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5)
2023(11262)
2022(9117)
2021(8170)
2020(7063)
2019(15491)
2018(15171)
2017(29483)
2016(15663)
2015(17361)
2014(17228)
2013(17040)
2012(15428)
2011(13707)
2010(14418)
2009(14527)
2008(13893)
2007(13010)
2006(11822)
2005(11333)
作者
(42851)
(35576)
(35387)
(33670)
(22766)
(16713)
(16132)
(13555)
(13453)
(12893)
(12255)
(11957)
(11735)
(11346)
(11183)
(10854)
(10455)
(10416)
(10161)
(10136)
(8964)
(8593)
(8580)
(8225)
(8095)
(8091)
(7971)
(7926)
(7020)
(6911)
学科
(80519)
(74395)
企业(74395)
管理(67593)
(66741)
经济(66612)
(29040)
业经(27894)
(26964)
金融(26962)
方法(25256)
(25247)
银行(25242)
(24980)
(24462)
(23763)
中国(23009)
(21433)
财务(21400)
财务管理(21373)
企业财务(20295)
农业(18347)
数学(17539)
数学方法(17392)
(16632)
技术(16257)
体制(14709)
(14345)
理论(14265)
(13661)
机构
学院(225817)
大学(220283)
(99785)
经济(97756)
管理(91950)
理学(77345)
理学院(76707)
管理学(75899)
管理学院(75464)
研究(68059)
中国(63820)
(54502)
(45118)
财经(41351)
(37526)
(37235)
科学(34894)
中心(34343)
(34267)
(32481)
经济学(30622)
财经大学(30317)
(29767)
北京(28385)
研究所(28088)
业大(27716)
经济学院(27596)
商学(27250)
商学院(27013)
农业(26245)
基金
项目(135745)
科学(109681)
研究(105858)
基金(100318)
(83555)
国家(82676)
科学基金(74291)
社会(70624)
社会科(67045)
社会科学(67033)
(54137)
基金项目(52437)
教育(47494)
自然(44978)
自然科(43984)
自然科学(43974)
自然科学基金(43287)
(42804)
编号(42614)
资助(40362)
成果(35337)
(33298)
(32610)
(32363)
(30697)
重点(29785)
国家社会(29302)
(29291)
课题(29283)
创新(29261)
期刊
(120958)
经济(120958)
研究(73259)
中国(49602)
(47860)
管理(41149)
(40339)
金融(40339)
(34672)
科学(26337)
学报(24898)
农业(22363)
财经(21815)
业经(21582)
大学(21243)
技术(20668)
教育(20327)
学学(20093)
(18718)
经济研究(17876)
问题(15137)
财会(14018)
(13200)
技术经济(13042)
现代(12273)
会计(12077)
(11813)
世界(11448)
理论(11047)
商业(10880)
共检索到366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志刚  
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先进制造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催生丰富且庞大的金融需求,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将大有可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志红  章鸣  屠帆  孙佳骏  
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浙江省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用地政策改革和土地利用特征,并通过分析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其空间适配需求特征,提出以坚持供需适配、城创融合和区域协同的原则推进产业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产业平台形成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兆麟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既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也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湖北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是全国重要的先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的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其中装备方队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武器装备的研发水平,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国制造再一次震惊世界。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曙霞  张骞  
加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性任务。这需要动员更多资本,安排有效分散风险的金融制度与之相匹配。利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先进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通过整体样本回归、加入分产权性质以及分地区样本回归实证研究股权融资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和区域分布差异分析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融资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有抑制作用,但显著促进创新产出;(2)国有产权性质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促进作用更大,非国有产权性质的股权融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3)中部地区企业股权融资未提升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西部地区企业股权融资显著促进创新投入与产出。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的创新环境,合理配置区域间经济和创新资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党英;  
综合运用一系列的财税政策支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本文在界定先进制造业涵义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中财税支持体系的演进及存在的问题,对比美国先进制造业财税支持体系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认为在加强基础研发投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及综合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颖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依据2005—2018年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和先进制造业各行业的数据,考量两业融合对中国先进制造业GVC攀升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两业融合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资本深化、产业集聚对中国先进制造业GVC位置和地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两业融合对中国先进制造业GVC位置的影响显著为正,对其地位的影响呈现“倒U”形特征。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两业融合对中国先进制造业GVC位置的正向影响仅在中高分位点显著,对其地位的“倒U”形影响在各分位点均显著,并且在高分位点的影响更大。鉴于此,应加快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合理利用FDI的溢出效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维持适宜的资本深化态势以及有序推进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兴   刘新琨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9—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熵权法,测算了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耦合发展水平以及先进制造业升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耦合发展水平的产业升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总体上对先进制造业产生正向的产业升级效应。从区域层面来看,北部沿海地区升级效应相对更强,除南部沿海地区外的其他区域升级效应均显著;(2)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动态演进的过程,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且沿海区域的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普遍优于内陆地区的发展水平;(3)中国先进制造业升级水平从2016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整体上由2009年的0.249提高到了2021年的0.503。为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升级,政府应鼓励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深度互动融合,建立融合型产业新体系,完善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的研究,增强产业融合技术发展新动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洁  宋梦莹  李彩霞  
"互联网+"背景下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实施,可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有效融合。通过对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结构的分析,指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具有传导效应、价值增值效应、可控效应和优化效应,这些效应对先进制造业发展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博弈分析,得出该模式下先进制造业企业愿意积极开展融资活动,而金融机构对实施信贷活动的意愿也更为强烈,有助于供应链金融实现整体稳定、价值增值和风险可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本红  冯良清  
文章应用共生理论,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关系,建立了实力对称型和非对称型的共生模型,通过求解分析,指出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制造业实行物流资源外包,会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最后提出两者协同共生发展的四条路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金秀  孙敬水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历程,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探讨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环境建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金秀  林晓炜  
深入探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以及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方法与监测预警等方面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结合日益紧密。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借用协同学序参量演化方程探讨了两者演化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只有两者协同时,系统才是整体稳定的,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也达到极大。同时,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演化路径:由制度协同,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系统,因此,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与协同是产业演化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促进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若凡  夏建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原磊  王加胜  
"十一五"期间,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呈现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变化趋势。传统产业改造投入规模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和投入强度却呈现减弱趋势,国内技术在技术来源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在技术改造中越来越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基础零部件产业和民生产业得到了更多重视。同时,我国传统产业改造中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制约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强度太低,在信息化领域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障碍,体制、机制性障碍造成企业的技术改造动力不足,很多企业在改造中缺乏全方位考虑的长远规划,等等。"十二五"期间,应从四个方面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发展先进制造业。一是将传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