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0)
2023(2658)
2022(2163)
2021(2142)
2020(1756)
2019(3814)
2018(3934)
2017(7936)
2016(4366)
2015(4759)
2014(4703)
2013(4844)
2012(4483)
2011(4210)
2010(4341)
2009(4119)
2008(3993)
2007(3872)
2006(3605)
2005(3112)
作者
(11922)
(10909)
(10218)
(9754)
(6219)
(5240)
(4478)
(4185)
(3998)
(3652)
(3581)
(3381)
(3215)
(3214)
(3184)
(3143)
(3048)
(2978)
(2824)
(2775)
(2740)
(2674)
(2655)
(2616)
(2512)
(2454)
(2450)
(2197)
(2196)
(2176)
学科
(42864)
农业(28493)
(22144)
经济(22127)
(21856)
业经(10264)
农业经济(9473)
(8759)
农村(8754)
(6787)
土地(6566)
(6416)
劳动(6416)
农业劳动(6259)
发展(6030)
(6028)
人口(5952)
收入(5746)
动力(5717)
劳动力(5701)
农业人口(5659)
(5544)
分配(5469)
地方(5301)
建设(5285)
方针(5232)
及其(5166)
中国(5116)
(4987)
政策(4927)
机构
学院(64424)
大学(57698)
(36672)
(30795)
经济(30318)
农业(27517)
管理(25646)
理学(22610)
理学院(22468)
管理学(22188)
管理学院(22099)
研究(22004)
中国(18876)
业大(18658)
农业大学(16498)
科学(13117)
(12791)
中心(11624)
经济管理(11575)
(11471)
(11221)
(10605)
研究所(10271)
(10002)
(9899)
(9803)
发展(9203)
(9192)
科学院(8702)
(7998)
基金
项目(42328)
研究(34258)
科学(33306)
基金(30073)
(25675)
国家(25301)
(23682)
社会(22368)
科学基金(21481)
社会科(20659)
社会科学(20654)
(18678)
基金项目(16657)
编号(16364)
(13595)
教育(13356)
自然(12154)
成果(12031)
自然科(11822)
自然科学(11821)
自然科学基金(11604)
(11072)
(11029)
资助(10835)
(10622)
农业(10586)
(9797)
(9517)
课题(9516)
发展(9439)
期刊
(45250)
(42430)
经济(42430)
农业(30664)
中国(15850)
研究(15816)
业经(15028)
(13095)
农业经济(12899)
农村(12439)
(12439)
学报(10401)
科学(10280)
(9410)
金融(9410)
大学(8959)
学学(8905)
农村经济(8422)
问题(7200)
世界(6662)
经济问题(6438)
(5982)
社会(5630)
社会科(5378)
社会科学(5378)
(5225)
技术(4924)
业大(4898)
农业大学(4792)
资源(4627)
共检索到98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建军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此问题发表重要论述并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催人步伐,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到了一个关键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会连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借款合同条例”,这是国家在管理信贷资金方面立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法规。“条例”的执行,将使国家信贷资金得到法律保障,使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借款合同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甄福德  杨湛轲  
科技兴农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战略措施。农业再登两个新台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民才能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原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只有生产没有流通的生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徽省徽州中心支行调查组  
长期以来,农村存贷款利率倒挂,限制了利率杠杆作用的发挥。近几年,两次调整利率,情况有所好转,但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今年来,面临各级农业银行实行经济包干,信用社体制改革,实行自负盈亏,农村信贷利率改革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现就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谈几点看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小虎  
保护农业必须保护耕地黄小虎不少地方政府不能从全局出发摆正“吃饭与建设”的关系,片面追求城市的发展,大量占用耕地,造成严重后果。解决城市建设与农业争地的矛盾,必须从规范政府尤其是各级城市政府行为入手。农业结构调整和村镇建设用地在我国历年耕地减少数中占相...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揭新华  
农产品价格保护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国外进口到本国来的农产品,实行门槛价格,实行高关税,使其无法冲击本国农产品市场;第二,对本国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在价格低于这个幅度时,国家以保护价大量收购农产品或给予直接的差额补贴,以保证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商汤  
本期,我们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基本农田。从1988年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个提出基本农田概念并付诸实践以来,我国的基本农田工作走过了20余载春秋。今天,我们首先应对20多年前那群殚精竭虑为土地管理事业而奋斗、创新的人们说一声:谢谢!正是有了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使得基本农田这一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清娥  
实践证明,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路不可能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不单是一个经济体制问题,而是农村社会综合系统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因此,将“三农”政策统一到新农村建设,可以比较全面地反应出“三农”政策的目标和未来的追求。为此,跳出“三农”抓“三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次革命,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锡根  
土地非农化中必须保障农民利益陈锡根农村城市化,必然有大片农田转向非农化。以上海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伴此而来的是大批农田转为非农用途。1991~1995年的5年间,政府批准的征地和农村集体经济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凤山  
如何加强农业,把黑龙江建设成农业强省,这是中央对黑龙江寄予的厚望,也是实现全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客观要求。1995年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建设农业强省问题。会议确定,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基本战略和根本途径。我们认为,这是必然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国海  
发展我国农业保险,必须解决十个问题张国海自1982年人保公司作为国家保险公司,积极试办农业保险以来,业务迅速拓展到除西藏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开办了100多个险种,1982-1994年13年间,农业保险共收入保费327778万元,支付赔款353...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寿峰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和日渐突出的各种问题,显然是多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诸多矛盾所致。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利益争夺、阶层分化、干群冲突、宗族对抗以及其它社会领域,个别方面的矛盾由于冲突特别激烈,已经影响到农村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矛盾,有助于深化农村改革,从根本上找寻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兆能  
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是农村经济中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农民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经营者,农民的收入除用于消费外,还必须为生产经营进行必要的投资,这就决定了农户生产投资与生活消费的一体性。多年以来,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农民消费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事实上,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投资与消费在方式和结构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或失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车伟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生育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地区间差异。妇女总和生育水平农村远远高于城市。90年代人口控制面临的困难就在于城市妇女的生育水平已非常低,不可能再下降、而农村妇女的生育水平虽还有再降的潜力,但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已到了事倍功半的程度,仅仅依赖计划生育政策想把农村生育率降到预期水平是不够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生育率居高不下呢?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分析为什么我国城、乡妇女生育水平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从生育率的变化可以看到,城、乡间妇女生育差距的拉大开始于60年代中期,而我国严格推行计划生育是70年代以后,这就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间生育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