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4)
- 2023(10597)
- 2022(8842)
- 2021(8168)
- 2020(6563)
- 2019(14970)
- 2018(14795)
- 2017(27206)
- 2016(14764)
- 2015(16897)
- 2014(16926)
- 2013(16806)
- 2012(16262)
- 2011(15182)
- 2010(15187)
- 2009(13855)
- 2008(13678)
- 2007(12185)
- 2006(11056)
- 2005(10423)
- 学科
- 济(69559)
- 经济(69482)
- 管理(35499)
- 业(32901)
- 中国(26389)
- 企(23467)
- 企业(23467)
- 方法(21647)
- 地方(20034)
- 农(19978)
- 数学(18667)
- 数学方法(18550)
- 贸(15628)
- 贸易(15613)
- 业经(15233)
- 易(15159)
- 制(15148)
- 银(14154)
- 银行(14128)
- 行(13895)
- 融(13470)
- 金融(13463)
- 学(13300)
- 财(13194)
- 农业(13164)
- 发(12414)
- 地方经济(11283)
- 体(11072)
- 环境(11022)
- 和(9913)
- 机构
- 学院(212535)
- 大学(212057)
- 济(96563)
- 经济(94691)
- 研究(88749)
- 管理(73330)
- 中国(69352)
- 理学(60706)
- 理学院(59906)
- 管理学(59032)
- 管理学院(58627)
- 科学(51229)
- 京(48455)
- 所(46393)
- 财(43204)
- 研究所(41843)
- 中心(38847)
- 农(38787)
- 江(33199)
- 财经(32905)
- 院(32131)
- 北京(32063)
- 经济学(30429)
- 范(30369)
- 农业(30210)
- 师范(30038)
- 经(30006)
- 业大(29176)
- 经济学院(27224)
- 科学院(27006)
- 基金
- 项目(134907)
- 科学(105779)
- 研究(101671)
- 基金(96579)
- 家(85333)
- 国家(84614)
- 科学基金(70213)
- 社会(65219)
- 社会科(61821)
- 社会科学(61812)
- 省(51323)
- 基金项目(49414)
- 教育(45701)
- 划(44056)
- 自然(41853)
- 自然科(40888)
- 自然科学(40873)
- 编号(40358)
- 自然科学基金(40146)
- 资助(40111)
- 发(35685)
- 成果(34393)
- 重点(31333)
- 部(30579)
- 课题(30283)
- 发展(29308)
- 展(28840)
- 国家社会(28003)
- 创(27861)
- 中国(27701)
- 期刊
- 济(117248)
- 经济(117248)
- 研究(73661)
- 中国(54426)
- 农(37665)
- 学报(33890)
- 科学(31933)
- 财(31080)
- 管理(30291)
- 教育(28559)
- 农业(25993)
- 大学(25641)
- 融(25623)
- 金融(25623)
- 学学(23847)
- 经济研究(20308)
- 业经(18689)
- 技术(18631)
- 财经(16895)
- 问题(15378)
- 经(14855)
- 贸(14743)
- 业(14526)
- 世界(14147)
- 国际(13925)
- 坛(10456)
- 论坛(10456)
- 技术经济(10201)
- 图书(10102)
- 经济问题(9679)
共检索到355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金黄
本文简要论述了现代支付体系发展的总体趋势,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中国支付体系发展的应对策略。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将呈现出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和新兴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与创新并行的格局。
关键词:
支付体系 发展趋势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一飞
支付体系是我国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十八大以来,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监督者和支付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者、运营者,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新发展理念,会同相关部门努力深化我国支付体系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付行业"四梁八柱"式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恒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支付技术引起的自由银行券发行和基础货币需求减少甚至消失的问题。本文认为现代自由银行理论和新货币经济学理论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 ,本文把电子支付体系的发展分为两个基本阶段 ,并分析了自由发行银行券的电子支付体系初级阶段的稳定性和电子支付体系最终实现新货币经济学支付设想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鹞
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商户日常支付的主流。消费者和商户要求支付更加便利与快速,现有的零售支付创新也正在不断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这种需求。随着超过20个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及监管部门鼓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非银行支付技术与行业发展的管制日益放松,催生了非银行支付的大发展、大繁荣,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非银行支付系统的支付清算速度与效率普遍超过银行支付系统,但其往往忽视了支付的安全性,并由此产生了不少金融风险
关键词:
支付体系 支付系统 银行清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鹞
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商户日常支付的主流。消费者和商户要求支付更加便利与快速,现有的零售支付创新也正在不断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这种需求。随着超过20个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及监管部门鼓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非银行支付技术与行业发展的管制日益放松,催生了非银行支付的大发展、大繁荣,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非银行支付系统的支付清算速度与效率普遍超过银行支付系统,但其往往忽视了支付的安全性,并由此产生了不少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一飞
支付体系是我国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十八大以来,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监督者和支付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者、运营者,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新发展理念,会同相关部门努力深化我国支付体系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付行业"四梁八柱"式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心弘 裴平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探讨了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所带来的主要问题,其主要结论是:支付体系是包含结算账户、支付工具、支付方式、支付系统、支付组织和支付机制等在内的、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运行中交易、清算和结算的有机整体。近几年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所带来的新型支付风险主要来自支付系统、市场结构、资金存管、跨境支付这四个方面,其对金融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发展监管科技以增强监管有效性、注重支付微观审慎监管和支付宏观审慎监管相协调、完善支付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以及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进程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支付体系 金融稳定 审慎监管 金融科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丽宏
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在2013年及后续两年中,将继续加速增长,并呈现网上支付行业集中度提升,网上支付用户覆盖走向普及等特征近两年来,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2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达38039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78.4%。中国银联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2年仅银联体系网上支付交易额就达8059.6亿元,较2011年的2908.7亿元实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电子商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程炼
近年来,中央银行支付服务体系平稳运行,各子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支付服务市场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支付清算服务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打击支付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力度进一步加大。"强监管、降杠杆、防风险"仍是我国金融部门的主旋律,而相应的政策措施不仅直接影响着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也在支付清算数据中得到了反映。支付清算运行新特点在新形势下,受到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支付清算金额增速的放缓:2017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面临重构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的金融改革发展路径将围绕几个基本趋势展开随着全球大国之间经济实力的重新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全球金融体系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面临重构。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甲贤
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支付工具共存情况下,表现为适用于不同的支付金额范围。从成本结构的视角,分析了用户使用支付工具的成本结构与支付选择之间的关系,比较了电子支付工具与现金、纸质支付工具之间成本结构关系变化所导致的各自支付金额范围变化,并结合分析了国内外部分国家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趋势。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支付工具之间由于成本结构差异形成的支付范围不同,以及相互间替代关系所导致的电子支付工具发展趋势不同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
支付工具 成本结构 支付金额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逸舒
<正>文章总结全球跨境支付行业的结构特征、业务模式、技术特点的演变。新兴系统与互联安排普遍选择多币种且币种呈明显区域性,多关注零售支付,普遍提供不同创新程度与定制化水平的增值服务、较高的运营时长和注重资金处理时效的RTGS结算模式,服务对象多元化,并基本实现ISO 20022在跨境业务的应用。新兴系统大多要求参与者开立央行结算账户,普遍不对参与者进行分层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欧阳卫民
支付清算系统是我国经济金融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和效率对于经济金融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功能较为完善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本文在对各支付清算系统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支付清算系统的10大特点,并从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和服务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研究提出了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支付清算系统 特点 发展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玉雄
大额支付系统(LVPS)通过清偿银行间的支付债务,在金融基础设施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以实时全额结算(RTGS)系统为典型的大额支付系统在全球快速推广应用,其支付规模持续增长,运行时间延长,交易成本逐步下降。同时,混合系统(HS)、跨境和离岸支付系统以及持续联结系统(CLS)等出现并持续发展。然而,大额支付系统的系统参与者却日益减少。未来,各类新系统将伴随金融一体化出现并持续发展;系统的多项参数和指标将继续优化;支付系统与相关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将为参与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葛华勇
作为近代支付产业历史上最重大创新发明,电子账户前端识别介质——银行卡及其相应组织模式的产生大大加速了全球支付产业创新进程。当前,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并不断向支付领域渗透,促使支付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推动支付商业模式稳步演进。技术创新是驱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从技术创新来看,支付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全方位发生着快速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