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0)
2023(16395)
2022(14035)
2021(13237)
2020(11111)
2019(25145)
2018(24864)
2017(48856)
2016(26328)
2015(29259)
2014(28684)
2013(28446)
2012(25945)
2011(23155)
2010(23265)
2009(21780)
2008(21611)
2007(19279)
2006(17349)
2005(15546)
作者
(73085)
(60656)
(60342)
(57571)
(38881)
(28880)
(27368)
(23483)
(22868)
(22001)
(20656)
(20574)
(19583)
(19182)
(18775)
(18546)
(18049)
(17789)
(17339)
(17241)
(14991)
(14911)
(14667)
(14060)
(13597)
(13524)
(13499)
(13477)
(12086)
(11984)
学科
(105461)
经济(105340)
(100651)
管理(91513)
(90685)
企业(90685)
方法(45416)
(36281)
数学(35689)
数学方法(35253)
业经(33560)
(33397)
中国(27607)
(24443)
财务(24379)
财务管理(24353)
技术(23355)
农业(23218)
企业财务(23082)
(22110)
(21884)
税收(20647)
理论(20551)
(20476)
地方(20441)
(20168)
(20152)
(18756)
贸易(18744)
(18284)
机构
学院(367847)
大学(363193)
管理(152566)
(150177)
经济(147000)
理学(130875)
理学院(129575)
管理学(127767)
管理学院(127081)
研究(117291)
中国(92161)
(77113)
(75923)
科学(69951)
财经(58422)
(57701)
(56336)
(55972)
中心(53450)
(52969)
研究所(51565)
业大(51126)
北京(48919)
(45218)
(45107)
师范(44787)
经济学(43478)
农业(43387)
财经大学(42914)
(42744)
基金
项目(241193)
科学(191515)
研究(182614)
基金(174795)
(149714)
国家(148324)
科学基金(129759)
社会(115108)
社会科(109146)
社会科学(109120)
(95087)
基金项目(92437)
自然(82966)
教育(82097)
自然科(81076)
自然科学(81058)
自然科学基金(79653)
(78221)
编号(75835)
资助(71414)
成果(61513)
(54233)
(52753)
重点(52731)
(51678)
课题(51104)
创新(49835)
项目编号(47738)
国家社会(46689)
(46351)
期刊
(171557)
经济(171557)
研究(115594)
中国(71577)
管理(61454)
(60375)
(52147)
学报(49843)
科学(48229)
教育(40301)
大学(38500)
学学(36211)
农业(36191)
(34957)
金融(34957)
技术(33817)
业经(30180)
财经(28069)
经济研究(26696)
(23997)
问题(21562)
(20933)
技术经济(20304)
科技(19428)
现代(18523)
(17982)
理论(17672)
图书(17589)
财会(17096)
商业(16966)
共检索到558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徐东云  
本文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特点及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发现我国缺乏专门针对企业科技创新系统性税收政策体系,对初创期企业税收优惠力度不够;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普惠性力度不足,针对企业科技创新特惠制条款较狭窄;对企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的激励力度不够。结合问题提出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的法律效力,增强对企业初创期的税收优惠力度,建立一套从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周期的税收政策;推进科技创新中"普惠性"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激励政策体系;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的税收激励机制,以更好更快地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第一课题组  安体富  石恩祥  孙亚  任强  王春雷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出基本判断,从理论和实证等多角度论证税收政策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而在对我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现行税收政策进行基本评价的基础上,对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提出有见地的多项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辉文  
作为重要的调控杠杆,税收如何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一直令人关注。本文按照科技发展需要经历的阶段,从科技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梳理了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税收优惠政策的宏观定位、法律定位和微观设计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香菊  王洋  
企业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科技创新主体,有效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创新,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在创新要素、创新环节、创新主体、制度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税收激励范围有限、优惠力度不足且精准度欠缺等问题。完善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应减轻企业人才投入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完善企业员工股权激励和现金激励税收政策,出台促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税收政策,为企业科技创新量质齐飞保驾护航。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宏斌  赵彬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税收可以通过降低技术创新投资的资本成本,增强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有效引导和促进企业对技术创新投资,进行技术创新实践,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家勤  毛忠滢  
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一些不足之处。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机制的思路为:重新定位税收优惠政策目标,加大间接优惠比例,税收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创新人力资本的优惠力度以及增强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金良  
近年来,构建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将不断加强和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主体是企业,关键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本文从税收促进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景婷  许敏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是当前税收政策导向的着力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然后对目前我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书博  王秀哲  曹越  
为激励企业创新,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允许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低税率、对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给予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等。这些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在研发环节,我国对企业创新的税收支持力度还比较小;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的程度会受企业所得税税率影响;反列举的方式使一些研发企业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亏损结转办法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在成果转化环节,优惠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应借鉴国外激励企业创新税收政策的经验,在研发环节,改加计扣除优惠方式为税收抵免优惠方式,根据企业创新活动的实质而非行业确定其是否可以享受优惠,对企业未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允许亏损向前结转退税;在成果转化环节,降低技术转让所得适用的实际税率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明喜  
简要阐述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需要税收政策扶植的理论基础,并在梳理现行与自主创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指出了税收政策中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值税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够,自主创新缺乏必要的个人所得税优惠,现行企业所得税对产学研支持不足,税收优惠缺乏绩效评价机制。最后提出了鼓励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完善税收政策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颖  
科技创新与税收激励政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本文在探讨政府介入科技创新领域的经济学依据的基础上,对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征旗  曾繁华  
充分发挥财政投入、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历来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本文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制度设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国祥  
在新的世纪 ,从国情出发 ,遵循企业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客观规律 ,借鉴国际经验 ,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和走向应该是 :从对高新技术产品和成果税收优惠为主 ,转向重点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为主 ;税收政策的产业性优惠与区域性优惠相结合 ,以产业性优惠为主 ;税收优惠方式实行税基减免、税额减免、税率优惠相结合 ,以税基减免优惠为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欣怡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以新经济常态下高质量成为经济发展主旋律为视角,以小微企业及支持其科技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为研究主体,整体分析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概况及所需支持,介绍了财税政策与小微企业科研创新活动的关系,得出财税法律制度有助于小微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得以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同时,梳理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相关的财税政策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借鉴以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为代表的国际上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域外财税政策,提出进一步完善促进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伟  李晨  
近年来,政府将科技创新产业视作国民经济稳步前行的"新引擎",这离不开财政税收政策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后天外部环境和先天成长禀赋的有效扶持。此外中央财政明确提出在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大力发展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而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最需要的就是基础设施环境的优化。本文结合科技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梳理现有的税收政策和相关优惠,并在公私合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背景下,提出相关优化科技创新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