和区域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子系统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并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主体、组织和平台载体协同发展系统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根据系统动力学分析的结果,结合国外经验,提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和发展建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行兵 司思 刘孝飞 张震
我国已初步建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制度,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协同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新形态,协同单位仪器共享是协同创新的载体,协同创新仪器共享平台运行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结合当前仪器共享发展情况,设计了平台架构,实现了包括仪器预约、仪器使用、管理统计等在内的协同创新仪器共享平台。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仪器共享 仪器预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晓霞 丁荣贵
本文从利益相关方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影响"政产学研用"多个主体协同创新的关键要素,构建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领导下的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治理平台;对平台结构、构成要素及功能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分析,为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多主体的紧密融合、良好互动和协同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并能够为地方或国家研究院及其他协同创新项目式组织的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治理平台 协同创新 产业技术研究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志清 史豪慧
文章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实问题出发,秉持校际协同创新的理念,利用云服务技术跨时空跨区域快速共享教育信息资源的巨大优势,共建共享云教育平台,开展云教育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应用,促进中高职教育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中高职教育衔接在云教育平台下的合作育人、合作教学、共同发展的校际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关键词:
云教育平台 校际协同创新 中高职衔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汤国辉 刘晓云 汤辰雨
在分析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及农技推广与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以创建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站,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与服务团队,组织多学科、多专业专家,对接江苏射阳洋马菊花特色产业,协作攻克产业发展难题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农技推广之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黎辉
本文对创新风险的预控与组合管理、合作网络的变化与控制、合作界面环境评估与优化进行了研究;作为协同创新动态全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构建了协同创新的进展显示板、风险演变显示板、项目组合管理显示板、合作网络演变显示板以及合作界面环境显示板。可视化战略信息监控平台可使创新管理者更有效地实施事前控制和前瞻性决策,通过对创新过程动态优化,实现协同创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战略管理 创新管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尚乐 杨万寿 黄永弟
我国平台经济视域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平台经济理论,提出了包含创新资源供给方、创新资源需求方和平台企业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演化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明确了影响不同创新主体演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创新资源供给的奖惩补偿机制、完善平台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及跟踪分析创新资源需求方利用创新资源状况3个方面提出提高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具体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邓胜利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跨系统资源整合的实践基础上,结合欧美各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于知识协同的发展启示,提出了面向协同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模型、技术实现方式和基于创新价值链的服务组织。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信息服务 信息资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连生 吴卓平 王松婵
跨学科研究组织已经成为研究机构进行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促进跨学科项目启动和运行的措施、跨越学科边界的组织架构、协同创新的奖励体系、不同学科文化的对话与融合、获取有限资源的组织优势、经费筹措与管理体系、协调相关单位人事关系的制度与政策和基于项目评估的资源分配调整办法这8个方面构成了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支撑条件,对这些支撑条件的认识也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了管理改革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沛 栾晶晶
文章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对平台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运行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刚 曾立 易凡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是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内涵和功能,梳理了平台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探讨了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的政策保障体系,可为我国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平台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晓珍 孙晓峰
现代创新要求学科之间、科技与经济之间、政府管理部门与产业之间进行互动,以增强知识的流动,促进创新的产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再是新主体、新要素的孤立发展,迫切需要将创新要素进行整合,协同发展。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这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对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顺应了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对推进创新型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志达 华菊翠 李学伟
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基于辽宁高校特色学科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带动辽宁省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这一现状,结合辽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实需求,建构辽宁高校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总结提升辽宁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以期更好实现辽宁高校特色学科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合作与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学科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