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4)
- 2023(14829)
- 2022(12787)
- 2021(11928)
- 2020(10175)
- 2019(23290)
- 2018(23179)
- 2017(45393)
- 2016(25166)
- 2015(28380)
- 2014(28507)
- 2013(28304)
- 2012(26643)
- 2011(24190)
- 2010(24695)
- 2009(23442)
- 2008(23669)
- 2007(21733)
- 2006(19394)
- 2005(17881)
- 学科
- 济(101701)
- 经济(101566)
- 业(77473)
- 管理(72596)
- 企(55454)
- 企业(55454)
- 农(49226)
- 方法(42062)
- 数学(37120)
- 数学方法(36640)
- 农业(32251)
- 财(30361)
- 制(27191)
- 中国(27122)
- 业经(25680)
- 贸(21080)
- 贸易(21072)
- 易(20583)
- 学(20497)
- 地方(20128)
- 银(19699)
- 银行(19668)
- 行(18712)
- 务(17774)
- 体(17757)
- 融(17754)
- 金融(17750)
- 财务(17722)
- 财务管理(17676)
- 策(17177)
- 机构
- 学院(361880)
- 大学(359622)
- 济(152517)
- 经济(149121)
- 管理(135818)
- 研究(124596)
- 理学(115309)
- 理学院(114061)
- 管理学(112102)
- 管理学院(111420)
- 中国(100603)
- 农(76211)
- 财(75671)
- 京(75390)
- 科学(74102)
- 所(64520)
- 中心(59827)
- 江(58990)
- 农业(58859)
- 财经(57889)
- 研究所(57543)
- 业大(56655)
- 经(52378)
- 北京(47416)
- 经济学(46517)
- 范(46434)
- 州(46243)
- 师范(45984)
- 院(43619)
- 财经大学(42384)
- 基金
- 项目(229381)
- 科学(180131)
- 研究(169894)
- 基金(166277)
- 家(144194)
- 国家(142894)
- 科学基金(121583)
- 社会(107811)
- 社会科(101943)
- 社会科学(101913)
- 省(90273)
- 基金项目(87145)
- 教育(77958)
- 自然(77196)
- 自然科(75360)
- 划(75346)
- 自然科学(75336)
- 自然科学基金(74033)
- 编号(70138)
- 资助(68667)
- 成果(59055)
- 部(52112)
- 重点(51680)
- 发(49643)
- 课题(48701)
- 创(47184)
- 制(45893)
- 性(45689)
- 教育部(44368)
- 国家社会(44264)
- 期刊
- 济(177669)
- 经济(177669)
- 研究(111970)
- 中国(77727)
- 农(76069)
- 财(60271)
- 学报(56623)
- 科学(51782)
- 农业(50325)
- 管理(48070)
- 融(47944)
- 金融(47944)
- 大学(43675)
- 学学(41219)
- 教育(38356)
- 业经(32220)
- 技术(30213)
- 财经(29256)
- 经济研究(26466)
- 业(25202)
- 经(25061)
- 问题(24376)
- 版(19465)
- 贸(18907)
- 世界(18033)
- 技术经济(17880)
- 理论(17805)
- 农村(17106)
- 村(17106)
- 统计(16482)
共检索到566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红永 张林寿 吴淑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健 唐少景
支农再贷款作为国家扶持农村经济、支持"三农"、缓解支农资金紧张局面的一项金融政策,发挥了它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其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影响了作用的发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对支农再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支农再贷款 制度设计 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万里鹏 曹国俊 翁炀杰
近年来,为了应对市场机制缺陷和金融结构性问题,中央银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践大量增加。本文在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通过PVAR模型对支农再贷款及相关变量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发现支农再贷款在西部地区总体有效,对涉农贷款、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等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越差。但研究未发现支农再贷款对金融机构净息差、不良贷款有长期负面影响。文章建议现阶段中央银行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解决金融结构性问题,但长期而言仍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建设来解决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政策效应 PVAR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学立
2012年12月12日,距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仅3个月,美联储又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密集出台的这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再次产生重大影响。一、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采取的非传统货币政策(一)量化宽松(QE)量化宽松是在利率水平很低时由央行采取的一种扩张性、非传统货币政策。它是央行将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龙训 霍成义 孙健
近年来,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创新丰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区间,并基于山东省100家地方法人银行7个季度的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支小再贷款与普惠小微贷款的关系,测算了支小再贷款的最优门槛值。研究结果发现,支小再贷款实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促进了普惠小微贷款的增长,但支小再贷款的作用也有临界值,存在最优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规模区间。基于此,建议根据普惠小微企业、“三农”等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提供相匹配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有效平衡好稳总量和调结构的功能,适时调整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套政策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张琦 郭哲宇
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管制、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信贷规模调控效率弱化,表面上反映了商业银行过度的利润诉求,背后则是因为受到"利率市场化程度与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规则"逻辑的支配。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促进货币政策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制度安排为背景,本文发展了一个有关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定价规则"的模型框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存贷款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定价规则与货币政策目标相背离的内在逻辑。本文进一步证明,非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制度,已经成为了阻滞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根源之一。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形成,中央银行需要逐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培育优化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当然利率市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峰
我国农户联保贷款基本上以仿效格莱珉银行为主,发展不很理想。其制度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自动匹配机制效果有限、联保小组内部责权易流于形式、信用约束的有效性不高、小组成员合谋欺骗导致联保无效等。当前应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实际,在联保贷款模式、联保小组制度、联保贷款机制和联保贷款利率管控等方面优化联保贷款制度。
关键词:
联保贷款 联保小组 小额信贷 信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张运才
2015年10月10日,央行宣布,在前期山东、广东省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部分贷款企业进行央行内部评级,将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纳入再贷款可接受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央行为什么要推出并扩大信贷资产质押贷款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新格局使得中国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新华 钟昌彪
本文认为,支农再贷款是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历史作用功不可没;但面临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信贷资金市场手段分配产生失衡、农村信用社联社一级法人改革等形势,央行应强化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弥补"市场失灵"。
关键词:
三农问题 金融创新 市场模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入手,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结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以及我国汇率体制与贷币政策间存在的冲突,提出在我国加入WTO后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效应的必要途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沈庆鸣 石第清
本文以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辖区为实证分析典型,认为制度自身性约束及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建议:一是完善支农再贷款制度设计,包括降低利率、扩大发放范围和简化管理等;二是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业产业调控机制等措施,协调国家农业政策,减少支农再贷款的风险,优化其政策效应。
关键词:
支农再贷款 货币政策效应 经济欠发达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慧霞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应分析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效应、支农再贷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支农再贷款 农村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建军
国民经济是一个繁杂的大系统,货币、银行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无不受到其它子系统和整个大系统的影响。因此,要真正把握货币政策,就必须研究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环境。我认为,货币政策形成与运作的社会经济环境在我国存在如下缺陷。 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是货币政策形成、运作以至发挥作用的土壤和基础。货币和银行本身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是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的。货币和货币政策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是否承认商品经济(其发达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