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1)
- 2023(4164)
- 2022(3547)
- 2021(3345)
- 2020(2753)
- 2019(6023)
- 2018(6044)
- 2017(11238)
- 2016(5568)
- 2015(5986)
- 2014(5269)
- 2013(5066)
- 2012(4590)
- 2011(4046)
- 2010(4185)
- 2009(3801)
- 2008(3638)
- 2007(3453)
- 2006(2863)
- 2005(2362)
- 学科
- 业(23541)
- 管理(22542)
- 企(21615)
- 企业(21615)
- 济(20160)
- 经济(20148)
- 技术(13938)
- 技术管理(11325)
- 中国(6354)
- 制(5998)
- 业经(5960)
- 方法(5505)
- 农(5271)
- 财(5222)
- 体(4735)
- 银(4699)
- 银行(4692)
- 行(4543)
- 理论(4128)
- 地方(4070)
- 数学(4066)
- 数学方法(4009)
- 划(3792)
- 农业(3724)
- 融(3710)
- 金融(3710)
- 贸(3615)
- 制度(3613)
- 度(3613)
- 贸易(3608)
- 机构
- 学院(70329)
- 大学(68631)
- 管理(31560)
- 济(30603)
- 经济(29978)
- 理学(27215)
- 理学院(26985)
- 管理学(26729)
- 管理学院(26573)
- 研究(22047)
- 中国(17040)
- 京(13387)
- 财(13248)
- 科学(11512)
- 江(11276)
- 中心(10659)
- 财经(10110)
- 所(9550)
- 经(9180)
- 州(9070)
- 商学(8832)
- 商学院(8731)
- 经济学(8512)
- 研究所(8506)
- 农(8454)
- 业大(8443)
- 院(8354)
- 北京(8312)
- 技术(8283)
- 范(8226)
- 基金
- 项目(48461)
- 科学(40399)
- 研究(38898)
- 基金(34933)
- 家(29632)
- 国家(29349)
- 科学基金(26766)
- 社会(25833)
- 社会科(24558)
- 社会科学(24554)
- 省(21033)
- 基金项目(18863)
- 教育(17931)
- 创(17859)
- 划(16625)
- 自然(16060)
- 自然科(15791)
- 自然科学(15788)
- 自然科学基金(15566)
- 创新(15457)
- 编号(15212)
- 资助(12188)
- 成果(12010)
- 业(11377)
- 新(11301)
- 课题(11127)
- 发(10961)
- 制(10890)
- 重点(10722)
- 国家社会(10701)
共检索到109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康莳
数字化时代的支付正在创造一种无缝和互联的全新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支付生态创新的成功将源于对安全的重视和开放标准下的全行业协作进入21世纪,科技的发展不断加速,创新的周期不断缩短。在其中,数字化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也为未来支付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整个世界的高度互联,人们对于线上线下不同平台和设备之间的互联需求越来越高,而这种需求在支付生态中尤为突出。作为全球支付领域重要的参与者,万事达卡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辛树人 王锋
支付结算体系的快速进步和完善,离不开中央和地方的紧密互动,共同促进。地方在推动支付结算创新中不仅大有可为,而且一定会大有作为近年来,我国支付结算事业快速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过对清算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的更新换代,修筑起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高速公路";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新的支付业务主体不断涌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企业居民的支付渠道;推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探索,为自贸区金融服务奠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洪波
电子支付将逐步取代现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最终发展成为对资金和数据的安全、智能化的管理体系,并辐射至整个经济生活在经济活动链条中,支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传统经济体系中,支付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金融服务,更多表现为经济交易的附属业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迅速兴起,跨越时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玉峰 郑栋伟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创新支付使用意愿模型。研究结论为,对于创新支付形式的接受来说,首次使用意愿对重复使用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消费者感知优势和感知风险是并存的,尽管感知风险会对消费者的个体态度产生负面影响,但消费者还是有很好的使用意愿。
关键词:
快捷支付 使用意愿 技术接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超 张权 刘冰
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和无限商机。移动支付产业要真正实现繁荣,跨行业合作是必然选择;移动支付运营商要获得竞争优势,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运营模式是关键。首先对移动支付及其产业链进行论述;其次,对商业运营模式的概念进行分析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移动支付商业运营模式创新的框架和机理;最后,从企业产业链定位、产业链整合、收入来源设计、收入分配设计4个方面,对合作共赢的移动支付商业运营模式进行构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吉祥
我国的融资支付工具较为单一,仍然以现金和股份支付为主,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并购重组的需要。并购重组融资支付方式的创新迫在眉睫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并购交易规模快速扩张。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我国2006年至2012年并购交易案例从171例上升至991例,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涉及并购总额从152.55亿美元上升至507.62亿美元,增长率高达233%。2013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九大行业的并购重组与产业整合。未来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既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内在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忻韦武 刘崇珲
本文对中国网上支付的演进过程及现状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国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但也面临一些阻碍与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阻碍了一部分用户使用网上支付。为解决目前网上支付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更为安全便捷的"超易安全支付"作为网上支付方式。
关键词:
网上支付 超易安全支付 互联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鲁新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不断普及和应用,网络银行的运作及功能应用以惊人速度发展,针对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了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的差异,研究电子货币形态发展和应用趋势,探讨了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和网络标准等方面创新,指出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是未来工商业和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关键词:
网络银行 电子货币 电子支付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媛 徐川
在支付创新工具的设计过程中,银行卡以"有卡"或"无卡"的形式存在于各类电子商务或电子支付的渠道中,并将在未来的金融支付创新发挥巨大潜能近年来,金融领域正在迅速进入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渠道的电子支付新时代。从消费购物到生活缴费,从账户管理到个人理财,从电子政务到企业经营,伴随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最终清偿手段经历过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通货等演变。从理论上来看,最终清偿手段的基本特征或要求包括:安全性、可得性、高效性、中性、终结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支付习惯,不同的支付工具都曾经符合这些门槛要求并充当最终清偿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IT革命的影响,支付清算手段不断升级,人们逐步习惯于电子支付,活期存款、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最终清偿手段,而不必要一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励跃
零售支付的安全和效率将对消费者信心甚至金融稳定产生影响,面对日新月异的零售支付创新模式、复杂的产业链条和生产关系,中央银行应该也必须作出应对随着信息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零售支付的创新日新月异。一方面,零售支付创新提高了支付和结算的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丰富了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士余
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应用普及,支付的内涵和外延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支付方式亦随之改变。支付服务市场参与主体日益丰富,支付渠道逐渐融合,支付产品不断创新。其中,以互联网支付的跨越式发展尤为突出。2012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92亿笔,金额823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亿笔,金额6.89万亿元。互联网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兴支付服务市场,银行业要以更主动、合作的态度创新求变,支付机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涂永红 张畅 刘嘉玮 朱乾宇
受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市场割裂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传统跨境支付在成本、速度、运营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在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的推动下,由四个法律辖区联合创建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为解决跨境支付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深度调研多家参与m Bridge试点的央行机构和商业银行基础上,系统梳理了mBridge的内涵及运行机制,从经济效应、安全稳定效应、普惠效应及网络效应等方面对mBridge支付体系的独特优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阐明其在治理机制、支付机制、信用机制、监管机制、技术机制和市场机制上的系列创新,及其在数字经济时代作为国际支付体系改革方向的重要价值。为更好地满足维护货币主权、保护隐私和技术迭代等需求,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mBridge的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机制,更好地发挥mBridge在跨境支付中的作用,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赛道。
关键词:
央行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桥 跨境支付 创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凌云
完善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分形层叠模型来模拟和解释转移支付机制的创新,并运用2007年~2009年的有关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系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分形层叠模型方法能够有效顾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这种不同空间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均等化问题,系数调整方案也呈现出良好的逻辑关系,能较好地体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