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5)
2023(11040)
2022(9088)
2021(8553)
2020(7035)
2019(15486)
2018(15127)
2017(28712)
2016(15286)
2015(16699)
2014(16284)
2013(15489)
2012(14332)
2011(12865)
2010(13443)
2009(12733)
2008(11719)
2007(10903)
2006(9880)
2005(8824)
作者
(40966)
(34064)
(33365)
(32132)
(21714)
(15911)
(15228)
(12985)
(12920)
(12340)
(11414)
(11277)
(10993)
(10882)
(10704)
(10579)
(10004)
(9963)
(9678)
(9641)
(8599)
(8155)
(8109)
(7909)
(7799)
(7665)
(7500)
(7428)
(6973)
(6801)
学科
(49874)
经济(49810)
管理(49675)
(49021)
(42295)
企业(42295)
(26570)
金融(26563)
(25084)
银行(25060)
(24363)
中国(23716)
(18321)
(17191)
(16804)
技术(16787)
方法(16004)
业经(14322)
地方(13703)
数学(13186)
数学方法(12971)
技术管理(12135)
(11840)
(11555)
中国金融(11294)
理论(11232)
(11169)
财务(11125)
农业(11118)
财务管理(11108)
机构
学院(200097)
大学(195541)
(83386)
经济(81376)
管理(77162)
研究(68607)
理学(64768)
理学院(64118)
管理学(63166)
管理学院(62756)
中国(60478)
(43415)
(40713)
科学(38391)
中心(34323)
(33429)
(33341)
财经(32178)
(31041)
研究所(29714)
(29073)
(26760)
业大(25916)
北京(25851)
(25556)
(25247)
师范(24970)
经济学(24906)
(24465)
农业(23783)
基金
项目(128020)
科学(101699)
研究(99955)
基金(90447)
(77496)
国家(76719)
科学基金(66539)
社会(62888)
社会科(59637)
社会科学(59627)
(52967)
基金项目(46554)
教育(45927)
(43238)
编号(41471)
自然(40456)
自然科(39610)
自然科学(39597)
自然科学基金(38945)
资助(36214)
成果(35167)
(32918)
课题(30492)
创新(29745)
(28935)
重点(28803)
(27447)
(26082)
项目编号(25948)
(25545)
期刊
(97515)
经济(97515)
研究(65703)
中国(49443)
(38886)
金融(38886)
(34148)
管理(32653)
(29391)
教育(28670)
学报(26258)
科学(25378)
大学(20732)
学学(19395)
技术(19024)
农业(18714)
业经(16762)
经济研究(15931)
财经(15885)
(13719)
科技(11421)
问题(11295)
(10485)
论坛(10485)
技术经济(10001)
(9939)
理论(9847)
(9553)
职业(9542)
国际(9533)
共检索到328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金融体系支持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商业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保险、信用担保体系以及政策性银行等不同论述了制度设计和监管要求以及服务模式和产品提供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对如何完善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构建支持技术创新的银行服务体系、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尹艳林  
我国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但是,目前我国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金融体系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建立健全支持技术创新的金融体系和政策措施,实现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的有效对接以及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协同发展,有效满足科技创新各阶段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封北麟  
当前,我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工作仍处于幼稚期,尚未形成社会化的科技金融体系,不能为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应用和推广的长期有效融合提供全方位的、有制度保障的支撑体系,未能形成金融资本在科技金融领域自我循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伟  
一、以创新驱动作为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1.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龙头产业,产品赢利能力强,产业结构和新产品开发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对经济的引领、支柱作用明显,但同时存在着增加值率较低、对其他产业的支撑提升作用不够等问题。在全球高技术产业结构与布局处于新一轮调整时期,要注重自主创新的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安诣彬   徐小黎   黄诗婷  
本文梳理了我国专项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前专项规划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构建专项规划体系的总体要求与原则,提出了构建“四级六域三类型”专项规划体系、加强专项规划体系建设与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子姮  姚洁  
税收支持科技创新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本文一方面探索税收支持科技创新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深入分析目前国际上和我国典型的激励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并为下一步我国激励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由于技术创新范式的转变,地方政府在建立地方技术创新体系中作用越来越大。面对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路径,地方政府应该慎重选择适当技术,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和地方产业集群,建立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产权制度,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之间的关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最终清偿手段经历过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通货等演变。从理论上来看,最终清偿手段的基本特征或要求包括:安全性、可得性、高效性、中性、终结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支付习惯,不同的支付工具都曾经符合这些门槛要求并充当最终清偿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IT革命的影响,支付清算手段不断升级,人们逐步习惯于电子支付,活期存款、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最终清偿手段,而不必要一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最终清偿手段经历过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通货等演变。从理论上来看,最终清偿手段的基本特征或要求包括:安全性、可得性、高效性、中性、终结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支付习惯,不同的支付工具都曾经符合这些门槛要求并充当最终清偿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IT革命的影响,支付清算手段不断升级,人们逐步习惯于电子支付,活期存款、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最终清偿手段,而不必要一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范红  
一个创新型国家必定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必须更大程度发挥直接融资支持自主创新的作用;必须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更多的民间风险资本投资创新型经济。只有从融资结构、监管方式、金融创新等方面入手,改革我国的金融系统,才能使金融服务的重点真正转向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峰  
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碳金融首先要通过创新,开发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服务。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文章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发展碳金融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基本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放  
金融创新对目前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金融创新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金融机构的业务收入 ,并且最大限度地回避金融管制。许多新生的金融产品都可以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是 ,风险和收益总是并存的 ,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 ,金融创新业务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这表现在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佳萱  刘燕  马晓明  
深圳碳交易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是中国最早开始碳交易试点的城市。通过对纳管企业的实地调研,梳理了深圳碳交易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以期为2017年建设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琳  
金融体系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还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激励和约束,分散投资者对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因此,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在通过金融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监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完善技术创新资金需求者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琳  
金融体系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还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激励和约束,分散投资者对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因此,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在通过金融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监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完善技术创新资金需求者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