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5)
2023(11638)
2022(9626)
2021(8900)
2020(7326)
2019(16445)
2018(15863)
2017(29328)
2016(16125)
2015(17709)
2014(17185)
2013(16500)
2012(15002)
2011(13329)
2010(13598)
2009(12607)
2008(12443)
2007(11124)
2006(9855)
2005(9046)
作者
(44612)
(37653)
(37528)
(35544)
(23972)
(17992)
(16820)
(14376)
(14082)
(13264)
(12736)
(12627)
(12142)
(11997)
(11970)
(11488)
(10913)
(10850)
(10816)
(10696)
(9194)
(9189)
(9178)
(8589)
(8466)
(8384)
(8306)
(8070)
(7470)
(7392)
学科
(60593)
经济(60484)
管理(48691)
(46948)
(38068)
企业(38068)
方法(27146)
数学(24002)
数学方法(23565)
(20480)
(20120)
中国(16986)
(16804)
(15345)
贸易(15337)
(15096)
业经(14498)
农业(13534)
(12662)
(12401)
(11834)
(11193)
财务(11160)
财务管理(11130)
企业财务(10583)
(10543)
银行(10527)
环境(10279)
(10264)
金融(10261)
机构
大学(222259)
学院(221879)
(90716)
经济(88879)
管理(82907)
研究(76123)
理学(71616)
理学院(70818)
管理学(69267)
管理学院(68878)
中国(57612)
(46628)
(45732)
科学(45531)
(37519)
财经(36133)
(36036)
中心(35125)
研究所(33882)
(33739)
(32819)
业大(31799)
经济学(29077)
(28783)
师范(28480)
北京(28280)
(28173)
农业(27854)
财经大学(26954)
经济学院(26251)
基金
项目(153394)
科学(123015)
基金(114141)
研究(112252)
(100632)
国家(99457)
科学基金(85301)
社会(73790)
社会科(69941)
社会科学(69922)
(59565)
基金项目(58995)
自然(54093)
自然科(52839)
自然科学(52830)
教育(52481)
自然科学基金(51856)
(50461)
资助(45699)
编号(44113)
成果(36723)
重点(35530)
(34580)
(33768)
(32569)
(32541)
国家社会(31559)
课题(31455)
创新(30540)
教育部(30122)
期刊
(100132)
经济(100132)
研究(65998)
中国(47241)
(37220)
学报(36496)
(34923)
科学(33445)
管理(31701)
大学(28560)
学学(27078)
教育(25103)
农业(23219)
(20657)
金融(20657)
技术(18212)
财经(18084)
经济研究(16072)
业经(15703)
(15470)
问题(13422)
(12463)
(11982)
(11831)
统计(11221)
科技(10752)
国际(10547)
(10518)
技术经济(9925)
世界(9911)
共检索到335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北海  王连生  
支出型贫困是指因某些风险经历造成家庭刚性支出过高,远远超出家庭承受能力,使家庭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贫困类型。支出型贫困家庭多分布于低收入社区,其典型特征是:家庭劳动力少、教育负担重,家庭关系网络资源贫乏且风险遭遇多发,普遍面临收支缺口大和生活资料匮乏等困境。支出型贫困家庭可分为单因突生型、单因渐生型、多因突生型、多因渐生型四种类型,从前者到后者,其贫困复杂程度渐次加深。重大疾病、意外伤残等风险遭遇是支出型贫困的直接诱因,家庭韧性弱是支出型贫困的内在根源,家庭成员发展动力不足是支出型贫困持续的主观原因,社会保障不足是支出型贫困的外在结构因素。为此,支出型贫困治理应着眼于提高贫困家庭的家庭韧性,优化贫困家庭的发展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大慰  
上海率先探索建立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模式,如静安区"五四三二一"帮扶救助体系、长宁区"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模式、虹口区四项帮扶机制,徐汇区"五可"帮困救助模式。上海建立"市民收入核对系统";探索社区市民综合帮扶机制;深化分类施保,在低保救助基础上形成"保基本、可叠加、多组合"的救助套餐;健全就业、保险、救助和慈善的"四环联动",与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无缝衔接,这些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支出型贫困"丰富和发展了贫困理论,实现了三个转变:贫困标准从收入转向支出;救助对象从个人转向家庭;救助目标从现实状况转向风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成前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相对贫困家庭的医疗经济风险预期对家庭医疗负担反应差异的面板门槛模型,发现相对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为医疗支出占除食品、教育及居住等其他支出的21.02%;继而建立空间计量Tobit杜宾模型和空间Tobit杜宾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灾难性医疗支出以社会网络为媒介在相对贫困家庭间的空间传导机制,以及医疗保障制度对相对贫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空间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通过社会关系影响转移性支出压力和社区家庭健康水平,灾难性医疗支出可以在相对贫困家庭间的传导,但是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有效缓解相对贫困家庭间转移性支出压力和提高整体家庭健康福利,从而阻断了灾难性医疗支出在相对贫困家庭间的传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昕  刘穷志  李宇  温逸露  
本文研究的是政府援助农村贫困家庭的民生效果。通过构建二重差分法,并运用家庭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期的收入增长大部分被储蓄起来,长期只有适度的消费增长;教育程度较高的贫困人口受政府援助的负面影响较小而正面影响大,民生状态较好;贫困人口的产业援助效果参差不齐。纠正选择偏差后,主要结论是稳健的。文章的政策建议是,纠正扶贫过程中加大援助力度就能改善民生的幼稚想法,确定援助的最优规模;改善援助结构,加大教育投入,重点援助家庭饲养业,提高援助的长远与当前效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琦   彭智敏  
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已进入后扶新阶段,如何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基础上,实现移民与非移民无差别的“共同富”是一个极具考验的命题。收入与支出是任一家庭经济活动最关键的两个方面,其中支出水平及结构映射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尝试以支出型贫困视角,采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模型),以湖北库区秭归县、巴东县119户后靠安置农村移民家庭户为例,对当前库区农村移民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特征进行系统量化分析。分析显示,当前移民家庭户生产生活态势持续向好,但移民消费支出仅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食品等基本需求对其他需求支出挤占较大,高阶需求支出严重不足,重大疾病等突发临时型支出极易导致长期的扶持努力功亏一篑。针对上述问题,探索从强化临时救助,“精准滴灌”式帮扶,以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为主,增收和消费“双轮驱动”,移民“去标签”等方面提出后扶路径优化建议,以期为新阶段国家完善移民后扶政策,优化三峡库区移民后扶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翠娥  王杰  
主要运用生命历程理论,通过深入访谈法收集贫困者"主诉"的生活史,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贫困家庭的产生是先赋性弱势与事件性弱势在家庭内累积的过程和结果,先赋性弱势累积的影响具有基础性,事件性弱势累积的影响则具有直接性。先赋性与事件性累积双高的贫困家庭,贫困的自我再生机制最强,个体能动性的作用空间最小;先赋性与事件性累积双低的贫困家庭个体能动性的作用空间最大,家庭脱贫潜力最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静  陈文  李兴洲  
高度重视和改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为改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政府应该帮助贫困家庭增强经济收入能力,保障良好的教育供给,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办学质量;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形成积极参与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的良性机制;还要引导和激励贫困家庭投入子女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协同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使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最终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三贵  王姮  王萍萍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OLS和Logistic模型)来识别与农户贫困和家庭福利状况高度相关的预测指标。我们发现,无论是OLS模型还是Logistic模型,都可以准确预测50%以上的贫困家庭。Logistic模型在准确预测贫困家庭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在选择合适的概率切割点后,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70%以上。我们还发现,要准确预测极端贫困人口是十分困难的。在实践中,较高的贫困线有利于提高预测和瞄准的准确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继峰  
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以后,贫困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虽然贫困家庭的投资能够获得“收益性”补偿,但也面临着种种风险。因此,高校在投入上应把贫困家庭的经济作为重要参数之一,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改革,从而提高大众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圣  刘晓静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救助明显存在着救助主体职责不明、救助资金难以落实、救助范围过于狭小、心理救助严重缺位等问题,这不仅侵犯了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权,也制约了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还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建立政府救助为主、社会助学为辅的教育救助体系,并应高度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灵救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亮  田昆儒  
文章对贫困家庭高等教育阶段个人投资成本和收益问题开展研究,指出贫困家庭的总成本、总收益、个人投资边际成本率和边际收益率分别低于一般家庭,进而从个人、政府、高校三个方面提出改善高等教育阶段个人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对策。贫困家庭应该合理安排教育投资策略;政府应该对贫困家庭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给予支持;高校应该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创造优越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宝臣  
贫困家庭临时救助(TANF)是美国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并运行20余年,为美国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的帮助。该制度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强调救助的"临时性""工作优先"以及项目间合作,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提供主体的多元化等。借鉴TANF的经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应发挥不同社会主体的作用,实现不同救助项目之间的良好合作,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责。对制度的学习和借鉴,要考虑到跨文化的因素,不能简单复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瑞强  
"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作为"收入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的发展模式,具有发展性、预防性、风险性、竞争性等特征。基于多维贫困、动态贫困视角理解"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理念,系统解析"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体系的对象瞄准、运作模式与救助标准、资金保障与实施监管等关键问题,依法依规实施救助,健全核算系统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明确"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工作异化现象,以有效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江依妮  张钰  
家庭经济条件是制约贫困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通过费用减免和现金资助的方式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教育资助体系。基于CIEFR-HS2017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发现,减免学费和免费午餐等减免形式的资助有效缓解了城乡贫困家庭教育负担,对其校内支出和某些校外支出产生了挤出效应;而奖学金、助学金等现金形式的资助,则起到了促进贫困家庭校内物质支出增长的挤入效应。此外,教育资助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影响大于城镇,对家庭校内教育支出的影响强于校外教育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