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9)
2023(6528)
2022(5512)
2021(5418)
2020(4301)
2019(9914)
2018(9905)
2017(17718)
2016(10984)
2015(12296)
2014(12533)
2013(11622)
2012(10896)
2011(9995)
2010(10595)
2009(9509)
2008(9570)
2007(8843)
2006(8327)
2005(7823)
作者
(28486)
(23491)
(23304)
(22913)
(15230)
(11217)
(10794)
(9235)
(8999)
(8904)
(7992)
(7930)
(7673)
(7631)
(7607)
(7458)
(7207)
(7047)
(6973)
(6863)
(6271)
(5898)
(5722)
(5538)
(5432)
(5383)
(5299)
(5250)
(4822)
(4811)
学科
(29637)
经济(29593)
管理(26278)
(24371)
教育(19647)
(18995)
企业(18995)
中国(16602)
(12348)
(11504)
(9904)
理论(9074)
方法(8989)
(8923)
(8613)
(8384)
税收(7901)
(7832)
农业(7670)
数学(7628)
数学方法(7323)
地方(7265)
(7151)
银行(7147)
教学(6986)
业经(6906)
(6889)
及其(6830)
(6771)
贸易(6766)
机构
大学(143760)
学院(141364)
研究(55375)
(50590)
经济(48986)
管理(46748)
中国(39374)
理学(38459)
理学院(37902)
管理学(37003)
管理学院(36700)
(32597)
科学(31654)
教育(30884)
(29977)
师范(29853)
(28576)
(28363)
(25487)
研究所(25150)
中心(25078)
师范大学(24337)
北京(22264)
财经(20547)
(20124)
(20086)
(19842)
技术(18808)
(18469)
职业(17453)
基金
项目(82643)
研究(69678)
科学(66680)
基金(55760)
(47243)
国家(46650)
社会(40152)
教育(39791)
科学基金(39010)
社会科(37626)
社会科学(37620)
(33382)
编号(32125)
(30465)
成果(30450)
基金项目(27619)
课题(26093)
自然(23695)
资助(23529)
自然科(23098)
自然科学(23094)
自然科学基金(22655)
(22136)
重点(20435)
(20006)
(19710)
(19416)
规划(19084)
项目编号(19002)
教育部(17634)
期刊
(63304)
经济(63304)
研究(58893)
教育(51278)
中国(39973)
(21362)
(18884)
(18033)
金融(18033)
管理(17546)
科学(16762)
学报(16735)
技术(15323)
大学(14057)
职业(12824)
农业(12471)
学学(11406)
业经(10340)
财经(9952)
经济研究(9353)
(8582)
(8498)
论坛(8498)
技术教育(8174)
职业技术(8174)
职业技术教育(8174)
问题(8075)
(7786)
(7505)
(7043)
共检索到244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杰  
作为再分配性的教育政策的一种,支持性教育政策,实质是指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实施的一些补偿性的教育政策,教育补偿与维护教育公平是其基本的意蕴。支持性教育政策的产生切合了问题特征同政治制度和环境互相耦合并导致政策方案形成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性的教育政策相比,它具有自身的特征,而其突出的特征在于政策目标群体的补偿性、支持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它需要规避政策的行政驱动色彩明显、农村学校边缘化、政策能力的有限性和地方社会的关系网络及关系运作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辉  
1996年以来,政策层面多次对高职教育的类型定位进行宣示。把高职教育定位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的政策意图不是鼓励高职院校升本,而是推动高职彰显特色,增强不可替代性。类型定位,更多的是特色之谓,而非层次之谓。应区别对待高职教育升本和高职院校升本。在禁止高职院校盲目升本的同时,应推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现高职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丹  李文明  陈洁  
合理的种粮效益,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调查表明,如不将家庭用工计入成本,农户的种粮效益并不低。制约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单个经营主体的绝对收益低下。改变分散小规模经营的现状,适当提高单个主体的经营规模,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经营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粮食的单产和总产水平会下降,要在提高单个经营主体种粮效益和确保粮食总产稳步提高之间进行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粮食主销区的种粮效益高于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说明这些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较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各地区的共同责任,必须防止部分地区因机会成本较高而出现推卸发展粮食生产责任的倾向。针对以上问题,从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智勇  姜大源  吴全全  
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的治理意蕴,对该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在治理主体的价值性冲突、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及师生主体发展的可持续性困境等深层矛盾三元叠加的背景下,及时出台并实施1+X证书制度,有利于具体落实现代职业教育顶层治理机制、更加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制度、协同改革多种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建立健全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和提高现代职业院校质量治理水平。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顶层设计的封闭性、改革属性的过度市场化、实施模式的培训化、价值导向的形式化和效果维度的片面化,不断扩大职业教育治理开放性,坚守职业教育事业公益性,秉持职业教育的育人本质,坚持质量和内涵发展路径,促进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凌  
当前我国关于学业评估的研究不少,作为教育筛选的主要工具,甚至唯一工具,人们似乎更多地关注学业评估如何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具有公平性与有效性,或者说人们的注意力似乎更多地放在"正式学业评估"的编制和落实上,而本文则试图关注学业评估活动由于人的参与而具有的复杂性和多重参照性特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东  
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普惠性作为社会福利用语指"惠及人人"的社会福利国家供给方式,普惠性学前教育只有建立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内,才可能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基于中国的现实,我国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只能是适度普惠型学前教育国家供给,学前教育成本必须有国家、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在政策意蕴上,普惠性学前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政策的合法性,稳定的财政支持体系,国家供给的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晓军  李胜  
职业教育开展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参与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落实。当前职业教育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问题集中表征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人才跨文化适应力不强、师资队伍不完备,因此建议从需求对接、产教共育、文化融合、师资养成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明确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规格,提升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度;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提升人才就业的匹配度;开展中国国情与文化教育,提升人才就业的适应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完成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永文  
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国家层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安排和制度设计。在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引领职教高质量发展;在地方层面,"一省一策"助力打造地区样本;在院校层面,自主权激活办学主体内生动力。从政策特征来看,部省共建具有兼顾平衡与扶强扶优相结合、良性竞争与伟大"共谋"相结合、共性框架与个性需求相结合等特征。在实践进程中,部省共建在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接下来的部省共建工作中,需要加强政策宣传,提升职业教育的感知力;改善投入机制,保障职业教育的生产力;推进关键改革,破解职业教育的阻碍力;赋能类型属性,展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本文根据"国际教育评估协会"与"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统计分析及相关的实证研究,考察了学校教育与教育公平的深层关系,发现即使考虑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效果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说明,学校教育在教育公平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本文在分析学校分层、学校融合、学校同质与教育效果的关系和基础上,尝试解答学校教育与教育公平关系的三个基本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政策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惠莉  顾栋梁  王亚鹏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政策历经从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本”到积极开展“试点升本”、从嫁接体系外“升本”到贯通体系内“升本”、从外部转型“升本”到内生增长“升本”的发展演进。在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地位后,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怎么办”“谁来办”“办成什么样”,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职业本科教育办学要紧扣产教融合,凸显类型特征,加大扶持力度,塑造社会共识,激发多元办学潜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层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磊  李祥  罗月念  
职业教育发展与“双减”政策的逻辑关联表现在教育一致性、政治互补性、文化相依性等方面,因此职业教育是推动“双减”改革的重要力量。而职业教育赋能“双减”具有多层意蕴,体现为观念层面增进职业教育功能认识、环境层面缓解普职分流社会焦虑、目标层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技术层面凸显课后服务职教优势。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双减”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一是推进职业启蒙,改善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二是完善职普融通制度,缓解普职分流社会焦虑;三是提高职教办学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四是整合职教优势资源,助力普通学校课后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晶  程红艳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创新,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是该制度衍生出的新型教育社会组织,直接影响着1+X证书制度的施行效果。借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框架,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政策价值按照实质价值和程序价值的二维范式展开分析。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政策价值包括两方面:促进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生态的实质价值;赋予培训评价组织合法性、明晰培训评价组织政策伦理性的程序价值。审视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三年左右的教育实践,存在主体目标各异、合法性不足、游离于政策伦理边缘等与政策价值相偏离的问题。为实现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政策价值的回归,从整合主体目标、提升合法性、实现伦理性三方面对其提出了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高职教育"管办评分离"质量保障体系是政府、学校和社会评价组织为增强利益相关者的质量信任,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围绕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工作等建立的结构化、系统化制度体系。当前高职教育"管办评分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着法律法规规章保障不力、学校现代治理能力不强、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完善国家制度政策、建构学校内部保障体系、发展独立专业评估机构、实施专项督导等予以解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月  
教育政策排斥是教育资源稀缺背景下的政策表征,在当下对于分析弱势群体的教育困境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以教育政策排斥的视角对随迁子女教育政策中的利益与价值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性排斥、负向排斥和博弈性排斥不仅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也阻遏了弱势群体教育利益的实现。教育利益的供需断层、决策过程的多元参与不足和目标群体诉求的低效实现,共塑了教育政策排斥的过程。寻求教育决策过程的共识是抑制教育政策负向排斥的基础,这就需要不同群体在决策中发挥作用和进行对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月  
教育政策排斥是教育资源稀缺背景下的政策表征,在当下对于分析弱势群体的教育困境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以教育政策排斥的视角对随迁子女教育政策中的利益与价值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性排斥、负向排斥和博弈性排斥不仅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也阻遏了弱势群体教育利益的实现。教育利益的供需断层、决策过程的多元参与不足和目标群体诉求的低效实现,共塑了教育政策排斥的过程。寻求教育决策过程的共识是抑制教育政策负向排斥的基础,这就需要不同群体在决策中发挥作用和进行对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