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44)
2023(14943)
2022(12581)
2021(11672)
2020(9718)
2019(22179)
2018(22029)
2017(42394)
2016(22916)
2015(25929)
2014(26146)
2013(25641)
2012(23554)
2011(21371)
2010(21712)
2009(20256)
2008(18693)
2007(16558)
2006(14771)
2005(13211)
作者
(66548)
(55051)
(54620)
(52186)
(35095)
(26254)
(24881)
(21596)
(21105)
(19757)
(18701)
(18689)
(17555)
(17547)
(17110)
(17040)
(16266)
(16009)
(15755)
(15628)
(13914)
(13599)
(13283)
(12642)
(12417)
(12201)
(12144)
(11996)
(11203)
(10855)
学科
(105409)
经济(105297)
管理(65326)
(59948)
(50190)
企业(50190)
方法(40432)
数学(34817)
数学方法(34471)
中国(31011)
(27638)
金融(27630)
地方(26223)
(26196)
银行(26150)
(25265)
(24675)
(24280)
(22897)
业经(22574)
(21451)
理论(17275)
农业(16748)
(15616)
(15303)
财务(15227)
财务管理(15198)
(15147)
(15136)
贸易(15133)
机构
大学(324454)
学院(323350)
(134752)
经济(131721)
管理(125168)
研究(112225)
理学(107317)
理学院(106107)
管理学(104351)
管理学院(103769)
中国(88204)
(69374)
科学(67992)
(61791)
(56578)
中心(51492)
研究所(51456)
(51002)
财经(49124)
(47714)
业大(46578)
(44487)
北京(44185)
(42542)
师范(42129)
经济学(41392)
(40610)
农业(39718)
(39141)
经济学院(36987)
基金
项目(216793)
科学(169270)
研究(160583)
基金(155574)
(134962)
国家(133795)
科学基金(114280)
社会(100642)
社会科(95369)
社会科学(95341)
(85286)
基金项目(82259)
教育(72995)
自然(72761)
(71014)
自然科(71008)
自然科学(70991)
自然科学基金(69694)
编号(66139)
资助(64316)
成果(54302)
重点(48336)
(47141)
(47007)
课题(45925)
(44717)
创新(41728)
项目编号(41072)
国家社会(41070)
科研(40883)
期刊
(154171)
经济(154171)
研究(101238)
中国(63876)
学报(50978)
管理(46967)
(46669)
(46567)
科学(46084)
(40608)
金融(40608)
大学(38435)
教育(36693)
学学(36153)
农业(31559)
技术(28788)
经济研究(25304)
财经(24789)
业经(23320)
(21224)
问题(19243)
图书(17606)
理论(16684)
技术经济(16454)
(15358)
实践(15038)
(15038)
现代(14881)
科技(14638)
(14010)
共检索到491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海清  
多数老百姓对支付非常熟悉,购物、缴费、汇款等日常生活每天都会发生好几次"支付"。很少有人将如此稀松平常以致有些熟视无睹的活动,与一整套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也就是支付体系联系在一起。支付体系一直以来都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存在着,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不重要。恰恰相反,作为社会资金运行的大动脉,所有经济金融活动中超过80%的业务与支付体系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最终清偿手段经历过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通货等演变。从理论上来看,最终清偿手段的基本特征或要求包括:安全性、可得性、高效性、中性、终结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支付习惯,不同的支付工具都曾经符合这些门槛要求并充当最终清偿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IT革命的影响,支付清算手段不断升级,人们逐步习惯于电子支付,活期存款、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最终清偿手段,而不必要一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最终清偿手段经历过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通货等演变。从理论上来看,最终清偿手段的基本特征或要求包括:安全性、可得性、高效性、中性、终结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支付习惯,不同的支付工具都曾经符合这些门槛要求并充当最终清偿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IT革命的影响,支付清算手段不断升级,人们逐步习惯于电子支付,活期存款、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最终清偿手段,而不必要一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阳卫民  
中国支付体系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和21世纪初以来的四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以现金支付和转账结算为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心弘  裴平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探讨了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所带来的主要问题,其主要结论是:支付体系是包含结算账户、支付工具、支付方式、支付系统、支付组织和支付机制等在内的、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运行中交易、清算和结算的有机整体。近几年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所带来的新型支付风险主要来自支付系统、市场结构、资金存管、跨境支付这四个方面,其对金融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发展监管科技以增强监管有效性、注重支付微观审慎监管和支付宏观审慎监管相协调、完善支付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以及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进程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贺培  
农村支付体系是国家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的核心基础设施。构建一个多方联动、资源共享、功能完善、有序竞争的农村支付体系,是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须优先解决的课题。在这一努力中,邮政金融的组织载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合力运作,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宁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全面贯彻《意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涂永红   张畅   刘嘉玮   朱乾宇  
受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市场割裂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传统跨境支付在成本、速度、运营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在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的推动下,由四个法律辖区联合创建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为解决跨境支付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深度调研多家参与m Bridge试点的央行机构和商业银行基础上,系统梳理了mBridge的内涵及运行机制,从经济效应、安全稳定效应、普惠效应及网络效应等方面对mBridge支付体系的独特优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阐明其在治理机制、支付机制、信用机制、监管机制、技术机制和市场机制上的系列创新,及其在数字经济时代作为国际支付体系改革方向的重要价值。为更好地满足维护货币主权、保护隐私和技术迭代等需求,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mBridge的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机制,更好地发挥mBridge在跨境支付中的作用,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赛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加林  
本文在构建简单理论框架基础上对连片山区的经济金融现状进行描述,特别是对山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其中的支付体系发展状况进行探讨,重点以贵州山区为例分析了当前山区支付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阐述贵州山区支付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提出以"五全"为基本目标,构建以普惠为最终目标的贵州山区农村支付服务体系,让山区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金融改革的成果,促进山区农村支付体系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普惠的最终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克里斯蒂M·卡明  张表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一飞  
支付体系是我国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十八大以来,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监督者和支付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者、运营者,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新发展理念,会同相关部门努力深化我国支付体系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付行业"四梁八柱"式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简称"网联")的推出,堪称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自2016年8月被央行批复筹建,到今年中期以来多轮压力测试,网联建设进程始终吸引着各界的关注目光。9月26日,网联成功组织了多家银行和支付机构针对高并发支付场景进行联合生产测试,此举也是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2017年"双11"大考。据统计支付宝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恒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支付技术引起的自由银行券发行和基础货币需求减少甚至消失的问题。本文认为现代自由银行理论和新货币经济学理论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 ,本文把电子支付体系的发展分为两个基本阶段 ,并分析了自由发行银行券的电子支付体系初级阶段的稳定性和电子支付体系最终实现新货币经济学支付设想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鹞  
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商户日常支付的主流。消费者和商户要求支付更加便利与快速,现有的零售支付创新也正在不断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这种需求。随着超过20个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及监管部门鼓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非银行支付技术与行业发展的管制日益放松,催生了非银行支付的大发展、大繁荣,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非银行支付系统的支付清算速度与效率普遍超过银行支付系统,但其往往忽视了支付的安全性,并由此产生了不少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