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0)
- 2023(2653)
- 2022(2205)
- 2021(2032)
- 2020(1680)
- 2019(4163)
- 2018(4031)
- 2017(8094)
- 2016(4378)
- 2015(4608)
- 2014(4523)
- 2013(4689)
- 2012(4433)
- 2011(3889)
- 2010(3824)
- 2009(3423)
- 2008(3279)
- 2007(2922)
- 2006(2536)
- 2005(2403)
- 学科
- 济(22006)
- 经济(21999)
- 业(11659)
- 方法(11469)
- 数学(10886)
- 数学方法(10783)
- 出(10722)
- 财(10429)
- 贸(10097)
- 贸易(10096)
- 易(10009)
- 管理(9799)
- 企(7919)
- 企业(7919)
- 出口(7824)
- 出口贸易(7824)
- 口(7824)
- 收入(7709)
- 农(6434)
- 中国(5737)
- 结构(5272)
- 产业(4540)
- 农业(4501)
- 国民(4394)
- 国民收入(4134)
- 制(4095)
- 富(3998)
- 财富(3998)
- 地方(3880)
- 业经(3520)
- 机构
- 大学(61776)
- 学院(60674)
- 济(33339)
- 经济(32956)
- 管理(22900)
- 研究(20814)
- 理学(20265)
- 理学院(20067)
- 管理学(19753)
- 管理学院(19647)
- 中国(15986)
- 财(15211)
- 经济学(12524)
- 京(12385)
- 财经(12184)
- 经济学院(11611)
- 经(11259)
- 科学(11109)
- 所(9979)
- 中心(9236)
- 财经大学(9134)
- 研究所(9038)
- 农(8949)
- 江(8611)
- 业大(7982)
- 北京(7636)
- 院(7622)
- 范(6929)
- 农业(6910)
- 贸(6848)
- 基金
- 项目(41665)
- 科学(33848)
- 基金(32722)
- 研究(29979)
- 家(28258)
- 国家(28086)
- 科学基金(24445)
- 社会(21721)
- 社会科(20893)
- 社会科学(20889)
- 基金项目(16694)
- 省(14938)
- 自然(14707)
- 自然科(14417)
- 自然科学(14413)
- 资助(14223)
- 自然科学基金(14191)
- 教育(13562)
- 划(12432)
- 编号(10619)
- 部(10264)
- 国家社会(10081)
- 重点(9470)
- 教育部(9167)
- 发(9052)
- 人文(8731)
- 中国(8365)
- 创(8328)
- 成果(8271)
- 大学(8233)
共检索到89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列光
一、结构乘数 凯恩斯乘数虽然突出了投资对总收入变动的影响,但是,它形成的再支出链,仅由外生给定的最初投资和消费再支出链组成,没有包括投资的再支出过程。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一笔新开支,不仅会导致一系列消费再支出,而且也会导致一系列投资再支出。这个过程继续下去,就会形成支出逐渐减少的投资支出链条和消费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晨 刘洪愧 邹恒甫
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规模财政支出成为各国刺激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在这些支出中,各国政府消费的产品差异明显。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两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并通过计算总量支出乘数和结构支出乘数来研究政府消费不同产品对总产出和两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需求引致、要素流动、政府总支出的挤出和财富效应是政府消费发生作用的四种机制;政府增加制造业消费,会通过财富效应等机制挤出政府总支出,使总产出增加和制造业产出增加,但会使服务业产出下降;政府增加服务业消费时,会使服务业产出上升,但将显著挤出政府总支出,使总产出和制造业产出下降。
关键词:
政府消费性支出 总量乘数 结构乘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静 田国强
本文考察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下估计政府支出乘数时所不能忽视的三个重要特征。这三个特征分别为:政府消费和私人消费之间的埃奇沃斯互补性、政府投资的外部性和财政政策规则的内生性。本文首先利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说明政府消费乘数和政府投资乘数的不同,并指出忽略财政政策规则中的内生性会对支出乘数的估计造成严重的偏误。然后在简单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引入以上三个特征的大型DSGE模型,并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估计。对不同设定的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包含以上三种特征的模型能最好地拟合中国经济。估计得到的长期政府消费乘数和政府投资乘数分别为0.7904和6.1130。脉冲反应分析表明政府消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杰
一、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问题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数的增加,这就是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 1.政府购买的乘数效应。在不考虑税率变动的情况下,根据凯恩斯主义政府购买乘数的公式,政府购买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如果考虑税率的变化,政府购买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平均税率)]。有学者已经对我国改革开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天宇
传统的乘数理论忽视了收入分配因素,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中有很大局限性。论文以我国城镇居民微观消费行为的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引入收入分配因素的乘数效应模型,并根据我国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作了验证,证实它与我国的经验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得出收入再分配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的政策结论.
关键词:
乘数效应 收入分配 消费函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钟荣盛 赵奕菡 李帮喜
本文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固定资本的三部类再生产模型,将收入分配和技术结构纳入财政支出乘数的分析框架,拓展了财政支出乘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本文运用中国1992年以来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各年度财政支出乘数,总结了收入分配、技术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及其对财政支出乘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剩余价值率与财政支出乘数负相关,当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劳动收入份额不断提高时,财政支出乘数会变大,当前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不断提升,有利于提高财政政策的效能;固定资本有机构成与财政支出乘数正相关,流动不变资本有机构成与财政支出乘数负相关,当发生固定资本偏向型的技术进步时财政支出乘数变大,发生流动不变资本偏向型的技术进步时财政支出乘数变小。本文认为在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过程中,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助于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光荣 高杰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办法建立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R&D支出与就业可变参数模型,估计并计算得到动态的就业乘数。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政府R&D支出的就业乘数效应取决于技术与经济相互作用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它们包括政府R&D支出诱导乘数、技术形成乘数、技术转化乘数以及就业弹性系数,最后还分析和讨论了影响上述参数的各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燕武
在金融领域"去杠杆"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工具中的作用愈发显现。但危机之后的各省经济增长分化表现显示,中国的财政支出乘数效应可能存在较大的省际和时期差异。明晰这一问题,对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已有文献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不够,存在较多不足。本文利用2003~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地级区域数据,结合基于GMM估计量的面板VAR和支出乘数现值式子,测算了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省际的短期和长期财政支出乘数,并通过不同滚动周期的设定,测算不同时期的财政支出乘数差异。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中国财政支出乘数要大于1,尤其是长期乘数接近于2,说明财政支出确实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2)东部地区的财政支出乘数要大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各区域内部省份之间的财政支出乘数差异要更大,呈现出独立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的省际特征;(3)样本期内,财政支出乘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11年之后,财政支出乘数出现大幅下降,单位财政支出的产出效率明显弱化。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具体实践"积极"财政政策时,决策者需要区别对待各省际之间的政策,特别是在当前中央政府强调"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风口浪尖",更应当细致、科学地分析不同区域政策实施的效果差异,以便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职能。
关键词:
财政支出乘数 省际差异 时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慎可
为了解释政府支出增加对消费的挤入效应和消费-就业的同向变化,更好的分析财政支出政策的动态效果及其乘数效应,文章在标准的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劳动的不可分性。基于脉冲反应图分析了政府支出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动态效应,并通过计算相关的财政乘数总结了不完全竞争因素和消费-劳动的互补性对财政乘数效应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考虑到我国省与省之间政府支出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及相依性,本文先在动态异质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PSVAR)模型中,将共同相关效应(CCE)及主成分分析(PC)两种处理截面相关的方法分别引入其中,进行了小样本对比分析。本文研究发现,CCE拟合效果更好。然后,本文基于CCE思想估计的动态异质且截面相关的PSVAR模型对我国省际政府支出乘数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市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差异性与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分布并不一致;贸易开放度越大、政府债务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积极财政政策能否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备受社会和学界的共同关注。基于地方政府视角,本文运用1990-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时变参数面板结构VAR模型(TVP-PSVAR)及状态空间估计方法来探讨我国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年之前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既有凯恩斯效应也有非凯恩斯效应,其中非凯恩斯效应区间体现在1994-1995年间及1998年;(2)2000-2009年间财政支出政策都具有较弱的凯恩斯效应,即政府支出乘数基本为正且稳定波动;(3)2010年之后积极财政支出政策依然表现为凯恩斯效应,但是政府支出乘数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本文特别对此进行了深入挖掘,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目前较低的贸易开放度及较高的政府债务率,因此,为了提高财政支出政策的有效性,我国需要实行外贸结构调整等措施来增加我国出口贸易,同时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积极财政政策能否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备受社会和学界的共同关注。基于地方政府视角,本文运用1990-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时变参数面板结构VAR模型(TVP-PSVAR)及状态空间估计方法来探讨我国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年之前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既有凯恩斯效应也有非凯恩斯效应,其中非凯恩斯效应区间体现在1994-1995年间及1998年;(2)2000-2009年间财政支出政策都具有较弱的凯恩斯效应,即政府支出乘数基本为正且稳定波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考虑到我国省与省之间政府支出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及相依性,本文先在动态异质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PSVAR)模型中,将共同相关效应(CCE)及主成分分析(PC)两种处理截面相关的方法分别引入其中,进行了小样本对比分析。本文研究发现,CCE拟合效果更好。然后,本文基于CCE思想估计的动态异质且截面相关的PSVAR模型对我国省际政府支出乘数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市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差异性与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分布并不一致;贸易开放度越大、政府债务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分配差距越小的省区市政府支出乘数越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伍再华 冉珍梅 郭新华
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一个包含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借贷行为对政府支出冲击的动态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忽视家庭借贷行为会导致政府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偏小,但不会改变乘数方向。(2)对设定的不同情形进行比较后发现,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处于"双低"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大,其处于"双高"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小。(3)高劳动市场摩擦经济体中家庭借贷约束变动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程度要远高于低劳动市场摩擦经济体。因此,政府应从完善消费金融制度、保持家庭债务可持续增长、加大劳动力市场信息披露以及降低就业摩擦等方面入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政府支出乘数效应,以期摆脱政府支出乘数困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伍再华 冉珍梅 郭新华
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一个包含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借贷行为对政府支出冲击的动态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忽视家庭借贷行为会导致政府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偏小,但不会改变乘数方向。(2)对设定的不同情形进行比较后发现,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处于"双低"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大,其处于"双高"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小。(3)高劳动市场摩擦经济体中家庭借贷约束变动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程度要远高于低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